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美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茶桑站323000)
机采茶树叶片嫩绿,营养丰富,伤口较多,对病虫害抗性较弱,易受病虫感染和侵害,病虫害发生危害相对严重。对于名优茶机采茶园而言,开展有效、绿色的防控技术措施十分必要。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防治及精准用药等技术,是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综合防治效果、使机采茶叶安全质量水平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和提高农产品综合效益的有力保障。
以选择抗病品种为前提,加强肥培管理、培育强健树势、提高树体抗逆性等农业措施为基础,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合理保护天敌栖息环境及采用适当的物理措施为手段,药剂防控为补充;及时跟踪观测害虫虫口密度、病情指数的变化,积极开展病虫发生趋势预测预报,正确确定防治适期和防治阈值;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重视用药时间、喷施方法和有效浓度;注意药剂的合理混用和交替使用,发挥药物最大的防治效能;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和用量,避免和减少农药残留和污染,确保茶产品安全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3.1.1 假眼小绿叶蝉发生规律
危害茶树的叶蝉种类较多,假眼小绿叶蝉为茶园中叶蝉类害虫代表,发生量大,危害广。在长江流域年发生9~11代。以成虫在茶园内杂草、绿肥及茶树叶片背越冬。3月中下旬越冬代开始活动繁殖,4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孵化高峰,以后每半月至一月发生1代,直至11月停止繁殖。由于发生代数多,三代以后世代重叠现象明显。
3.1.2 假眼小绿叶蝉生活习性
假眼小绿叶蝉若虫和成虫均有趋嫩性,多集中于新梢叶片背面吸食危害;善爬喜跳畏光[1],以早晚危害为主,中午烈日下活动向茶丛内或杂草中转移,活动暂时减弱。受假眼小绿叶蝉危害的幼芽嫩叶表现为焦边、焦叶,严重时簇生,新梢卷曲生长减缓,对茶叶的产量品质影响明显。
3.1.3 假眼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措施
一是农业防控。及时分批多次采摘新抽发茶芽,剪去带卵和若虫芽梢。假眼小绿叶蝉卵多散产于绿色嫩茎皮层内,低龄若虫喜在嫩梢上活动吸食,及时分批采摘,不仅可以带走大量的虫卵和低龄若虫,降低虫口密度,还可恶化其取食环境,从而控制其发生危害程度。
二是生物防控。于茶园四周种植防护林,茶园内适当生草;在保护天敌栖息环境的基础上,尽量选择生物农药剂防治,保护瓢虫和螳螂等天敌,提高天敌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自然控制能力。
三是物理防控。采用黄色或浅黄色粘虫板诱捕,具有一定的捕杀效果。粘虫板悬挂高度以离茶蓬面15~25cm为宜[2],用量为20~25m2/片。在粘虫板上悬挂性诱剂诱芯,捕杀效果可得到进一步提高。性诱剂在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开始使用,至11月结束,每2~3个月更换一次[2]。
四是药物辅助防治。在假眼小绿叶蝉孵化高峰期,每百叶虫口达到12头的防治阈值时,采用15%茚虫威悬浮剂2000~2500倍液、22%阿立卡悬浮剂4500倍液或10%除尽乳剂1500倍液防治。喷药时间宜选择早晚间害虫集中取食时,同时药剂喷施着重以新梢嫩叶为主。药物安全间隔期为7~10d。
3.2.1 茶尺蠖发生规律
茶尺蠖一般年发生6~7代,在浙北茶区成虫一般3月初开始出土羽化,4月上中旬发生第一代幼虫,危害春茶;第二代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发生,第三代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危害夏茶;以后约每月发生一代,危害秋茶。全年以第四代发生量大,危害最重。
3.2.2 茶尺蠖生活习性
茶尺蠖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和趋糖醋性。虫卵集中产于茶树枝杈间与枝干缝隙处,每雌成虫产卵约100~300粒。初孵幼虫性活泼,善吐丝,有趋光性、趋嫩性,大多聚集在茶树上部嫩叶上取食,有类似“发生中心”的集中危害现象。3龄后畏光,受惊后吐丝下垂;4龄后进入暴食期,虫体生长迅速;老熟幼虫进入表土化蛹。茶尺蠖一生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为完全变态发育昆虫。
3.2.3 茶尺蠖绿色防控措施
一是农业措施。结合伏耕和秋冬深耕施肥,将土中蛹体暴露于地表,通过天敌与恶劣的环境条件杀灭其虫蛹。
二是物理措施,灯光诱杀。利用成虫趋光习性,于茶尺蠖成虫发生期,在茶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以减少下一代的发生量。
三是生物制剂防治。尽量减少茶园喷药次数和使用量,保护田间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充分利用天敌的控制作用。在茶尺蠖幼虫1~2龄时,喷施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10亿~50亿/667m2。
四是化学辅助防治。茶尺蠖防治阈值为每米茶行10头以上,防治适期为2~3龄期。防治可选用植物源0.6%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联苯菊酯或功夫菊酯乳剂3000倍液。药剂安全间隔期均为7d。
