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规范化流程护理对儿童骨折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

2018-03-20 11:04张荣丽侯丽媛闫承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围术规范化康复

张荣丽, 侯丽媛, 闫承勇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1. 创伤急救中心; 2护理部,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儿童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疾病,其中相当一部分骨折用手法闭合复位不能完全复位骨折或不能有效固定骨折,因此常需进一步实施手术治疗,但由于儿童易哭闹、遵医行为差、不配合等因素,可导致患肢肿胀、骨折断端移位,或患儿因咳嗽、发烧等症状,使手术等待时间延长,加重了患者家属的思想负担和经济负担[1-2]。合理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可以通过改善术前术后护理,减轻患儿疼痛,提高患儿遵医行为,减少术后并发症,为手术治疗提供围术期保障,提高医疗质量[3]。本研究对比了围术期规范化流程护理与传统护理模式在儿童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调查本科室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院治疗的儿童骨折患者共360例,根据入院时间排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中,男112例,女68例; 年龄2~12岁,平均(7.2±4.5)岁; 下肢骨折58例,尺桡骨骨折85例,其他部位骨折37例; 对照组中,男115例,女65例; 年龄3~11岁,平均(7.6±4.4)岁; 下肢骨折62例,尺桡骨骨折80例,其他部位骨折38例。纳入标准: 经影像学确诊有骨折表现的患儿; 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2组患儿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和骨折类型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骨折患儿采取传统护理,包括正常住院时和手术时的常规护理以及对并发症的相应护理。观察组则采用规范化流程护理模式,具体流程如下: ① 成立护理管理小组成员,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同时选取2名副组长(具有多年骨科护理工作经验)和6名责任护士,对护理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术前术中护理注意事项、儿童基本生理和骨折疼痛知识等,重点培训常见疼痛护理方式、镇痛药物的使用,并针对不同骨折儿童的护理重点进行详细讲解,2位副组长应该明确组内护理分工和具体护理流程,组长负责对整个护理流程质量进行把控,发现护理不当行为,立刻纠正[4]。② 入院和术前护理,在患儿入院后了解其基本骨折位点及基本资料,进行疼痛评估,对患儿及家属开展疼痛教育工作,提升其对疼痛和止痛药的认知度,告知忍受疼痛的危害,使其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疼痛观念。根据患儿疼痛程度采用相应止痛方法,减少地下活动,可采用冷敷等非药物镇痛方法,嘱患儿家属参与到疼痛护理工作中[5]。③ 骨折术后护理,术后对患儿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评估,对于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疼痛状态进行评价,术后疼痛护理采取严密的镇痛护理、遵循超前镇痛、个体化护理,给药原则遵循止痛泵联合口服静脉用药为主,术后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根据兴趣爱好分散其注意力,也可配合物理治疗方式。实时监测患儿体征和手术部位变化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准确按医嘱治疗,鼓励患儿早下床活动,进行部分康复锻炼,循序渐进[6]。详细向患儿家属讲解术后恢复相关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① 记录患儿术后4、6、12、24、48和72 h的平均疼痛评分,疼痛评估采用视觉疼痛法(VAS), 同时调查患儿疼痛缓解满意度评分; ② 术后并发症,包括患肢肿痛、肺部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等; ③ 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④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对患儿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8个维度,共36 个条目,每个条目总分 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7]。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疼痛护理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平均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患肢肿痛、肺部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术后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费用情况

观察组在疼痛缓解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2 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骨科诊疗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非常完善的诊疗方法,但生长中的儿童的骨折因其治疗方法的复杂性和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始终是令骨科医生感到棘手和进退两难的问题[8]。相对于儿童骨干骨折处理的难度,儿童骨骺损伤即使在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也仍然是困扰医生的难题之一[9]。骨折儿童因年龄小,往往不能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对其健康及生长发育均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儿童骨折期间实施有效护理对于儿童骨折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0]。

表3 2组术后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费用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围术期规范化流程护理能够从心理护理、物理治疗、疼痛管理、健康宣教等多方面对骨折患儿进行护理干预,改善了骨折术后患儿的恢复情况,在护理过程中加强疼痛教育,提升患儿及家属的疼痛认知能力,减轻其焦虑情绪,并通过宣传教育使患儿对疼痛具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提高了患儿在骨折治疗过程中对于疼痛的忍耐能力,并通过对患儿基本资料的评估,采取特异性和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新鲜事物来分散患儿注意力,进而减少患儿对疼痛的关注。同时,在整个术后疼痛护理过程中对镇痛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严格把控,尽早发现镇痛药物的副作用,从而在保证镇痛药物效果的同时还提高药物的安全性[11]。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告知家属术后恢复的注意事项,对于易动患儿重点关注,避免术后发生再次的骨折部位易位[12]。时刻关注患儿的临床体征,避免不良事件发生,鼓励康复患儿尽早下地,必要时进行相应的理疗配合康复。术前和术后对患儿和家属实施心理疏导,通过骨折知识教育和术后恢复的预后情况告知,使患儿树立康复自信心,强调术后相应治疗方法的必要性,提升患儿依从性[13]。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规范化护理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出院时间与费用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方式组(P<0.05)。规范化护理流程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护理工作期间的实时严密质量控制以及护理方案的个性化制定,使得骨折患儿的术后康复无论在预后还是卫生经济学方面均有良好表现[14]。

综上所述,围术期规范化护理能够有效减轻骨折患儿术后疼痛,降低骨折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成本,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 程凌燕, 高立红, 王伟丽, 等.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实施与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 2013, 13(5): 356-358.

[2] 陈锐. 舒适护理干预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与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10): 114-115.

[3] 徐秀琴, 余华晨.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5, 53(18): 152-154.

[4] 王桂华. 综合康复治疗用于学龄前期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18): 187-188.

[5] 姜海萍, 任玉琰, 张诒亮. 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14): 71-72.

[6] 高丹. 对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17): 133-134.

[7] 周燕, 安丽红, 耿爱华.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效果探讨[J]. 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20): 3161-3163.

[8] 曾志华. 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专项骨折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30): 157-159.

[9] 林丽丽. 规范化的疼痛护理在对患者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11): 135-136.

[10] 黄南南. 患儿围术期及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J]. 全科护理, 2008, 6(29): 2671-2673.

[11] 高龙兰. 围术期优质护理在促进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 214-215.

[12] 吴婷婷, 郭锰.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8): 90-92.

[13] 李庭, 蒋协远, 尤海峰, 等. 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儿童创伤后肘关节僵硬17例回顾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6, 5(4): 245-250.

[14] 王丽. 围术期优质护理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9): 2715-2716.

猜你喜欢
围术规范化康复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