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八个月

2018-03-19 15:52屈一平
人民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区人才

屈一平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今天的中国,看雄安。

2017年年底,对进入新时代的雄安新区来说,注定不平静。

2017年12月20日,雄安新区与百度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至此,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全部落子雄安新区。而在雄安新区管委会所在地容城县奥威路上,超过30家央企、国企在这里设立办公室。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县及周边部分区域。雄安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被赋予“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重大使命。

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2017年6月,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开展了《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系统研究了雄安新区建设国际化科教新城和创新特区的思路和路径。2017年12月24日,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陈锐接受《人民周刊》独家采访,他表示,雄安作为区域性战略载体,是一个空间概念,但不局限于地理空间、经济空间、产业空间,它还包括未来的社会空间、创新空间,乃至制度空间。

他强调,尤其值得关注制度空间。“从雄安的发展来看,中央顶层设计,更多是希望从国家创新治理的长效机制和制度安排找到一个实体的样板间,怎样推动国家创新治理,它的长效机制如何体现,它的制度安排怎么谋划,在雄安应该率先破题。”

那么,从2017年4月1日宣布成立雄安新区至今,雄安,走过了怎样的2017年?千年大计,在雄安又将怎样破题?

国家创新治理样板间

雄安的创新,来自治理模式的创新,某种意义上讲,雄安是新的国家创新治理样板间。

“将全面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更好地解决外来创业、就业者的居住问题。既要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又不能留下炒作空间。”雄安新区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在房地产方面进行创新,实行租售并举。新区就业者将实行积分制,来新区工作的人都可以租房居住。对踏进雄安这块热土的创业者来说,有利于即期消费充分释放,生活质量也将明显提升。

在陈锐看来,雄安应该成为国家创新引领的示范区。他分析说,对雄安来讲,最大的不平衡是什么?科教资源的缺失,在京津冀这样的战略腹地,打破行政区划,实现多规合一,不是简单的修路搭桥、招商引资,如果这样就流于常态。从1984年设置首批沿海的开放城市,现在来看,从制度上来看,已经出现了不可逾越的短板。雄安如何实现新的突破,要立足打造科教新城。“科学应该和教育充分融合,技术和经济协调发展,在雄安要率先破题。”

早在雄安新区成立之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把创新驱动作为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引导创新要素向新区集聚。支持新区从创新载体、运行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努力打造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一个新的科教创新中心,作为第一资源的人才如何汇集?各高校、科研机构又会如何在雄安布局?新区成立8个月来,随着相关各项工作的推进,大家越来越开始期待。

高起点的人才储备

新区发展,人才先行。

2017年12月20日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对雄安新区的发展作出部署。会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保持合理的职业结构,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好雄安新区规划。

此前,河北省2018年面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定向招录选调生拉开帷幕,其中雄安新区三县共定向招录32人。

与此同时,据雄安发布消息,雄安决定在新区范围内实施“百名优秀创业新星”培养帮扶计划,进一步发掘新区广大劳动者创业才能,激励中小微企业经营者二次创业,培养和扶持新区创业新星,以创业带动就业。

“雄安新区最缺的不是投资,缺的是高端人才怎么汇聚到雄安,只有这样,才会为千年大计打下基础,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创新的第一动力。”陈锐告诉记者。

2017年11月,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正在开展的一项调查,关乎雄安人才的未来——运用在全国近千个科研院所,创新战略研究院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园区等地展开大规模社会调查,目标指向全国创新创业领域的先进分子,目的是了解他们去雄安创新创业的意愿,这份上万样本的调查,以精准数据更加接近雄安新区的人才面孔。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教育部也在统筹整合教育资源,加大高等院校的疏解力度。尽管具体的疏解、规划路线尚不明确,但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在雄安的布局已初见端倪。2017年5月11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一行就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与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进行了座谈。郝平表示,北京大学将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医疗、教育培训等方面积极与雄安新区对接;在专业部署上,将优质前沿学科向雄安新区倾斜。

陈锐表示,雄安新区建设需要人才的政策池,包括安家、居家、健康等方方面面的政策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对全球人才有吸引力,才能真正如习近平主席讲的从“引天下英雄而聚之”到“聚天下英雄而聚之”,通过自身的内生力量来吸引高端人才来创新创业。

雄安的新时代

雄安新区规划编制工作,前后有300多名全球一流专家参与,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并进入攻坚阶段:不建高楼大厦,不建水泥森林,不建玻璃幕墙……

据雄安发布报道,雄安新区共关停散乱污企业10661家。到2017年底,雄安新区乡(镇)及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区及白洋淀流域上游两侧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以上。

2017年10月1日,新区正式启动秋冬季合作造林工作。2017年,新区将在雄县、容城县的两个乡镇8个村建造万亩“千年秀林”。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秋冬造林所构建的是平原地区大面积的异龄复层混交近自然森林,这在我国尚属首例。新区会充分体现自然风貌,确保蓝绿空间占比70%以上。

“天空的雾霾远没有制度雾霾来得厉害,如何去除制度雾霾呢,这是需要用时间,超越部门利益来进行价值重组,打造京津冀的创新共同体”,陈锐表示,最大的共同体不是利益共同体,而是价值认知共同体。

雄安作为千年大计,要实现国家创新治理的样板间目标,怎样成为全球人创新的热土和乐土呢?需打造好中国的五谷——1.“中国创谷”,真正建好千年的基础设施:好的大学、好的科研院所,人才本底,后面才会来好的项目投资;2.“中国匠谷”:打造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中国企业家精神、中国工匠精神,在雄安要打造高技能人才的集散地;3.“中国医谷”:精准医疗智慧医疗,在雄安全面试点;4.“中国绿谷”:更多的从一种自省到自觉代自律上升到区域的协调治理,这个治理的格局取决于我们有新的制度安排和政绩观,体现绿色创新。5.“中国药谷”:提高国民的整体幸福感。

“雄安的理解,当我们看到光彩的大樓重大项目投入外,我们还要看到一些润物无声、见微知著,有时代的厚重感,有历史的辨识度,对公众形成长久亲和力的制度安排,这样的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陈锐说。

猜你喜欢
新区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开放缔造活力新区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雄安新区的期许
解读河北雄安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