东北老工业国企的民族志考察及其思考
——基于C市汽车厂的田野作业

2018-03-20 04:03
关键词:汽车厂生活区民族志

杜 实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民族志方法近年来在工商领域的发展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与具体应用,并在传统的田野文本中逐渐催生出工业、企业、市场等分支名目。相较国际上此类研究的突飞猛进,国内相关领域仍处于起步发展时期,特别缺乏田野作业与典型案例,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亟待拓展。正因如此,将民族志方法运用到中国当下的工业企业研究中具有理论与现实上的必要性——所获的调研成果能够拓宽社会科学的研究视野,并将调研成果向应用领域转化。本文运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文献搜集等方法,在工业民族志领域做出了探索——对我国东北地区C市著名大型国有汽车厂的“工业田野”进行调研,以了解国内企业在生产管理、企业文化与社区生活方面的现实状况与面临问题,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宏伟蓝图提供基础研究成果。

一、城市工业田野:走近C市汽车厂

C市坐落于东北平原中部,嘉庆五年(1800)设为C厅,历经清朝和民国,伪满时期被日军侵占,后于1945年解放。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市兴建了多个国有工厂,并出现大批机械工人,成为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本文涉及的汽车厂地处C市西南,是一家国有工业企业,建国至今一直是该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C市汽车厂①笔者已对被调查工厂名称进行技术化处理。于1953年兴建,1956年以制造卡车起家,是中国建立最早的汽车制造企业,被称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现通过股份制和中外合资等多种形式主要生产轿车,并将业务拓展至多种汽车类型,其“产销量一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1]。

汽车厂档案馆保存的史志文献、老干部回忆录和离退休人员文学作品提供了汽车厂完整的发展史,通过整理和总结,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2]:1950-1956年是汽车厂的“工厂创建时期”。1950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莫斯科同斯大林会谈商定由苏联帮助中国建设一个汽车制造厂。从商定到策划,再到工厂实际建立并顺利投产,汽车厂经历了“新中国汽车厂从无到有”的过程,短短3年内创造了建厂并投产的奇迹,被称为第一次创业。1957-1978年是汽车厂的“成长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工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先是中苏之间的政治问题导致苏联单方面取消一切技术援助,接着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造成的阻碍生产。此阶段虽然历经坎坷,但汽车厂获得的最大财富是独立的生产能力和自力更生、勇渡难关的毅力。1979-1987年,面对改革开放之初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厂自建厂以来从未更新换代的老解放卡车必须进行换型改造,技术的升级迫在眉睫,因此这一阶段是“换型调整时期”。汽车厂的工程师在此期间主要通过对西方国家先进技术的模仿,摸索出符合解放卡车特点的多种新型核心部件,使“三十年一贯制”的技术得以完成技术创新,亦称第二次创业时期。1988-2001年是汽车厂的“结构调整时期”。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工厂1991年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展开中外合资项目,成立有限公司,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开始生产德国大众公司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普及型溜背式高尔夫和阶背式捷达轿车。到1997年,汽车厂的控股子公司成立,股票同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意味着汽车厂的企业性质由原先单一的国企向多种类型(国家控股公司和中外合资公司等)转变,也称为第三次创业时期。2001-2007年,汽车厂开始其“建设三化时期”,即“规模百万化、管理数字化、经营国际化”。这一时期的任务首先是要在保证实力的前提下把企业规模扩大,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在技术研发、财务管理、日常工作等各个领域引入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而将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循环的大环境之中。2008年至今,汽车厂进入以做大做强自主事业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创业新时期。

