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兰 汤青
设计意图
点和线是艺术作品中常见的元素,点和线的不同组合方式让艺术作品森罗万象。本活动将绘本《点和线》进行筛选改编,从“点和线相遇,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入手,以“点点和线线去旅行”为线索创设情境,融入语言表达、商量合作、想象创作等多种能力的发展。积极创设同伴间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平台,引导幼儿感知、体验点和线的不同组合方式带来的不同画面感受。
活动目标
1.观察欣赏绘本中点和线的多种组合方式,感知点和线在作品中的巧妙运用。
2.能大胆进行点和线的组合与添画,创作富有情境的作品。
3.乐意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体验自由想象与合作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旅行的经验。
2.材料準备:课件PPT,绘本插页人手一份,书袋,小组合作画所需的材料(火车状的KT板、用于合作画的底板每组一套,黑点贴纸每组1条,白色油漆笔每人1支)。
活动过程
一、观察一点一线的组合方式,初步感受点、线变化的有趣
1.“点、线宝宝做游戏”——观察不同方位的点、线组合。
师:嗨,我是点点!嗨,我是线线!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点和线旅行的故事。
师:有一天,点点遇到了线线,他们想要一起玩,线线躺在点点身上,摇呀摇,变成什么?(跷跷板,见图1)
师:点点躺在线线身上,爬呀爬,爬呀爬,变成了什么?(蜗牛,见下页图2)
师:点点开心地抱住线线,他俩又变成了什么呢?(吉他,见图3)
2.“点点、线线找朋友”——观察点、线的不同形态。
师:他们玩着玩着就不过瘾了,瞧!点点灵机一动,想请些朋友来。说请就请,各路点点纷纷赶到。点点的朋友是什么样子的?(见图4)
师:线线心想,我的朋友也有不少,我把他们也叫来。线线的朋友到底长什么样呢?(高、矮、胖、瘦都有;年纪小的,挺拔又强壮;年纪大的,岁月压弯了腰。见图5)
二、观察许多点、线的组合,感知多点、多线组合的巧妙运用
1.“点点、线线变火车”——感知许多点、线的变化与组合。
师:点点和线线的队伍浩浩荡荡,他们要玩变一变的游戏,他们可能变成了什么?(幼儿猜想表达)
师:说变就变!他们变成小火车。找一找,点点、线线在哪里?他们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许多小点点聚在一起变成火车上装的煤炭,大点点排队变成火车轮子,有的点点变成火车上的照明灯……)
师:点点、线线一多,就变出了好多新花样。他们变成小火车,出发去旅行啦!
2.“点点、线线去旅行”——自主欣赏和表达。
师:他们拍了好多照片。看看点点和线线,他们来到哪里?变成什么?和你身边的朋友说说。
师:你看到的点点和线线去了哪里?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
小结:点点和线线乘着小火车来到树林里,叠罗汉、拉圈圈,变成了一棵棵大树和一朵朵小花;来到天空中,手拉手转一圈,变成了热气球、遮阳伞、风筝……飘呀飘;来到公园里,顶一顶,围成圈,变成独轮车,抛球表演,精彩绝伦。
师:不同的点点和线线很巧妙地变化与组合,变成一个个有趣的旅行故事。
三、幼儿大胆想象表达,创造性地组合与添画
1.“如果我是点点、线线”——大胆想象,自由表达。
师:如果你是点点和线线,你还会去哪里旅行呢?你会变成什么呢?我们闭上眼睛,变成点点和线线,跟着音乐,仔细想一想,去更有意思的地方旅行。(放音乐,幼儿闭眼想象)
2.“点点、线线合作画”——明确要求,小组合作表现。
师:请四个小朋友一组,一起来画画点点和线线的旅行故事。
师:首先,请你们共同商量好去哪里旅行,看到了什么,点点和线线怎样变成那些东西的。再选择你们需要的点点,取下来,贴在小火车上。把线线也请出来,画一画,变一变。(教师有针对性指导)
四、展示与分享,感受作品情境美
1.“说说旅行的故事”——引导幼儿互相评价。
师:你们的点点和线线去哪里旅行了呀?自己来说一说。
2.“点、线大聚会”——创作延伸与拓展。
师:今天的旅行太有意思了。瞧!没过多久全世界的点点和线线都聚集到这里,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下次我们一起再来分享,好吗?
活动反思
1.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活动中,教师亲切生动的故事语言将孩子很快带入绘本情境,优美的冥想音乐,大家一起闭眼倾听,展开了自由的想象之旅……在这里,孩子们有了选择的自由,有了创作的冲动,有了游戏的快乐。
2.凸显美术元素的审美感知。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动态画面,无形中给孩子创造了一个绘画的情境,孩子们在看的过程中直接把美术元素植入心灵。一点一线到多点多线的层层深入,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思维,他们自主去发现、体验、欣赏和交流美,并且在美的熏陶中主动掌握了重点、难点。
3.创设自主合作的表达空间。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往往比教师的示范更有效,于是在活动中我们开启了小组合作创作的模式,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经历见闻、听听别人的想法,这样既有利于幼儿自我的发展,又有利于幼儿间的相互学习;既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又赋予美术作品更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