3.3.1 茶丽纹象甲发生规律
茶丽纹象甲在全国茶区均有分布,以浙江、安徽、江苏等省发生较为严重。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茶丛树冠下表土越冬;成虫善爬行,不善飞行,有假死习性。雌雄成虫交尾多在黄昏至晚间进行,雌虫交尾后陆续进入土中产卵。
3.3.2 茶丽纹象甲生活习性
茶丽纹象甲成虫咬食茶树新梢嫩叶,集中危害现象明显;受害叶片自叶缘被咬食,呈许多不规则状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1],对夏秋茶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幼虫在地下取食茶树须根及腐殖质,受害严重时,影响茶树生长和产量。
3.3.3 茶丽纹象甲绿色防控措施
一是农业措施。在7~8月份进行茶园耕锄、秋末施肥可影响茶丽纹象甲的入土及此后幼虫的成活,杀灭率可达50%左右,对减少茶丽纹象甲越冬虫口基数,降低来年害虫危害程度,具有良好的作用。
二是物理措施。利用象甲成虫的假死习性,在茶丛下放置尼龙网袋,摇动树枝,将落入网袋的象甲虫人工消灭。
三是生物制剂防治。在成虫孵化高峰时,选用白僵菌孢子液100亿孢子/667m2防治。
四是药剂辅助防治。在虫口超过防治阈值10000头/667m2时,可选用联苯菊酯2000倍液,对害虫“发生中心”集中喷洒。此方法作为辅助防治措施,安全间隔期为7d。
茶炭疽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尤其是在江南、西南地区发生危害较重;安吉白茶、黄茶、龙井43﹟等品种对茶炭疽病抗性弱,发病严重时可引起茶树大量落叶和枯枝,影响次年春茶产量。
4.1.1 茶炭疽病发病症状
经多年生产观察发现,茶炭疽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类,急性型主要危害新梢嫩叶;慢性型在症状充分展现时,叶片已基本生长完整。发病先从叶缘或叶尖部开始,叶片上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斑点,以后沿叶脉扩展为焦黄色,后变灰白色;后期病斑正面散生许多黑色、细小的突起粒点。慢性型茶炭疽病发病叶片病健交界部晕圈明显;急性型因发病后嫩叶刚出现水渍状斑点不久就很快干枯萎缩,病健交界部晕圈不明显。
4.1.2 茶炭疽病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叶组织中越冬,次年5月气温上升后,在田间处于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扩散传播。孢子落在嫩叶背面或伤口处,从伤口和茸毛进入叶组织,夏季气温高时形成大面积发病,有发病中心。全年以5~6月份夏剪以后及8~10月份台风雨过后危害较重。树势衰弱、管理粗放、采剪过度、遭受冻害、虫害较重、氮肥施用过多茶园易发生病害;叶片组织薄软、茶多酚含量低的品种抗病力较弱。
4.1.3 茶炭疽病绿色防控措施
一是农业措施。剪去茶行两侧部分水平枝和下垂枝[3],适当增加茶行间操作道宽度,促进茶行间通风透光,降低茶园田间湿度;加强开沟排水,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根系缺氧窒息死亡;增施有机肥,适施钾肥,促进新梢机械组织发育,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叶,防止病菌传播。
二是药物防控。药剂防治适期宜选择在机剪机采后或台风雨过后,新梢叶片形成大量伤口时,采用药物保护性预防,防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药剂可选用:50%扑海因乳剂1000~2000倍液;45%咪鲜胺乳剂1500倍液;40%炭息可湿粉500~600倍液。安全间隔期为10~15d。
茶饼病是一种普遍发生和危害茶园的病害之一,在我国南部茶区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病菌主要危害茶树嫩叶和新梢[4],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带有病叶制成的成品茶滋味苦涩,茶叶品质明显下降[4]。
4.2.1 茶饼病发病症状
初期感染病害叶片呈淡绿、淡黄或略带红色的透明小圆点;以后逐渐扩展成圆形病斑,色泽加深至淡黄褐色或暗红色;病斑正面凹陷,背面突起,形成疱斑;后期病斑突起部分萎缩成淡褐色枯斑,边缘一圈灰白色,形似饼状。
4.2.2 茶饼病发病规律
茶饼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4],在平均气温在15~20℃、相对湿度在85%以上、连续阴雨、缺少光照的条件下易于发病。山间谷地、光照不足茶园发生较重,管理粗放、偏施氮肥、不适时修剪的茶园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机采茶园分别以4~5月和9~10月为发病第一、第二高峰期。
4.2.3 茶饼病防控措施
一是农业措施。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增加茶园通透性;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逆性;及时剪除病枝病叶,集中处理,减少田间病原菌。
二是药物控制。用药适期宜选择在夏秋季芽长1~2cm时及新梢叶片出现大量伤口时,采用药物保护性防治,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防治药剂有:10%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5d;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 000~3 500倍液,安全间隔期10~1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