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新
孩子的敏感特质是切实存在的,是与众不同的。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与自己与众不同、高度敏感的身体建立和谐的关系,度过健康的一生。
我向来敏感。有时候觉得这不失为优点,我极易体察他人感受,是很多人心中善解人意、见之可亲的朋友。但凡事都有对立面。敏感也让我容易受伤,甚至心陷困局。我习惯自省,总想着纠正自己的敏感,甚至去阅读渡边淳一的《钝感力》,希望汲取一些钝感力。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常常用“是否过于敏感了”来衡量或判断她的情绪与行为,但终究不能确定“敏感”到底是友是敌。
后来,我遇到了《天生敏感》一书。此书被翻译成15种语言,畅销全球二十多年,很多读者为此而确定自己只是个高度敏感者,终于不再视高度敏感为缺点。
作者是美国太平洋研究生院临床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伊莱恩·阿伦教授,他告诉我们:父母先要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是高度敏感者。比如脱衣服、放进水里洗澡、吃陌生的食物、听到噪音时,是否难以适应?是否很难入睡,时时惊醒,睡眠时间很短?如果上述问题的答案大都是肯定的,那么基本可以判断孩子是高度敏感者。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要保证看护人的稳定,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与自己与众不同、高度敏感的身体建立和谐的关系,度过健康的一生。
同时,父母要创设敏感孩子的安全港湾。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拘谨”“内向”“害羞”之类的标签。否则,孩子会变得更加缺乏自信。
高度敏感的孩子很难与同伴相处融洽,父母对于这些冲突不要从道德层面去批评、指责甚至惩罚孩子,而是尽量用语言去描述出孩子自己无法整理并描述的感受。比如,“他在你身边大喊大叫你觉得很烦”“他不像你那样把垃圾丢纸篓里而是随手丢地上,让你很讨厌他”“他跟你讲话的时候总是想拉着你的手,让你觉得不舒服”……这种描述都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感受是被承认的、被理解的,他内心的愤怒就会自然降低一些。在此基础上,父母再教导合适的规则,孩子愿意接受教导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如果父母没有帮助一个敏感的孩子产生安全感,那么,这个孩子很有可能变得真正羞怯。
在相同状况下,高度敏感的孩子会注意到非高度敏感者根本看不到的细节。有时候他们会跟父母反复描述、探讨。父母要不遗余力地肯定、赞美孩子的敏感特质。比如,“你观察得真仔细,爸爸和孩子的围巾款式相同,但颜色不同”“你注意到了这幅画上的人要哭了,你不说我都没发现”……
高度敏感的孩子与外部世界相处并不容易。因此,父母要尽量让孩子经历一切有必要经历的事情。让他们走进外部世界,尝试各种各样的事物。这样,由敏感特质带来的一切优点,比如创造力和直觉力,才有机会蓬勃发展。
如果孩子的高度敏感时常被父母拿出来示众并攻击,那么孩子会谨慎小心。他们敏感特质中的优点会渐渐消失,只剩下敏感特质中的缺点。
总之,父母要接纳并重视孩子的敏感,孩子才可能心智健康发展。
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