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对内部控制的作用

2018-03-19 19:12胡爱琴陈豪
中国经贸 2018年4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

胡爱琴 陈豪

【摘 要】在市场经济和医疗体制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公立医院要想求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认清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而不少公立医院运营困难,大多是由于管理混乱造成的,究其原因是内控体系建设的缺失。因此,公立医院越来越迫切需要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力度。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医院内部管理和系统控制的核心手段,也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人士的重视。本文将重点论述全面预算管理对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提出相关方面的合理建议及改进措施,以此启发各大公立医院在内控体系建设时给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公立医院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加剧,同时国家为了解决“就医难、治病贵”这一历史性难题,不断尝试对医疗体制做出更进一步的变革,比如分级诊疗和取消药品加成等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实施。综上所述,各类因素的叠加效应导致大型公立医院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因此医院要想保持良好的运营发展速度,内部管理水平和资金运用水平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而医院内部控制的加强更是迫在眉睫。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帮助医院合理运用资金和控制风险发生,进而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谓是意义深远。

二、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对内部控制的作用

1.明晰职能,划清责任,有效提升协作能力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成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的一项核心手段, 是因为预算的编制能使医院管理层更直观和清晰的看到内部各部门、科室详尽的工作计划和目标。通过预算工作将医院长远战略、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划分,帮助部门、科室找准位置,明确自身责任,杜绝了由于职能重叠、权责划分混乱导致的工作推诿、执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预算工作从编制到执行再到分析考核全程是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监督审查下进行的,大大降低了一些部门财权过大的风险,有效防范了徇私舞弊、藏污纳秽等不良问题的出现。在提高部门之间协作能力方面,预算工作更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条具体事项的预算编制就需要经过多部门之间深入沟通、细致讨论才能完成,比如采购部门在编制某项物资采购预算前,一定会在该物资的使用科室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使用科室对物资产地、型号的偏好、物资消耗的速度等信息。经过多部门的参与,不但能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更能增进部门之间的信任度,大大提高执行力,并有效较低资金使用不当的风险。

2.强化成本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

预算管理顾名思义是将工作计划量化为具体的数字,以每项工作开展所需资金的额度来展现。既然是以数字来表现,这里就要重点强调一下“以收定支”这条重要的预算编制原则,意思就是在既定的收入目标范围内来安排支出额度。支出的安排是有限制的,要以保障重点为前提,如果我们把支出理解为完成工作的成本,那编制的预算其实就是在编制工作成本,只有深化医院成本核算,将每项工作所需资金构成逐项细化,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控制成本,我们才能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更多重要的项目上。同时在这种条件下,医院各部门也会加强项目投入的可行性研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且通过预算执行中的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达到降低医院经营风险的目的。

3.有利于监督、考核各部门工作业绩,提高工作质量

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除了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外,更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对各部门工作过程和进度做到实时监督,恰好全面预算管理正是一种“事前—事中—事后”对各项工作全程参与的管理手段。简单来说,通过预算工作的开展,可以将各部门的工作计划数量化和货币化, 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实时监控财务数据的变化来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以此判断工作完成的好坏,易于发现问题,分清责任,更可以此促进对内控各部门绩效考核、奖惩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提高部门工作质量。

三、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在内控体系建设中作用的措施

1.提高全员参与度,增强团队忧患意识

虽然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屡次强调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发布的制度文件中也曾多次明确要求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但是在大多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仍然流于形式,是医院财务部门按照往年收支情况根据基数增减法来编制的,仅仅满足于应对上级单位的检查,在医院的实际管理中没有起到任何帮助,更不会对内控体系的建设产生任何作用。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医院内部管理的核心手段,医院领导层应充分运用起来,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培训宣传,提高全员对预算管理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全员的忧患意识,促使各部门每个职工都能成为预算工作的参与者、监督者。通过提高全员参与度,不但可以使全员更加了解医院的总目标、部门的总任务,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更可以使每个职工对医院的财务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分担医院的运营压力,从点滴工作中注意节约、相互监督,强化内部控制。

2. 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预算控制制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纷纷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运营效率。同样,医疗机构信息化的建设更是必不可少,将全面预算管理与信息手段相融合,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化平台,各部门通过平台有机衔接,信息系统设计可按照“项目申报—预算初审—决议立项—项目实施—预算复核—付款结算—账务处理”这一流程将各个环节紧密相扣,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要求任何工作事项都需要在系统流程中逐一流转,不但能减少人工流转中人为因素的干预,还可贯彻预算“刚性原则”,约束医院各项经营活动都必须在预算内进行,从而大大增强内部控制力度。

3.强化绩效奖惩机制建设

完善的绩效奖惩机制能更快促进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如果将预算相关指标考核的结果与部门绩效核算挂钩,预算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就会得到增强。具体的做法是预算的考核要层层分解,预算结合绩效考评、薪酬发放,将预算指标与部门收入建立联系,使部门预算的执行落到实处。总之,预算管理部门要尽早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确立具体的考核指标,定期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作出评价,只有各部门、科室从上至下全员重视起来,谨慎编制预算,严格按预算执行,这种内部管理手段才能在医院的内控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四、结语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是集计划、控制、协调、激励、评价等功能与一体的一种综合贯彻医院战略方针的经营机制,处于医院管理控制系統的核心位置。该管理手段的合理运用、充分落实可有效加强医院内部控制,进而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水平,增强医院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权林.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全面预算管理[J]. 会计之友.2009(29):23-24.

[2] 甘福英.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健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8,6(5):36-39.

[3] 陈权林.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全面预算管理[J]. 会计之友.2009(29):23-24.

[4] 徐元元.田立启 侯常敏 操礼庆.医院全面预算管理[M]. 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胡爱琴(1965—),女,籍贯:河南洛阳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卫生经济、财务管理。

第二作者:陈豪(1989—),男,籍贯:河南洛阳人,学历:硕士,现有职称: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卫生经济、预算管理。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