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重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8-03-19 15:51刘丽伟胡钦文郭元锋
关键词:高等教育重庆一带一路

刘丽伟 胡钦文 郭元锋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重庆经济建设与改革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文章主要分析了这一重大战略对重庆高等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及巨大挑战,提出了重庆高等教育适应战略需求的对策,围绕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整体布局,统一规划”的建议,旨在对重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一带一路;重庆;高等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1-0018-03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内涵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1]。“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将会是一个世界级的大战略,它将横跨世界上最长、最具潜力的经济走廊,沿线大多是具有高度经济活力的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惠及人口超40 亿,经济总量几乎占全球的1/3。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2]。

二、“一带一路”下重庆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重庆是“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连接点,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在这一战略中具有战略支撑、中心枢纽作用,具有产业腹地的工业优势。同时,这一战略促进了重庆与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往来,为重庆对外发展提供了更大平台,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融入中东部的重要载体。总的来看,“一带一路”战略为重庆开发开放赋予了新的战略机遇和历史使命。

(一)重庆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

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庆市提出了“三大目标、五个原则、六项任务”,如何实现目标?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是关键。这一战略的实施为重庆高等教育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1.扩大人才需求总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才支撑。“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将打开重庆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发展迅猛,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另外,“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对人才需求旺盛。因此,未来重庆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对各类各层次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这为重庆高校发展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一带一路”战略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构想,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2015年在中国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中国将与沿线几十个国家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这意味着教育国际化办学步伐加快,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资源共享、人才输出与引进、境外教育市场占领等方面将有所突破,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一带一路”战略将为重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开放办学水平提升创造了难得的政策条件。

3.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就业创业机会不断增加。随着我们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深入开展,海外企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创新创业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这为重庆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总之,“一带一路”战略为重庆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积极思考,全面融入、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二)重庆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重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教育成果成绩凸显,中外合作办学取得新突破,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大进步,为重庆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重庆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语种人才、高层次应用型复合人才总量不足。“一带一路”所覆盖的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涉及官方语言达40余种,而目前重庆高校“一带一路”小语种覆盖面较小,在校人数也偏少,西南地区培养外语和涉外人才的主要基地四川外国语大学现教授的语种有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越南语、俄语等,还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战略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同时,高层次应用型复合人才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缺乏对沿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熟知且具有管理、金融、物流、装备制造、计算机、对外经济与贸易、交通运输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综合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沿线国家地区支柱产业对人才技术的深层次需求。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对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2.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一带一路”战略急需具有国际化意识的专业型和实践型的人才,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当前重庆市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对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成为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主要瓶颈。特别是在国际化人才进入4.0时代的背景下,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4.0需要具备开放化、数据化、智慧化、生态化的显著特点,如何培养出符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需求的国际化4.0人才是重庆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3.国际化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一带一路”战略需求,重庆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有待拓展,留学生规模有待扩大,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重庆现有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22个,2012年来渝留学生人数4033人,占全国比例仅为1.83%,2015年来渝留学生规模低于云南、广西等省市。高层次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较少,博士学历教育1个,硕士学历教育3个,本科16个,层次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与优化。

三、重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

高素质应用型急需人才

1.扩大急需人才培养总量。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关键的落脚点是实力。人才是加强外交实力与军事实力的重要保障。重庆作为“一带一路”的连接点,如何为对外交流与合作、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保障是高等教育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从国家、重庆市两个层面来讲,都急需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要转变观念,增强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要转变规划布局,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要培养大量工程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等专业人才,以及国际贸易人才和小语种人才。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重庆市高等教育要及时转变观念,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推动高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以战略需求为导向,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政府要为高校搭建平台,积极探索校际交流培养、联合培养、国际化培养模式,构建协调创新协调育人新机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合理规划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鼓励开设小语种、工程技术、物流管理等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课程。

3.深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重庆市主动对接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制造业集群,培育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的支撑点,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云计算等现代服务业,这些都对我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学科专业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重庆产业发展布局需要,鼓励高校深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利用已有学科优势,开设相应的专业。例如,2014年1月,西北大学成立了中亚学院,为中亚学生开设中亚文明史、国际贸易、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矿产资源勘探与开采、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汉语言专业等七个专业,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培养。

4.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与输出。推动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能够激发全社会的智慧才能和创造活力,是汇聚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紧抓“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重庆高等教育构建创新创业政策支撑体系,从人才培养方案、协同育人、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提高师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制定支持措施和保障,逐步完善配套措施,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构建创新创业载体平台,推进高校众创空间培育,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大学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创业就业,为重庆创新创业人才输出与学术文化交流提供更多支持。

(二)促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1.着力发展来渝留学教育。发展留学生教育是对外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方式。扩大来渝留学教育规模,调整留学生结构,切实促进与沿边国家的交流。首先,急需扩大留学生规模,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优化专业学科结构,做强做大特色学科专业,打造部分高校的留学生培训品牌,提升重庆市留学生教育国际知名度。其次,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培训机构开展汉语言、外语培训,增强来渝留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另外,不断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改善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留学生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建设,给予更多实践锻炼机会[3]。同时,为“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毕业后留在重庆创业就业提供优惠政策和制度保障,促进与沿线国家间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2.鼓励高校开展境外办学。重庆市教育管理部门可采取有力措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更多的具备条件高校“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举办分校、开设语言培训中心及其他教学点等,有选择地举办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且具有优势或特色的学科,不仅充分考虑国家地区的需求及发展特点,又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拓宽国际化合作领域开展境外办学活动。

3.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是培养高质量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保证。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加强专项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名大学、研究机构或一流企业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合作、进修培训,加强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入国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整合资源,发挥语言类高校优势,加强教师外语水平培训。开拓渠道,加大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国际化管理体制。

(三)践行智库职责,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1.鼓励高校成立研究机构,开展对沿线国家地区多方位多层次研究。高校智库是大学主办的各种研究院、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是一种学术性的智库研究机构[4]。高校智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积极独特的作用,如咨政建言、理论创新、公共外交、舆论引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要支持并鼓励具有条件的高校利用学科和学术资源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成立研究中心等开放性平台,打造高端智库,加强跨学科之间的协作,聚焦沿线国家地区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科学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重庆人才、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提供“通行证”。

2.推进校企合作,为相关行业提供高质量服务。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促成校企之间的融合,通过政策性支持、团队建设、创新模式等方式,鼓励具有条件的高校与相关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合作共办急需人才的专业,共建专业教学标准,提高人才针对性和实践能力,合作培养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联的工程技术、金融贸易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支持有条件院校与企业在海外办学,推进技术培训、文化普及教育,完善与发展学历教育和留学生教育。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企业共同合作制订培养外国人才的个性化方案,吸引沿线国家企事业单位各类人才来渝培训,使用我国的装备制造、流程、標准等,为中国制造、中国装备走向“一带一路”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重庆市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融入到国家的“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需要各级主管部门整体布局,统一规划,充分发挥战略引领作用。重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和重庆产业发展,要以需求为导向,摸清家底,要切实做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的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布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下重庆高等教育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重庆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蔡春丽.“一带一路”的重庆实作:精准扮演好角色[J].

今日重庆,2015,(1).

[2]“一带一路”新愿景[J].半月谈,2015,(7).

[3]瞿振元.“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教育新使命[N].光明日

报,2015-08-13.

[4]新浪智库.高校智库:一种特殊的存在[EB/OL].http://

www.sinoss.net/2015/0908/63303.html.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重庆一带一路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