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轶峰
(贵州大学 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在史学界“眼光向下”的学术旨趣影响下,中国移民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入,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创新等诸多方面的思考贯穿其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现存关于中国移民史的研究大致有三个取向。一是人口史脉络中的移民研究,即从人口史角度出发,研究移民的“来龙去脉”。其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移民的原因、移民的数量、移民的类型与路线、移民地域分布。以全国为研究对象的宏观性研究,以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何炳棣为代表[1,2]。以某一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的微观性研究,如李中清的云贵移民研究,其著作《中国西南边疆的社会经济(1250-1850)》,通过大量的人口统计,对西南边疆的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进行量化研究[3]。张国雄、张建民的两湖移民研究,张国雄主要对长江流域人口迁徙史做了全方位地探究,分析了这些移民的动因、类型与信息,并分析了移民对长江流域的影响。张建民则分析了明清时期秦巴山区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与移民的密切相关[4,5]。安介生的山西移民研究,安介生的移民史研究跨度非常大,论述了从先秦至清末上千年山西的移民。作者重点分析了七个重要时期的移民运动,以及这些移民运动与山西的影响关系[6]。范立君的东北移民研究,作者重点对1860年至1931年关内移民与东北社会变迁关系进行了全面研究,是国内第一部近代东北关内移民史的研究专著[7]。薛政超的湖南移民研究,作者通过唐宋时期湖南迁入与迁出移民以及汉族移民与少数民族移民等方面,叙述了湖南各类移民迁徙的变化、为什么要移民、移民的分布,由此分析唐宋湖南移民对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方面的影响[8]。林国平、邱季端的福建移民研究,林国平、邱季端主编的《福建移民史》,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福建移民史略”,全面论述了各时期福建移民的历史;下篇“移民与福建社会”,认为福建的民系、家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特质与移民密不可分[9]。路伟东的陕甘移民研究,主要分析了清代陕西与甘肃两省的人口问题,作者与众不同的是先对清代陕甘地区的人口管理制度进行了分析,然后,追溯这种人口管理制度是与清前中期的陕甘人口西迁有密切关系,最后,系统地分析清中后期的陕甘人口变化[10]。薛平拴的陕西移民研究,作者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陕西历代的人口规模、人口迁移及其地理分布[11]。刘正刚的四川移民研究,作者主要对闽粤的客家人在四川的活动进行了细致研究,尤其是客家人在四川的详细分布研究和闽粤移民台湾和四川的比较研究具有创新性[12]。这些研究指出了各地不同移民与社会经济发展路径,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与人口史、历史地理研究相结合。
二是区域社会史脉络中的移民研究,即从区域社会史的角度出发,研究移民与区域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其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移民的地区开发、移民的社会结构、移民社会的嬗变。最初的研究中,政治史范式代表了主流方向,主要以移民与地方及国家关系的探讨作为主线和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如施坚雅(William Skinner)有关中国集市理论和区域理论的研究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典范[13],其有关中国人口史的研究对学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即人口史研究必须对具体区域、具体村落、具体问题进行非常细致地研究,打破“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研究范式。郝若贝(Robert Hartwell)在其《750—1550年期间中国的人口、政治和社会变迁》一文中[14],对中国传统社会时期的人口状况作了宏观的论述和归纳,认为区域社会史研究要特别注意人口变化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傅衣凌也从宏观视角对中国传统社会时期的移民状况进行了论述和归纳,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移民在乡族社会中自治化和土著化的影响[15]。其开拓性的研究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立足于江西、山陕、东北、中原、苏浙、四川、两湖等众多区域,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各地域移民与地方社会、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细致探讨,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路径。从生态环境史的角度,分析了明清移民与地区开发的关系。如曹树基、赵冈、饶伟新、李晓方、陈瑞、张芳、刘白杨等对南方山区的研究[16-24],钞晓鸿、孟晋、佳宏伟、张力仁等对西北地区的研究[25-28],冯贤亮、章毅等对江浙的研究[29-30],马俊亚对淮北地区的研究[31];黄志繁从地方动乱的角度着手,探讨十二至十八世纪赣南地域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32];山田贤以“地域社会论”为视角,论证移民社会的整合过程[33]。还有学者从移民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的角度,探讨了移民的社会生活史。如郑锐达、梁洪生、梁勇、陈亚平、贺喜分别对江西、四川、广东做了精彩研究[34-38]。这类研究避免了静态化研究,从动态的视角审视移民自身的变化以及移民与国家、地方社会的互动。在研究方法上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注重地方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也重视国家制度、政策和地方精英,注重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去寻找历史发展的脉络。
