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技能培养模式构建探究

2018-03-19 18:21:36黄志欣董国峰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训室残疾人艺术设计

黄志欣,董国峰

(绥化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1994年8月23日,我国颁布实施了第一项关于残疾人教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专项法规,2017年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74号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于残疾人教育的高度重视。

1 实践教学技能培养在残疾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残疾人教育发展到今天,无论是什么样层次的残疾人教育,最终都是以培养残疾人的知识与能力为根本目标。特别是残疾人高等教育,更需要突出对残疾人的应用技术能力的有效培养,实现残疾人具备在社会上自我生存与发展的最终目标。作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残疾人的特殊教育,所学习的技术是否能用、够用、好用,核心就是真刀真枪地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提升技术标准,按照科学高效的目标不断探索出新的技术、新的标准。因此,如何构建应用型残疾人高等教育,有效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自然就是教学培养目标实现的核心课题。实践教学不仅是大学普通本科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要符合残疾人独有的生理特点需要。有效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对社会具有高适应度的听障类应用型人才。

以我校特殊教育听障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出发点,在分析、借鉴其他相关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听障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实际,围绕如何科学构建有效的、符合我校校情的培养模式这一中心,提出听障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发展方向等一些思考,以期为听障类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及听障类融合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2 实践教学技能培养模式必须要以符合听障类学生生理特点为基础

2.1 补偿缺陷与发展优势是特殊教育的根本

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在特殊教育中也是适用的,但特殊教育也有其独特的一面。它不仅像普通教育那样,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还特别强调进行补偿缺陷和发展优势的教育;特殊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更重视个别教育,更强调在教育中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1]。因此,构建适应听障学生特点、科学的、有效的实践教学技能培养模式,必须要建立在适应听障类学生生理特点的基础上,或者说在学习认知、掌握技术、就业等方面要扬长避短。

2.2 听障学生生理特点与专业设置

听障学生最根本的障碍是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不够顺畅,但是从生理缺陷补偿角度来看,听障学生的视觉感受与视觉分析能力相对较强,甚至个别学生为了适应环境,自学了读唇术(这一方面应当设立一门公共必修课或者融入到康复训练环节中)。因此,从艺术学科角度来看,以主观思想对客观感受表达为出发点的绘画、雕塑、版画以及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是最为适合听障类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作为二级学科的设计学下设的各个专业,如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对应的社会岗位基本是属于服务行业,这类行业岗位业务最普遍的特点是设计师需要与客户面对面进行详细的沟通,以期获得精准的设计思想及确定修改设计方案。

虽然现有的网络交互平台(如QQ、微信、淘宝等)能够为听障学生与客户之间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听障学生也能够实现快速的文字输入来表达对客户的设计期望、设计数据信息处理、设计意图表达等,但大多数听障学生,特别是先天完全性听障学生在语法逻辑的表达上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大多数听障类学生在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不足,他们所表达出来的语境、语言等逻辑关系,绝大多数都是建立在听障学生自己独立的、主观的层面上。这是一种难以融入社会主流客观环境的思维、语言逻辑状态,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客户轻易理解其目的,因此必然会造成设计思想方面的交流障碍,最终导致客户产生不耐烦的心理反应。这种现象的存在,也说明了相关行业不愿意接纳听障学生就业的根本原因。

3 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就业为导向,设置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

3.1 科学分析并明确听障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

以听障学生生理特点来说,听障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主导方向应明确以创业为主。以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为例,听障学生耗时一个月左右创作的镶嵌画售价达到了5-7万元,这些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对外公开展览、参加各类各级专业大赛、多渠道宣传等方式,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承接各类订单,学生学习创作的热情度极高。再以我校听障学生何欣为例,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该生对葫芦烙画就有较为浓厚的兴趣,申报了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该生两年以来创作的葫芦烙画,大大小小近500多个,除赠予他人作品之外,已经创收了2万余元。像这样的学生在毕业后可在旅游或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租赁前店后坊的门市、搭建网络销售平台进行创业,能够较好地独立生存。因此,在明确办学专业方向与专业课程后,应加强对学生未来就业、创业最有前景的地区进行论证与考察,安排专人负责建立切实可行的就业与创业示范基地。