同时,一个企业的对外宣传部门是对其进行整体了解的“窗口”。汽车厂展馆、档案馆和工人报社等部门通过文字和影像等多种形式,对该厂的企业文化和创业发展史做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介绍,勾勒出该企业具象的发展历程:汽车厂的展馆诠释了这家国有汽车厂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发展道路,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不屈精神。同时,汽车厂档案馆的负责同志和汽车厂工人报社的编辑同志多年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对这个大型国企的历史、生产状况和“单位小社会”有许多独到的认识。厂展馆的主要设计者、汽车厂档案馆的M主任以其在宣传部门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与汽车厂企业文化有关的内容,他认为:一个企业要想生存,没有深厚的文化跟精神做支撑、做基础是绝对不行的。到2008年,我们已经形成了“第四次创业”概念,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自主事业,我们认识到不能简单发展经济——没有好的自主思想作指导,企业就将失去未来。汽车厂自主事业的核心是“自主品牌战略”,这也是最高战略,过去我们只注重生产产品,忽视了品牌,要实现高附加值就必须重视这一点。①被访谈人:M主任(男,53岁,档案馆主任),访谈人:杜实,访谈时间:2014年7月3日,访谈地点:汽车厂档案馆办公室。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是宣传部门较为关注的领域,从宏观发展动向的角度为企业指明前进的道路,这也是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汽车厂工人报社的J编辑则以媒体人的角度介绍了企业自办媒体平台的情况:汽车厂现在有电视台、报纸和网络三大媒体,其中工人报社隶属于集团机关的党委宣传部,现在按期出版报纸和汽车制造类的专业杂志。报纸是一周出两期,每期都发到职工手中——发社区、发老员工,另外在天津、成都等全国各地分公司都有发放。除了报社中的正式员工,还有很多基层报道员把和汽车厂有关的大事小情全部报道出来。②被访谈人:J编辑(女,39岁,报社编辑),访谈人:杜实,访谈时间:2014年7月3日,访谈地点:汽车厂报社。

汽车厂的自办媒体不仅重视相关政策的宣传,还通过形式多样的新闻报道展示车间工人与社区居民的生活百态,有利于增强民众的工厂认同。可以看出,从汽车厂多个部门搜集到的一手材料展示了这个著名企业60多年历史的多棱镜观照,但是真实的汽车厂是怎样的,其现实的企业文化如何体现?工作与生活在汽车厂的职工正经历着怎样的日常实践?工厂目前存在哪些突出问题?这些内容是社会科学更关注的领域,也是下文即将讨论的内容。

二、步步深入:汽车厂的厂区及生活区

作为东北地区的典型工业企业,汽车厂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企业与社区互通互联,即厂区和生活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形成了具有极强同质性的社会网络与社区文化。这批老工业国企有着几十年“企业办社会”的历史,一度建立了工人宿舍、幼儿园、学校、医院、商场、俱乐部、公园等全套的生活设施,成为一座“城中城”,直到今天汽车厂的老工人还一直生活在老厂区以北的工人生活区中,因此对厂区和生活区进行调研意义重大。

(一)厂区透视:共和国工业的进化缩影

汽车厂制造卡车的部门是该厂资格最老的生产部门,对其生产车间进行参与观察有助于了解传统产业工人、工程师、行政人员和车间主任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察,被调查的车间已具备流水线作业的能力,部分机床设备已实现“机器人”功能,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人力资源较低。车间主任和一线工人以其个人经历介绍了车间的基本情况和工作感受,车间采购部的行政人员从原料采购的角度回顾了公司近些年的发展情况。调查发现,该车间设备和技术已经过多次升级改造,改革开放初期汽车厂的换型改造已经成为全厂上下的共同记忆,其不愧为企业的“第二次创业”,根据多年来的一线工作经历,车间老工人在访谈中直入主题,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待改革步伐:90年代,汽车厂又和外国企业搞合资,这样外国的东西就进来了——请进来再送出去,现在世界的汽车行、汽车厂都是一流的。要说合资企业,人家从管理到生产绝对是当今世界一流的。那里边有外国工程师啊,各占一定股份嘛。如果这个厂子不是合资的,现在的工资也不一定那么高。