三是族群关系脉络中的移民研究,从族群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移民与土著的关系以及移民在土著化进程中的变迁。其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于移民所带来各方面的改变及其对移入地已有社会形态、社会生活、文化习俗、政治制度的影响。这种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从族群关系的视角出发。如刘平、朴基水从土客的种群、文化、语言等矛盾出发[39-40],勾勒了土客械斗中的华南地方军事化问题。谢宏维则从移民的入籍问题及因此带来的土客学额之争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关系[41]。二是从移民土著化的视角出发。陈孔立较早注意到土客融合并非单线发展过程,可能存在双向或多向的发展模式[42]。近几年,学者多重视移民土著化的过程研究。如万明“屯堡移民社会”研究,通过探讨汪公入黔所反映的明代移民家族在屯堡社会的构建过程,以此揭示文化移植和文化认同在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的整合功能[43]。赵世瑜“洪洞大槐树移民”研究,他从区域社会史的本位出发,借鉴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来解释历史传说背后的“历史故事”,对一些“小历史”问题提出“大历史”的见解[44]。王东杰“移民会馆崇祀”研究,他以四川移民会馆的崇祀对象为中心,考察移民乡土认同的象征,发现“乡神”崇拜作为移民地域认同的象征既是被“建构”的,又可以被一套新的叙述所“解构”与“重构”[45]。科大卫(David Faure)和萧凤霞“华南地域社会”研究,科大卫把宗族的历史放在地方和国家的脉络中,去理解国家的法典条文与民间的礼仪习俗交织在一起,地方宗族的形成有赖于王朝推行的制度,王朝制度和统一意识形态依赖地方宗族才能生根发芽,两者的互动共同缔造了中国这个统一的国家[46]。萧凤霞关于小榄菊花会的研究,认为边缘村落演变为财富和文化的“超级中心”是同宗族的剧烈分化和重组相联系的[47]。梁勇的“麻城孝感乡”研究,他对“麻城孝感乡”移民传说的解读,说明麻城孝感乡祖源地传说表达了地域社会中不同族群对文化符号的建构、模仿、选择,及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嬗变的过程[48]。这类研究注重移民的特性与原生地文化的继承性,以及对当地社会文化的改造。
此外,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的著作《不被统治的艺术》[49],研究了东南亚的一个叫佐米亚(zomia)的族群,这个群体不是被动的移民,他们选择主动地逃避国家体制,逃避社会政治结构。也就是佐米亚自己选择了将自身长久地置于国家的触角之外,建立一种属于自己的山地区域社会历史结构[50]。尽管像佐米亚这种类型的移民并不是主流移民的生存状态,但詹姆斯·斯科特的研究意义在于提示我们,移民有多种选择,有抵抗,有逃亡,有主动甚至其他。对于中国移民史研究而言,学者既要富有人文关怀还要有文化的洞察力,因此,研究应有多维度的关照。
总之,经过中外众多学者的不懈努力,中国移民史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在拓宽了本研究领域的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但纵观已有的研究,尚存在以下有待加强之处:
第一,尽管区域性的实态研究已经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且研究成果丰富,但已有研究多集中于赣、粤、川、皖、陕等省,其他省份的相关研究则显得稀少,甚至完全没有。而通过对薄弱省份的移民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该地方社会变迁的全貌,而且也可充分认识地方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一步拓展中国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区域社会史学者多重视如何从地方的视角去重新理解传统中国。因此,在区域社会史研究中,“眼光向下”、“自下而上”的研究成为主流。中国之所以能在各区域社会表现独特性的同时,还能维持一个有别于其他国家,表现具有强烈的一致性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政权的统一。由此可知,在地方社会的建构中,国家力量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一些边缘省份地处王朝的边缘地区,但“国家”离他们并不遥远。这也提示我们,区域社会史研究应重视“地方内在于国家,国家内在于地方”。
第三,中国移民史研究有待进一步细化研究。移民有不同类型,从社会分层来说,有上、中、下阶层移民;从身份地位来说,有“流寓”、“客民”、“棚民”、“流民”等移民类型,由于学界对这些问题还缺乏深入研究,因此笼统地把不同类型的移民都归入“移民”这个概念中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深度。比如“客民”的研究,由于难以对“客民”进行界定,致使“客民”混用现象严重。“移民”、“流寓”、“客民”、“棚民”、“流民”等不同的称谓频繁地出现于历史文献之中,这些名词在不同的时空下经常混用,不论是现在,还是在明清两代,人们对客民的概念也是模糊不清,不少学者也陷入这种迷惑之中,“客民”混用的情况出现在相关论著中的现象也时常发生。
第四,随着中国移民史研究领域不断开阔、研究内容不断深入,多学科的相互借鉴,学者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在移民的“来龙去脉”,需要更多地关注有关移民的历史建构和历史叙述,关注移民鲜活的生命特征所蕴育的以及通过他们的悲欢离合加以演绎的社会价值。未来的中国移民史研究,我想三个侧重点不同的研究理路最终会走向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 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中国移民史(全六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2]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2000.
