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8-03-19 12:15蒋留芳
蚕桑茶叶通讯 2018年4期
关键词:桑园桑树乳油

蒋留芳

(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农业服务中心226534)

桑树在生长过程中常遭受各种害虫和病原菌寄生为害,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异常、化学农药过量使用使病虫害产生耐药性等多种原因,病虫害发生普遍较重。

1 桑尺蠖

1.1 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

桑尺蠖俗称“造桥虫”,幼虫淡绿色,逐渐变褐色,与桑枝皮相似,各节后缘稍隆起,第l及第5腹节背面近后缘处各有一长形突起,背面散布黑色小点。气门9对,周围黑色,中央赤黄,第6~9腹节各生腹足一对。成虫有忌光性,白天潜伏在裂缝及树干的孔洞中,夜间出来活动,有假死性。幼虫于早春取食桑芽常把内部吃空,仅留苞叶,春季幼虫蛀食新芽,幼虫咬食叶片成缺刻,严重的仅留叶脉,造成树势衰弱,桑叶大幅度减产。

1.2 防治技术

一是束草诱杀越冬幼虫,春暖前2月上、中旬解下束草烧毁;二是人工捕捉,早春经常巡视桑园,捕捉食芽幼虫;三是开展化学防治,在春芽萌发前半个月,桑树冬芽开始转青但尚未脱苞及伐条时或夏伐以后,喷洒40%丙·辛乳油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喷雾防治。

2 桑螟

2.1 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

桑螟俗称“卷叶虫”,幼虫头浅赭色,胸腹部浅绿色,背线深绿色,胸部各节有黑色毛片,毛片上生刚毛1~2根。夏秋季幼虫吐丝缀叶成卷叶或叠叶,幼虫隐藏其中咀食叶肉,残留叶脉和上表皮,形成透明的灰褐色薄膜,后破裂成孔,称“开天窗”。其排泄物污染叶片,影响桑叶质量。9~10月因该虫为害致桑叶枯黄,影响秋季饲蚕或引发蚕病。

2.2 防治技术

一是人工捏杀幼虫,夏秋季蚕期中见卷叶叠叶中的幼虫,及时捏杀或摘去虫叶,集中处理;二是在幼虫2龄末期尚未卷叶前喷洒40%丙·辛乳油1500倍液、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3500倍液或60%敌畏·马乳油1000倍液,同时在成虫羽化期,安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3 桑红蜘蛛

3.1 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

成螨体小肉眼不易见,刺吸式口器,足4对。无头、胸、腹之分。主要以成螨、幼螨、若螨在叶背沿叶脉两侧,以刺吸口器吸吮汁液,被害处出现许多半透明变色白斑,重者各叶脉两侧白斑密布,相连成串。白斑渐变黄至黄褐色,严重时桑叶红褐焦枯,远看如火烧,影响养蚕。从春到秋均有为害,尤以夏秋季高温干旱时最易为害成灾。

3.2 防治技术

一是清洁桑园,冬季将枯叶、落叶、杂草清出桑园,集中处理,消灭潜藏越冬的成虫;二是用73%炔螨特乳油2000倍桑叶背面喷雾。

4 桑白蚧

4.1 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

初孵若虫淡黄褐色,扁椭圆形、体长0.3mm左右,可见触角、复眼和足,能爬行,腹末端具尾毛两根,体表有绵毛状物遮盖。脱皮之后眼、触角、足、尾毛均退化或消失,开始分泌蜡质介壳。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吸食养分,严重时灰白色的介壳密集重叠,使枝条表面凹凸不平,树势衰弱,枯枝增多,甚至全株死亡。

4.2 防治技术

一是改善桑园栽培条件,合理密植,加强修剪整枝,疏通水系,排水降湿;二是用清洁球蘸5%的洗衣粉液抹杀桑白蚧,同时结合剪梢,剪除被害严重的枝条;三是在初孵若虫分散爬行期用80%敌敌畏12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

5 桑象虫

5.1 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

末龄幼虫圆筒形,无足,柔软粗肥,初乳白色,老熟后浅黄色,头咖啡色。初孵幼虫钻入表皮下蛀食形成层,致受害处破裂。成虫在春季啃食冬芽、嫩蕊或嫩叶,影响发芽率。夏伐后,啃食截口以下的定芽和新梢,严重时把桑芽吃光,使其不能萌发抽枝;成虫在枝条基部蛀孔产卵,致枝条枯死或折断。