在参与观察中,车间中的设备较为先进,整洁程度较好,劳动强度不是特别大,但是噪音较大。随后,车间主任详细介绍了车间生产流程和工作内容,并且反复强调自己的职责所在——处于企业管理层和基层一线工人之间,直接主持生产和管理工人,“官阶”最小可是负责的事情特别多——最关心的是生产任务够不够、车间成员能否拿到奖金、产品质量检验过不过关、安全生产达不达标、青年工人出勤全不全、会不会跳槽等具体问题。访谈发现,车间多数员工非常务实,其特别关心的是待遇问题——他们不避讳谈论工资不够高,比不上汽车厂旗下的优势合资企业。

通过上述厂区调查以及阅读企业报告等相关资料,我们对汽车厂的认识逐渐从档案馆、宣传册上的“表面文章”走向具体和深化:该企业自建国以来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却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没能较好地抓住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暴露出产品落后、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为改变这一局面,90年代汽车厂开始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从主要生产老牌解放卡车,调整到以生产轿车和轻型车为主。经过10年的努力,该厂在生产领域的市场化转型工作完成较好,并顺利进入新的“三化”及第四次创业时期。厂区调查使汽车厂的历史、企业布局、生产内容与流程、工作环境等工厂情况得以厘清,并还原出一线工人工作与思想状态的真实片段。与此同时,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关键性问题也浮出水面:除了靓丽的企业宣传话语、繁忙的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以及企业员工展示出的精神面貌以外,汽车厂的工人生活区是怎样的?它具有何种特殊的社会结构?可以说,汽车厂生活区的案例既涉及企业人的经济与理性选择,又涉及社区的文化与社会变迁,恰是社会科学善于观察和分析的复杂领域。

(二)生活区:企业与社区的交融与互动

汽车厂的生活区由老厂区向北延伸,由于面积过于庞大,其边界范围包含2个街道办事处及其下设的12个社区居委会。走在生活区,人们总有一种来到城中城的感觉——这里少了几分城市的喧嚣和忙碌,多了几分熟人社会的归属和满足。汽车厂生活区内的单位社会布局保存完好,按照修建时间和房屋样式,其中占地面积庞大的工人宿舍可分为三部分:一区是建厂时期修建的苏联风格宿舍楼,红砖绿瓦,通常3-4层,共300多栋;二区是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单元楼,钢筋混凝土结构,最高7层,共1000多栋;其余是近年来修建的新式居民小区。

根据汽车厂生活区的变迁史,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阶段:从建厂到20世纪90年代初,工厂生活区几乎完全受到“单位”的管控,是“企业办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居住状况和职工生活严格遵照企业的号令,老工人W大爷向我们介绍了鲜活的生活经历。他于20世纪50年代到汽车厂做工人,入厂后并没有马上分配宿舍,而是几经周折,后来终于在宿舍一区内获得了足够全家人生活的居住空间,他回忆道:到(19)70年12月我才搬到汽车厂职工宿舍,当时是给我一间房子,那间是18平米,105栋2楼,两家一门儿(两户人家共同生活在一套房内,共用厨房和厕所)的,搬来的时候我们是老少四辈八口人!现在根本没法想……1976年,厂里给我加了一间14平米的屋,在99栋,那样就宽敞不少了……到(19)80年,厂里又安排我搬到31栋,这次是一家一门儿,一共60平米,比以前的两间房加起来都大!到93年我退养,厂里又给我增了两间10平米的房,这么一来我们和儿女就都有房了。①被访谈人:W大爷(男,79岁,退休工人),访谈人:杜实,访谈时间:2015年4月28日,访谈地点:W大爷家。

