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悦 郑思远 陈铜生 庞琴 陈永庆
[摘要]我国居民电力消费主要来源于家用电器的使用,为提高居民用电使用效率,并缓解能源紧张问题,我国出台了《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文章对能效标识政策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实施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能效标识;电力能源消费;家用电器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7029
1中国电力能源消费状况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与消费也不断增加,从1987年到2000年,用电总量从490TWh增加到1324TWh,年均增长92%。2000年,总用电量比上一年增长95%,其中工业用电增长11%,居民用电增长14%。在全部的消费领域中,居民用电增长最快,其占总电力消费的比重由1987年的55%增加到2000年的122%,1995—2000年期间年均增长15%。[1]而到了2003年,全国缺电省份达到了21个,占全国的2/3,全年负荷缺口达1000万千瓦时[2],居民生活电力消费总量更是达到了2058亿千瓦时。
面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不断出现的电力短缺情况,国家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缓解电力能源问题。而居民用电消耗最主要是来源于家用电器的使用,所以在2004年,针对家用电器的能源使用效率问题,我国出台了《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
2能效标识制度的发展
我国早在1997年11月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其中把节能列为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并规定生产用能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标识上如实注明能耗指标,这便是能效标识的雏形。2004年8月,为加强节能管理,推动节能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我国通过了首个《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这也标志着我国开始正式实施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制度。
2004年11月我国公布了第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和《中国能源效率标识基本样式》,将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气调节器列入了首批目录。2006年8月节能政策团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考察,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推动了能源效率标识制度的有效实施。
2006年9月,将电动洗衣机和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列入了《目录》。2007年10月公布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修订后的法律中明确指出国家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这也是能源效率标识首次出现在法律中。
2008年1月,第三批《目录》公布,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顺利通过,将国家建立健全能源效率标识等产品资源消耗标识制度作为基本管理制度。
在2008年到2015年间,分别公布了第四批至第十二批《目录》,至此共有33种产品列入其中。2016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最新修订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同时原办法废止。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组织公告了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并对《中国能源效率标识基本样式》进行了修订,沿用至今。
有调查显示,通过10多年的宣传推广,能效标识在消费者中获得了较高的知晓度,但是对于标识的了解程度,却因为产品种类、强制粘贴时间、标识参数等诸多原因而有所差异。所以能效标识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效标识制度要更贴近生活。[3]
3《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修改前后对比
与旧版相比,新版《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有效提升了标识的权威性,让消费者更加容易了解相关信息,修改后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进口商品管理更加严格。
在新版中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责任增加为“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和验证管理”。进口企业不仅要在口岸通关,还需配合属地检验检疫部门接受相关监督和检查,需监督抽查不合格率,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进口商品质量状态。[4]未经备案进口,无法整改的产品只能退运或销毁。
第二方面:监管更加严格。
因为企业和消费者所持有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消费者在购买家电产品时无从分辨能效标识的真假,所以政府的后续监管是确保我国能效标识管理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5]在能效标识实施的11年间,企业虚标能效、检测机构出具虚假能效测试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6]新版标准建立了信息互联互通制度,并将能效标识信用纳入了信用管理;对各监管对象明确了法律责任;对不同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区分,并明确了相应的法律和处罚条款,相应的处罚上限和惩罚力度也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第三方面:引入了“能效信息码”。
消费者及执法部门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能效标识信息平台。并要求网络交易场景下,应当在能效产品信息展示主页醒目位置展示相应能效标识,建立并执行能效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对通过平台销售的能效产品建立能效标识检查监控制度,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制止。
总的来说,新版《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在用能产品的生产源头、销售渠道上都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管,不仅消费者能更加方便地用上更加节能的产品,也给执法者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4能源效率标识对家用电器使用情况的影响
我们选取较具代表性,且在较早批次加入能效标识产品目录的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气调节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实施能效标识制度前后生活电力消费量与居民家电拥有量的相关关系。
由上图可以看出,整个曲线呈现“S”形,2002—2007年生活电力消费总量随居民家电拥有量增长的速率加快,平均速率达到18%左右,从2009年开始,增长明显放缓,在2014年仅仅增长了27%,达到最低值。
通过分析发现,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对能源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5年3月1日《能源效率标识制度》和第一批《目录》开始实施,随着政策的推进,家用电器的使用效率也在不断改变。但是由于政策的推行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反映时间,所以直至2007年,上图的斜率才开始不断减小。能效标识制度的推行,使家用电器的用电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减缓了电力消费的增长速度,也证实了能效标识制度实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起中国电力市场的需求趋势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9-31
[2]吕宾缺电,高耗能产业惹的祸?[N].西南电力报,2004-02-05(01版)
[3]桑雪骐能效标识期待真正被看懂[N].中国消费者报,2014-06-18(B01版)
[4]宋广三,马进进口商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质量与认证,2017(3):57-59
[5]杨蕾为节能产品消费提供可靠依据[N].中国质量报,2010-09-09(04版)
[6]桑雪骐新版《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将有效提升标识权威性[N].中国消费者报,2016-06-09(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