[3] 李中清.中国西南边疆的社会经济:1250~1850[M].林文勋,秦树才,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张国雄.长江人口发展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5] 张建民.明清长江流域山区资源开发与环境演变:以秦岭·大巴山区为中心[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 安介生.山西移民史[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4.
[7] 范立君.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 薛政超.唐宋湖南移民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9] 林国平,邱季端.福建移民史[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10] 路伟东.清代陕甘人口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11] 薛平拴.陕西历史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 刘正刚.闽粤客家人在四川[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13]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4] 郝若贝,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750-1550[J].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1982,42(2):365-442.
[15] 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3).
[16] 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与赣南山区的开发[J].中国农史,1985(4).
[17] 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与赣北山区的开发[J].中国农史,1986(2).
[18] 赵 冈.清代的垦殖政策与棚民活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3).
[19] 饶伟新.清代赣南客民的联宗谱及其意义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4).
[20] 李晓方.明清时期闽粤客家的倒迁与赣南生态环境的变迁述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5).
[21] 陈 瑞.清代中期徽州山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研究——以棚民营山活动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3(6).
[22] 张 芳.明清时期南方山区的垦殖及其影响[J].古今农业,1995(4).
[23] 张 芳.清代南方山区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农史,1998(2).
[24] 刘白杨.棚民的土地利用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明清江西为考察中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5] 钞晓鸿.清代至民国时期陕西南部的环境保护[J].中国农史,2002(2).
[26] 孟 晋.清代陕西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破坏[J].史学月刊,2002(10).
[27] 佳宏伟.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的成因探析[J].清史研究,2005(1).
[28] 张力仁.人类空间选择行为与环境关系个案研究——以清代陕南秦巴山地为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1).
[29] 冯贤亮.清代浙江湖州府的客民与地方社会[J].史林,2004(2).
[30] 章 毅.清代中前期浙南移民的国家化与本地化——以石仓祠庙为中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31] 马俊亚.伙伴还是害敌?——从人虎关系看淮北江南生态环境变迁[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32] 黄志繁.国家认同与土客冲突:明清时期赣南的族群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33] 山田贤.移民的秩序——清代四川地域社会史研究[M].曲建文,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4] 郑锐达.移民、户籍与宗族:清代至民国期间江西袁州府地区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9.
[35] 梁洪生.从“异民”到“怀远”———以“怀远文献”为重心考察雍正二年宁州移民要求入籍和土著罢考事件[J].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1).
[36] 梁 勇.移民、国家与地方权势——以清代巴县为例[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7] 陈亚平.清代巴县的乡保客长与地方秩序——以巴县档案史料为中心的考察[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8] 贺 喜.编户齐民与身份认同——明前期海南里甲制度的推行与地方社会之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6(6).
[39] 刘 平.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0] 朴基水.清中期广西的客民及土客械斗[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4).
[41] 谢宏维.棚民、土著与国家——以清中期江西省万载县土棚学额纷争案为例[J].中国史研究,2004(2).
[42] 陈孔立.有关移民与移民社会的理论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43] 万 明.明代徽州汪公入黔考——兼论贵州屯堡移民社会的建构[J].中国史研究,2005(1).
[44] 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J].历史研究,2006(1).
[45] 王东杰.“乡神”的建构与重构:方志所见清代四川地区移民会馆崇祀中的地域认同[J].历史研究,2008(2).
[46] 科大卫.皇帝与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M].卜永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47] 萧凤霞.传统的循环再生——小榄菊花会的文化、历史与政治经济[J].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1).
[48] 梁 勇.“麻城孝感乡”:一个祖源地记忆的历史解读[J].学术月刊,2009(3).
[49] 詹姆斯·斯科特.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2016.
[50] 杜树海.山民与国家之间——詹姆斯·C.斯科特的Zomia研究及其批评[J].世界民族,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