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二红
(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4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推进,城市污水治理和雨水疏浚收纳问题日趋明显,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这对现代化城市基础建设的承载能力及可持续发展水平是严峻的考验。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太原市很多偏远的河流、井眼相继枯竭,城市水位降低,植被吸收水分困难,绿地率及绿化覆盖率难以维持,投入逐年加大。太原市地貌类型为盆地,城市中心区位于盆地中心,自然降水不能得到有效吸收,城市周边的降水又因为地表径流,可能会导致城市中心区水患。
海绵城市是一个宏观的城市发展理念。对于内陆城市而言,雨水径流产生的水资源污染、匮乏等问题日趋严重,海绵城市的运用既能缓解城市饮用水作为非饮用水使用的现阶段问题,又可为以后蓄养水源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个煤炭、重工业城市,雨污分流问题是影响太原市建设海绵城市的一大问题。近两年,太原市为了治理边山支流,改善湿地水环境,加设污水处理设施,铺设中水管道,以中水作为绿地用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从源头治理入手,启动了南沙河、北沙河、北涧河、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风峪河、北排洪沟综合治理景观绿化工程等数个边山支流改造项目,为海绵城市的建设开创了良好开端。从边山支流问题入手,大力推广“再生水”的处理及利用,减少可饮用水的消耗,最大程度减少地表水资源浪费,从而促进城市循环节水,使城市发展更加绿色、生态、环保。
太原市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力争在2020年成为现代化宜居名城。而海绵城市的建设最终要体现在宜居的、完善的绿色生态系统,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水污染和内涝问题。
由于太原市为北方少雨城市,城市基础建设,如,排洪、泄洪设施等不完善;在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忽视排水设施,导致地下管道不能满足城市道路、广场等硬化区域排水需求,以至于排洪不及时,给人们的生活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将边山支流改造与城市绿地景观改造相结合,建立科学的水循环系统,提高城市绿地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作用,既可解决景观用水等水资源短缺问题,又能改善城市中心区积水问题。
在公园内构建低影响开发系统,使公园不仅能供周边市民游憩,也能服务于周边雨水的收纳与净化,达到促进分解“污水污染物”的目的。如,通过水鸢尾、芦苇等湿地植物来吸收、净化污染物。
城市道路的雨水径流量大,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建设水循环体系,加强水循环利用,可避免土壤板结、硬化,改善雨后积水的问题。
在新建及改建公园绿地时注重雨水花园的建设,通过绿地集水系统汇聚吸收雨水,通过增加绿地、人工湖、水池等景观,进一步提高城市区域性雨水净化能力。公园硬质铺装应尽量使用透水砖,形成水网系统收集雨水,并注重可持续性。将经过植物、土壤净化的雨水,补给到景观用水、公厕用水中。
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也是很好的雨水收集利用体系,二者可相互结合,通过对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增加绿量的效果。另外,通过屋顶及垂直绿化收集的雨水污染程度相对于地面收集的雨水污染程度轻,利用较简单的收集净化设施就可以收集、存储。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以城市景观绿地系统为主要载体,依托生态湿地、城市道路、雨水花园等多项基础设施,对现有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以此推动太原市城市园林的发展,构建生态、绿色、环保的城市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