从其口述中我们了解到,W大爷最开始的居住状况是四世同堂同住在一间屋子里,后来由于分配变动,他家先后经历了多次调整宿舍。虽然从前的住宿条件异常艰苦,但W大爷在后续深度访谈中表示对往日集体式生活的记忆保有怀念和留恋,认为那时人与人的交往更紧密、温情。另外,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汽车厂下设的居委会专门负责协助汽车厂的福利部门进行生活区的社会管理。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多是长期居家的职工家属,每日忙于增进居民联系、调解民事纠纷等。现年80多岁的汽车厂原第三居委会(简称三委)的退休老主任S奶奶当时以“职工无业家属”的身份进入居委会工作,据她回忆:我们这一片儿六个委,一个委里仨主任,这18个老太太一个有文化的都没有,能干这些工作多不容易啊!那时候我们委主任责任真是挺大的,挨家跑收房费,按月收钱,另外还有卫生费、治保费。那时候工作也没个固定办公地点,个人就在个人家,有事儿了就出去跑。②被访谈人:S奶奶(女,81岁,原汽车厂三委老主任),访谈人:杜实,访谈时间:2015年10月29日,访谈地点:生活区34栋S奶奶家。

汽车厂的委主任日复一日从事着上述琐碎的常规工作,她们虽然受教育水平不高,但却能认真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对汽车厂生活区的基层社会进行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正在经历市场化改革的汽车厂在新形势下也面临着“社区建设”的现实要求。在汽车厂生活区,社区建设运动的基本取向就是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对城市基层社区的主导性控制,转而在政府的指导下,依靠街道办事处的力量,强化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管理与地位,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新型城市社区。但是由于特殊的发展历史,该厂生活区并不适合照搬一般城市社区的转型模式,而是充分表现出“后单位社会”的特点,即此时的社区建设和发展还或多或少地受到单位制的影响,单位文化也仍然根深蒂固地成为汽车厂这类老工业社区及其职工居民的性格之根。在对汽车厂KL社区进行参与观察时,Z主任认为:汽车厂社区最大的特点:一是有这么多老房子,这里面住的都是汽车厂的老员工,他们个个儿对这里比我们都熟悉;二是汽车厂这个企业对我们的工作影响巨大,这是别的地方没有的。一般的社区主要就是自己那摊事儿,别的顶多和派出所、区里民政部门有点联系,但到了汽车厂,社区的工作也要跟企业下属与职工生活区相关的部门建立必要的联系,这里的很多工作都是我们的本厂离退休志愿者协助进行的,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做顺。①被访谈人:Z主任(女,社区主任),访谈人:杜实,访谈时间:2015年7月16日,访谈地点:汽车厂K社区办公室。

正如社区主任所言,与C市乃至全国相比,汽车厂生活区内的社区较为特殊,在最基层的社会中形成了社区与企业相互关联和互动的情况。与全国普遍意义的基层社会相比,汽车厂生活区拥有独具特色的社会结构——由于生活区面积庞大,居民老龄化程度较高,以至于作为单位的汽车厂从21世纪初开始采取建立离退休工作站(简称工作站)的措施,用以达成基层社会的正常运转,从而形成社区和工作站共存的局面。工作站是离退休老同志的自我服务组织,每个工作站设有1-2名正式职工进行管理,站内所有老年志愿者自愿为所辖片区无偿服务。这种代表国家的社区与代表单位的工作办两种社会组织同在的情况说明单纯的“企业—社会”分离模式并不适合东北国有工业企业的特殊情况,以单位为中心的社会管理模式依然得到了老住户的支持与认可。工作站志愿者队长L师傅说:我们的队伍都是自愿为街坊四邻服务,有磨刀的、推头(理发)的、修水修电的、照顾孤寡老人的等等,反正是力所能及的事儿我们都干,为大家服务嘛。汽车厂的老年人太多,很多事社区干不了那么细,只能我们这些身体还行的人自己干,能干就干点。②被访谈人:L师傅(男,志愿者队长),访谈人:杜实,访谈时间:2015年7月15日,访谈地点:某离退休工作站外。