3.2 以就业为导向,科学构建听障类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我校的听障环境设计专业主导方向是“环境装饰产品设计与制作”,因此,在专业核心课程的体系构建上,按照“够用、必需”的原则,突出可以主观创作设计制作类型课程的设置,如装裱工艺、纤维艺术、镶嵌画、皮革制品设计等,且该类课程课时基数一定要足够支撑对整个工艺流程的学习与掌握,在学时分配上以实践学时为主,以理论学时为辅。在低年级实行案例化教学:展厅中,高年级学生的作品或长期展示的历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是最为直观的案例化教学教材。在高年级实行项目化教学:通过自己建设管理的网络展示平台、专门对外部门面向社会开放的接洽业务、合作企业生产需求订单等方式,作为高年级课程教学中的实际项目课题,这些项目经教研室或专门的教学部门按照难易度、生产时间要求等进行分类,越高的年级项目的难度越大。教学要突出理论与实践并进互证以及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方式的运用;在理论教学内容上根据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目标,既要区别于学术型大学强调理论学术能力的培养,也要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单纯的技术方法学习,必须侧重加强学生在工艺材料选择与开发、工艺技术流程与优化、构成形式方法、工具设计与研发、设计思维等方面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3.3 结合新时代发展增设实践课程

为了支撑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环节上,一方面可增设淘宝、京东等网络店铺运营管理的实训体验课程,另一方面应增设文化素养考察、认知实习、创新创业教育等实践环节。

文化素养考察实践课程,是艺术类专业普遍开设的、极为重要的必修实践环节,且每年都要开设1次,每次在2-3周。考察地点比较广泛,多为重要的自然文化与人文文化景区,集中在中华传统文化名胜古迹等旅游地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可增设一些其他国家的文化素养考察内容。通过这一系列的考察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积累,毕竟“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虽然这些文化素养考察课程在短期内看不到直接效果,但是“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这些文化素养的积累,终究会在学生创作感悟中发挥出或多或少的作用,会极大提升学生未来的潜能[2]。

将创新创业项目纳入到导师工作室的管理体系内,作为提升学生应用技术创新能力的突破点(区别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点),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机制,增强创新创业项目开展过程的有序规划和日常化目标管理监督,提升项目成果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增加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可探索设立由合作企业冠名的创新创业基金。如大连理工大学的“斯嘉丽创新创业基金”,以此提高项目的孵化率。进一步加强“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思想的落实,主动加强与相关学会、协会、兄弟院校、展销会等方面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各类高水平的大赛、展览、展销会等平台,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与专业影响力,为学生创业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4 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

4.1 软件条件

在软件建设上,其中极为重要的就是相关实践类教材的建设。普通本科教育的相关实践教材所体现出来的内容对于听障类学生来说接受与消化是有难度的。听障学生的视觉理解能力较强,针对这一特点,开发设计适合听障类学生专业的实践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增强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障之一。

在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上,应突出课程实际产品的产出,将学生设计制作的产品推向社会与市场,以教学产出的成果能够被社会和市场所接受为基本标准。柔性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构建相对客观的教与学联动评价机制。在具体方法上,推行课程汇报展。一方面,在具有对外开放的展览厅进行展卖;另一方面,开发网络展卖平台,最后参考专业展览大赛平台,通过公开展览评价及销售业绩来综合评价教与学的质量。针对专业教学的特点可以考虑开发设计一个联动评价软件,这个软件是集合了教学评价管理等多维的评价终端,是智能互动的评价终端,是凸显客观情况的评价系统。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基于特殊教育教学中个别教育与因材施教的原则,听障类班级学生总数尽量要比普通教育班额精简,且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最佳的教与学关系是实行专业导师工作制或者学徒式教学机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比较密切,教师责任感较强,教师会主动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变化,教学会更有针对性,反过来会促进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4.2 硬件条件

