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存利
从张小雨的故事中看出,现实与心理不是一回事。其实,现实中父母在努力把自认为最好的给予孩子,但这对孩子来说恰巧成了伤害。孩子在这个阶段架构的父母形象是最糟糕的父母形象,也是心理不是事实,但心理直接影响现实,令很多孩子和家长苦闷不堪。
张小雨(化名),今年17岁,是一个内心很有主见的女孩子,上重点高中二年级,学习成绩相当好,堪称优秀。
张小雨的父亲是一个公务员,母亲在某企业当会计。由于父亲工作比较忙,管孩子较少,孩子的教育主要是母亲负责。母亲对小雨很上心,甚至有些溺爱:自从孩子出生后,几乎好吃的、好用的都是张小雨先享用,不管家庭经济如何,都在最大限度得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在家什么家务都不用做……
自从张小雨上学后,母亲虽然很辛苦,但各种课外班都让小雨能上尽上,导致小雨都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有一点很严格,那就是小雨学习必须好,如果学习不好,母亲的脸马上就阴沉起来,不停地数落孩子。
张小雨很努力,但在重点中学全是优秀的孩子,压力可想而知。张小雨很害怕母亲阴沉的面孔,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担心越来越多,出现了夜间睡不着觉,还总担心母亲出现生病、出意外等状况,渐渐地上课也不专心,感觉学习没有兴趣、周围同学很假,严重时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
父亲发现孩子越来越沉默,将孩子带到了诊室中。
在和张小雨的交流中,她说自己觉得特别没有意思,天天就想着考试成绩如果不理想,怎么面对父母,怎么对得起父母……
在张小雨放松的情况下,我引导她去想象如果自己已经离开人世,现在父母在看着她,问她:“母亲有什么表情和语言?”张小雨的回答是:“看着母亲很高兴。”忽然,她又泪流满面地说:“我再也不用给她添麻烦了,不用听她说我‘你去死吧。”我问张小雨:“父亲有什么表情和语言?”她的回答是:“父亲没有表情,也没有说什么。”我接着问她:“当你已经离开人世时,自己有什么遗憾,有什么想说的?”小雨却说:“给父母减少负担。”
不难看出,张小雨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不在少数,有明显的抑郁情绪,需要医疗干预,但也有一些心理学的现象需要分析:
在张小雨的描述中明确提出了担心母亲生病、出意外等情况,对于一个身体正常的母亲,突然的担心可能有一些心理原因——这是张小雨心中对母亲的愤怒没有办法表达,压抑在内心深处,转变成了一种对母亲的担心,心理学把这个称为投射,是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进入诊室后引导下,关于母亲对张小雨离开人世的看法,在她的意象中,母親是嫌她多余。张小雨的母亲可能说了无数句爱她的话语,可她都没有记住,但偶尔一句“你去死吧”,在她的心中已经生根发芽,变成了母亲的全部,这是一种选择性地记忆,也非常常见。
从张小雨的故事中看出,现实与心理不是一回事。其实,现实中父母在努力把自认为最好的给予孩子,但这对孩子来说恰巧成了伤害。孩子在这个阶段架构的父母形象是最糟糕的父母形象,也是心理不是事实,但心理直接影响现实,令很多孩子和家长苦闷不堪。就像故事张小雨想的“我死了,她在高兴”的心酸假象。为了陪她去上课,母亲放弃了自己最爱的购物和运动;为了给她省钱去上课,母亲放弃了想买的首饰和衣服……但母亲在不高兴时的一句 “你死了,我倒省心了”,让小雨脆弱的心理全面崩塌。
在经过多次的心理治疗中发现,张小雨其实一直在心中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可,而母亲的认可却恰恰是有条件的——“你要学习好,你才对得起我,你才配活着”。这也就是张小雨越来越怕考试的原因,因为害怕母亲的眼神和责备。
因此,建议青春期的父母们理解孩子在这个人生阶段是比较脆弱的,需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备,多一些支持,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呵斥,保护好这个阶段。另外,父母自己也要培养一些兴趣,减少对孩子的过度关注,为孩子做好榜样,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时,建议青春期的孩子,放下对父母的评判。父母虽然没有学好当父母,但至少已把他们认为最好给了我们,只是爱的方式出了问题,爱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作者系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