工作站由此成为汽车厂离退休居民的互助组织,它的工作内容较社区来讲更加细致,能将志愿服务直接送到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居民家中。可以说,由国家推行的“企业—社会”分离工作虽然从形式上使社区脱离了单位,但职工居民却始终离不开单位。思考其中缘由,首先是目前汽车厂生活区中“单位—宿舍”式的生产、生活格局未曾改变,职工邻里之间维持着几十年的旧有生计方式仍在继续,人们很难突破环境的制约。同时,生活区的房产所有者大多是工厂的老职工和下岗职工,其仍与工厂保持工资、医疗、养老等方面无法切断的经济联系,他们思维中的“单位认同”依旧根深蒂固。汽车厂生活区的调查,真正让研究者看到了新旧制度转型过程中的众多参与者及其多个侧面,其间交织着各种“政策与对策”“理性与情感”的矛盾与张力。

三、关于工业民族志的几点思考

在C市汽车厂的工业田野中,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文献阅读,我们了解到传统大型国企的管理与生产环节、企业文化与对外宣传,还接触到企业生活区的历史、现状与转型等内容,与此同时,我们并不满足于资料的收集和个案积累,希望能够以此在工业民族志的高度上继续展开反思。

第一,工业民族志的性质是微观意义的调查文本。纵观我国以往对工业企业或单位的研究,学者大多将研究焦点定位于阶级形态、企业结构、单位制度等,其中内容多以社会学的范式和框架为主,着重从宏观上探讨工厂对社会结构和社会控制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化,一些学者逐渐以中观的社会学视角展开单位社会(工人社区)的研究,强调中国的社会体制转换是企业(单位)对社会的放权以及社会对企业(单位)的承接,并根据社区转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与对策解析。而本文对汽车厂厂区和生活区两个田野地点所做的工业企业和社区个案建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第一手观察和访谈资料展开民族志式的微观调查,并进行较为细致的文化撰写,有利于加深对国内大型国企特殊性、复杂性与变化性的认识,让工业企业研究呈现出更加完整的“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面貌。

第二,工业民族志的范畴包含工人生产和生活等多元维度。工业企业研究在多数情况下仅针对工厂内部的生产和管理,一旦将民族志的方法引入该领域,研究者就要扩充研究维度,不仅对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进行工厂民族志的调查,还要对工人居民区的单位宿舍和福利设施进行工业社会意义的描述。具体来讲,本文就以工业民族志的形式讲述了C市汽车厂自建厂至今所经历的“转型故事”,尤其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汽车厂作为一个超大型国有企业在厂区和生活区的现实中发生的社会与文化变迁。对这类“工厂小社会”的研究正是通过田野作业方法对工厂、工业社区及工人居民的现实情境进行了“深描”,提炼出其中包含的特点,一方面重视企业布局、企业文化与发展史;另一方面力图建构工业社区居民的社会观念、生活场景和人际网络,从而将企业和社区研究有机地联系起来。

第三,工业民族志应以田野中发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导向。工业民族志的目的是发现和总结工业组织及社区中存在的问题。以本文为例,汽车厂的田野调查立足于当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与社会转型,关注工人生活区“企业—社会”分离工作的细节,并归纳其中的特点,发掘突出问题。从目前的田野来看,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至少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面汽车厂居民对历史街区“爱恨交织”的矛盾心理,探讨在期望与现实出现反差的情况下,老街区住户的心理平衡机制如何运作。另一方面是对汽车厂生活区两大基层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与互动进行参与观察,将研究着眼点放在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个体上,透视社会组织对基层社区的社会建构。当然,进一步的研究须以汽车厂生活区为专题田野点,用更加详实的田野材料回应工人社区由单位社会转轨到社区建设的现实问题,从实践层面关注工人居民文化转型的细节,探索减轻转型“阵痛”和促进改革深入的路径,这将是一个复杂而现实意义突出的新课题!

猜你喜欢
汽车厂生活区民族志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出行受限情景下生活区景观对压力情绪调控的研究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关于汽车厂焊接生产线电力过负荷解决方案的需求与研究
偏远生活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研究
长春市市区及汽车厂厂区新生儿手部畸形的流行病学研究
某矿生活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