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敏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对此,我们提出了家校合育的概念,来帮助孩子们完善成长过程,本文是笔者总结的一些教学感悟。
关键词:家校合育;必要性;尝试措施
鲁迅先生说过:“谁塑造了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不仅是自己的未来,还有孩子的未来,民族的未来。”我们的学生在这学业负担日益加重,家庭、学校、社会期望值空前高涨的时代,出现了很多新的教育难题。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为此,如何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成为我思考并为之不断尝试的问题。在此,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谈一谈个人对该问题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家校合育的必要性
家校合育的基本模式简要概括为“1-2-4”制,其体内涵为:一个目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两个维度—学校教育、服务家长,家长配合、协同学校;四项基本活动了解、研究家长,教育、引导家长,服务、指导家长,协同、参与学校等。合育基本模式的提出可有助于学校更加清晰地理清合育的基本目标、任务和基本方法,提升合育水平。
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养教失调的问题。一部分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存有一定偏差,他们认为,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责无旁贷。只要能满足了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只要给孩子交了学费,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是履行了自己的全部教育义务。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支配下,他们要么只注意对孩子物质生活的照顾,而忽视孩子的品德教育,“老师,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了!”一句话将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全部推给了教师;要么是对孩子的事情不热心,缺乏和孩子交流思想,对孩子的学习及生活中出现的心理情绪问题不能及时疏导。当孩子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或违反校规校纪时,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严厉训斥,而平时只要看孩子表面没事,就放任自流,撒手不管。可事实上,要想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固然离不开老师辛勤细致诲人不倦的工作,但更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二、在家校合育方面的尝试
(一)家长会是学校、家庭教育者双方相互交流思想、共同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学校组织的每一次家长会都要充分重视。以本学期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为例,我做了如下工作:
1.向家长做工作汇报。家长会上,结合一年半以来的教学实践及学生在校表现,详细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校及班级的常规管理,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在校表现、学习习惯的培养,安全教育及家长与学校如何有效沟通等向家长做了详细的要求和说明。尤其强调家长要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相互了解,沟通情况,做到与学校教育相对同步。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2.在家长中树立典型。家长会上,在事先沟通的基础上,请三位同学的家长做了经验介绍。三位家长的发言,就其在教育子女的经验心得做了介绍,在家长中树立了典范,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介绍自己是怎样教育子女如何学做人、如何对待分数、如何配合学校培养学生成才的经验。生动而切实的经验介绍,比任何事实都有说服力,其他家长们听了,也感到受益匪浅。
(二)针对个别家长采用单独约谈的方式,这也是家校合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无论是班主任家访还是家长来校,与家长约谈都得是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的,约谈前,做好充分准备。在交谈中,通常我简要、全面地汇报孩子这段时期在学校里的表现,着重谈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展示孩子的奖状和奖品,并提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约谈有时也为探讨孩子发展的方向问题。
(三)利用校讯通等现代通讯工具,及时进行电话、短信交流。我从接到学生的档案起,认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文化修养、家庭环境,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改变以前家长打进电话询问分数的情况,主动出击有目的地给一些家长打电话。打电话给家长的宗旨是:多报喜,巧报忧,井指导家长适当地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以提高孩子的身心、人格健康,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一旦发现学生不按时到校,半小时之内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去向。再比如,学生考试得了好成绩,发个短信报喜,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学生身体不舒服,及时打个电话通知家长,家长会觉得老师工作细致,孩子交到老师手上放心。长此以往便捷、快速地主动打出去的电话联系,让很多问题也得到了及时解决,还能促使家校和谐发展。
总之,我认为,与家长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他们对自己孩子的了解更准确,更深入,还有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有些合理的意见。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家长主动与教师配合教育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本人开阔思路,博采众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相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一定会促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家校合育一定会谱写出和谐教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岳瑛.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年3期.
[2] 孙孝花.谈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學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6期.
[3] 周欣悦.谈中美家长参与教育的差异[J].教学与管理,200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