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少年为何想自杀

2018-03-19 05:45马志国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女孩心理生命

马志国

心理案例:想自杀的小女孩

这一天,电话约定后,我接待了一位母亲带着一位小女孩的来访。孩子的母亲话没出口先哽咽起来:“我们家在城里,孩子和奶奶在一起。我们上班的单位离家很远,所以就在单位宿舍住。那天晚上11点多了,家里一个电话打到我们单位,原来是孩子想自杀,在一个本子上已经写好了‘遗书,写了好多,给爸爸妈妈的,给奶奶爷爷的,给……”

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呢?

孩子母亲继续述说了有关的一些情况:“孩子的爸爸,原来就在我们单位子弟学校教书,又是比较娇惯孩子的人。这样,孩子从小在学校里,享受了一些特殊的待遇。结果,让孩子在学校里不能和同学们正常交往,不合群。五年级时,为了让孩子考重点,就把她放到城里来,离开了我们,由奶奶照顾生活。我们很忙,有时候差不多一个月,才能和孩子见个面。我们经常对孩子说,要听话,要好好读书,好考进重点中学。可是,孩子却越来越不愿意在城里的学校上学了。孩子曾经和爸爸说过她心理有压力,爸爸也没太当回事。可这次孩子说什么,也不愿再去城里的学校上学,想回到原来我们单位的子弟学校。您说孩子到底怎么了?”

对这个问题,从妈妈的诉说中,已经可以找到答案。在随后和小女孩的沟通中,这个答案更明确了。因为孩子还小,还不会太多的表达,但是,小女孩断断续续的诉说,在印证了妈妈所说情况的同时,让我更鲜明地感受到了两个字:压力。

于是,在和孩子母亲的交流中,我直言:“孩子承受着几乎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呀!”看孩子母亲神情专注,我条分缕析,“其一,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很好地适应环境的能力,面对一个新环境,孩子感到了难以克服的适应上的困难。其二,大人‘考重点的过高的期望心理,让孩子背上了一个沉重的难以负载的心理包袱。其三,孩子童年习惯了父母呵护有加的生活氛围,突然让她离开父母,孩子遇到了难以承受的孤独和无助的重压。孩子都想当一个好孩子。面对这一切,孩子一定努力尝试应付过。但是,她的心灵和双肩还太稚嫩。她承受不住了,她要本能地防护自己的心灵。于是,她开始和奶奶发脾气,开始找借口不去上学。当这些都不管用时,她走投无路了,她选择了最后的办法。所以,看来好像患者是孩子,其实需要医治的是家庭,是家长。就是说,病根是在做父母的人身上。你看是这样吗?”

“您说的太对了。看来当父母的有时候也犯糊涂啊!现在我们明白了,也就心中有数了。”孩子母亲说。

不久,女孩母亲通过心理咨询专线告诉我,通过采取措施,帮孩子化解了压力,现在孩子一切平安。事情常常这样,只要找到了原因,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心理解析:自杀倾向来自哪里

这个案例已经过去,可留给我们的思考依然沉重。近年来,少年自杀倾向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份调查显示:曾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占调查者的10.9%,曾做好自杀准备的学生占4%。那么孩子们的自杀倾向从哪里来?

首先,我们来看看内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個方面:第一,躯体残疾。具有自杀倾向的孩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身体有残疾,或得了重病乃至不治之症,因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第二,性格弱点。有的孩子非常任性,或过分内向,看问题绝对化,一旦遇到点儿挫折打击,便觉得承受不了。第三,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患者往往有自杀倾向。第四,不良行为。吸烟、酗酒、赌博、吸毒等不良行为,都有可能使少年心理发生畸变,最终引发自杀。

接下来,我们再说外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人际关系障碍。可以说,人际关系矛盾是引起少年轻生的主要外部原因。第二,家庭关系冲突。父母经常吵架闹离婚,或是偏爱某一个孩子,都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怨恨心理。如果这时候再遇到挫折打击,就容易产生厌世心理。第三,生活压力过大。考试失败、受人恫吓、丢失重要财物、亲人突然去世等突然打击,以及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动,都有可能使性格脆弱的少年压力过大,悲观绝望。第四,来自媒体的影响。有的孩子就是看了电视里的有关情节,就拿自杀开玩笑。

心理对策:怎样防止孩子的自杀倾向

为了防止孩子出现自杀倾向,更是为了防止酿成悲剧,家长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努力做好家庭的生命教育。家长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死教育,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生命与死亡,从小树立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学会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懂得善待和关爱其他的生命。第二,营造健康和谐的生活氛围。家长不要给孩子制造过重的心理压力,避免那种盲目拿学习成绩来压孩子的教育方式。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生活环境中,媒体信息给孩子的消极影响。第三,主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应了解孩子情感上的需要,增进亲子的心灵沟通,及时发现可能的心理疾患。还应多与学校、老师联系。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化解孩子的心理困扰,防患于未然。同时,注意磨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第四,积极对孩子进行心理帮助。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指导孩子,学会一些化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如果孩子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如果孩子出现了明显的心理疾患,应及时带孩子去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以防产生严重后果。

猜你喜欢
小女孩心理生命
大扫除
可爱的小女孩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小女孩的三、六、九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心理小测试
穿格子裙的小女孩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