再好的软件条件,在没有足够的硬件条件保障下,最终的实践教学效果都难以实现,因此,在教学条件保障上,也要考虑到“因特而特”。为了更直观理解硬件条件的作用,下面将按照模拟基本课程的教学流程,将硬件环境条件与教学组织管理进行逐步表象的表述:(1)传统教室向工作室转变。作为主要教学场所的教室,不能再简单理解为设有一个黑板和投影设备的教室,而是需要一个设计艺术氛围浓厚的“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应该是一个类似圆桌会议室效果,学生与老师围着一两个大约有2平方米且带有可调节工作灯的工作桌,工作桌上陈设着一些初级设计方案的模型和设计方案的图纸,师生在这里共同探讨研究设计方案的修改;在工作桌外围是根据学生数量配置的电脑台,在电脑台上有学生养殖的绿色植物或者个人的小相框;在工作室的一面墙壁中间位置,有一个多功能投影设备和电子白板,教师在这里对学生们进行设计理论的讲解,学生在这里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思路;在对面的墙壁上张贴着关于这个工作室的一些经典成果、工作制度、工程进度说明表等内容。可以说,这个工作室就像一个浓缩版的公司。在这样的工作室中,教师和学生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家和工作单位一样,有着强烈的归属感。(2)材料中心。在工作室把设计方案形成后,师生填写的材料领取单与实训室使用审批表获批后,师生先到材料中心,根据审批表批准的数量,领取相应的工艺材料、实训工作防护服等;将材料使用记录清单上交材料中心后,共同进入实训制作室开展相应的制作工艺流程。(3)实践与实训室。这些实训制作室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划分,有材料中心、木工加工工艺实训室、金属加工工艺实训室、三维模型打印实训室、皮革工艺实训室、陶艺工艺实训室、装裱工艺实训室、镶嵌画工艺实训室、产品摄影工作室等。(4)展览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产品加工,最终的成品,经过专业导师及任课教师初审合格后,将所有制作完成的产品,统一拿到可对外开放的多功能展厅内进行登记,随后在指定的区域进行展览布置。同时,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相关展览展销信息,这个信息是同步到教师及每个学生的手机和电脑相应的教学评价终端系统中的。在为时两周到三周的展览期间,每一件作品下都有供参观展览者评价的电子评价系统,同时,教师和学生的作品变产品,可按照一定的价格销售到市场。在这个环节的最后,任课教师及每个学生的评价、成绩已经形成,自动登记录入相应的教学评价系统,这个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评定奖学金的依据。

5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评价

学生在经过近3年的实践教学培养与素质的积累后,整个创作水平已经能够达到“出师”的标准,这个时候他们需要进入生产实习的实践环节。这个环节中最难以解决的就是缺乏可以实习的企业单位。最佳的方案应是在院校周边解决,虽然可能在较远的省份有这样的企业,但在实习指导及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因此,我们不妨假设,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由学校创办相关的附属企业,类似于各种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在日常管理上由专业所属的二级学院进行管理,财务方面由学校财务处统一进行管理,在财务收入分配方面要以社会上相关企业市场化运行为标准,包括学生在内,真正落实按劳分配原则。这个附属企业所创收的资金可用在各类教学设施条件的改进与完善以及奖学金的发放等方面,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在第4年的最后一个学期,他们需要独立设计与制作一个创新的、大型的、影响力较大的产品,这个就是他们的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在这个环节上,学生需要将3年以来所学习到的创新理论知识与所掌握到的技术技法,进行梳理综合,在导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最终以较高的水平完成。

虽然以上是以一个流水方式进行的假设性阐述描写,但其中所包含的一些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手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软件开发等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不仅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立体、全方位的课题,是需要更多的探索与实践才能够逐步实现的。但只要我们能够清晰看到听障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这个课题目标迟早能够得到实现。提高听障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有效提高听障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能增强听障学生在社会中的就业竞争力,为其实现社会人生价值与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特殊教育.[EB/OL].[2017-06-28].https://baike.baidu.com/item/特殊教育.

[2] 艾秀梅.艺术何以源于生活 如何高于生活: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角度的重新解读[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6(6):142-147.

猜你喜欢
实训室残疾人艺术设计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期)2018-04-04 01:48:44
关爱残疾人
我骄傲
环球时报(2016-07-12)2016-07-12 07:24:56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18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