5.2 防治技术

一是冬季彻底修除枯枝、枯桩,及时烧毁;二是合理剪伐,桑树夏伐时全部采用齐拳剪伐,不留半截枝;三是人工捕捉成虫;四是春季桑芽萌发以及桑树夏伐后立即喷洒40%丙·辛粉剂15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250倍液。

6 桑蓟马

6.1 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

成虫纺锤形,淡黄色,复眼1对,红褐色单眼3个,红色翅2对,细而狭长,边缘密生缨状缘毛。卵椭圆形,白色透明,孵化前出现两个红色眼点。若虫体形与成虫相似,比成虫略小无翅。以成虫及若虫锉破叶背叶肉组织,吮吸汁液,造成叶片呈现无数小凹点,被害叶失水而提早硬化,叶质降低,不能饲养。高温干旱季节危害更加严重。

6.2 防治技术

一是冬季清理桑园,收集落叶、杂草和枯枝,集中处理消灭潜藏的越冬成虫; 二是根据虫口密度和为害程度,在若虫孵化盛期用40%乐果1000倍液或80%敌敌畏2000倍液稀释喷雾。

7 黄星天牛

7.1 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

末龄幼虫体长22~32mm,圆筒形,头部黄褐色,胸腹部黄白色,第一胸节背面具褐色长方形硬皮板,花纹似“凸”字,前方两侧具褐色三角形纹。成虫体长15~23mm,体黑褐色,密生黄白色或灰绿色短绒毛,体上生黄色点纹。头顶有1条黄色纵带,触角较长,雄为体长2.5倍,雌为2倍。前胸两侧中央各生一个小刺突,左右两侧各具一条纵向黄纹与复眼后的黄斑点相连,鞘翅上生黄斑点十几个。成虫为害桑嫩枝、叶片;幼虫蛀食枝干皮层造成皮层干枯破裂及桑枝干枯,桑株被蛀通而枯死。

7.2 防治技术

一是结合修剪除掉虫枝,集中处理;二是成虫发生期及时捕杀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三是喷洒40%乐果乳油500倍液,喷至药液沿树干微微下流。

8 桑毛虫

8.1 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

幼虫体长26mm,黄色,有一条红色背线,头部黑褐色。各节体上有很多红、黑色毛疣,上生黑色及黄褐色长毛和松枝状白毛。在腹部6、7两节背面中央有一圆形突出黄色孔。成虫体长12~18mm,前后翅白色。雌蛾尾部有黄毛,前翅后缘有一茶褐色斑;雄蛾腹面从第三腹节起有黄毛,前翅有2个茶褐色斑。后翅均无纹,缘毛很长。幼虫老熟后,一般在叶背、树干裂隙处近主干地面结茧化蛹。初结的茧疏松,随气温下降,不断吐丝加厚,并把体毛脱下加在茧上。初孵幼虫群集在桑叶背面取食叶肉,叶面呈现成块透明斑。越冬幼虫剥食桑枝冬芽,常整株吃光,影响春蚕饲养。其毒毛接触蚕体,引起桑毛虫螯伤症。

8.2 防治技术

一是人工摘除“窝头毛虫”,即在低龄幼虫集中一叶为害期时,摘除2~3次,有明显的降低为害效果;二是药剂防治:打好“关门虫”,中、晚秋蚕结束,及时用20%氰戊菊酯6000倍液喷洒桑园,白条治虫用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

9 斜纹夜蛾

9.1 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

老熟幼虫体长35~47mm,头部黑褐色,胸、腹部颜色变化较大,虫口密度大时黑褐色;虫口密度小时多为土黄色或绿色。背线及亚背线灰黄色,在亚背线上每节都有1对黑褐色半月形斑纹,腹部l、7、8节黑斑最大。气门黑色。腹足暗褐色,刚毛极短。其食性杂,是一种暴食性害虫,暴发时能将整片桑园全部吃光,严重影响产叶量。它的排泄物污染桑叶,使叶质下降,容易引发蚕病。

9.2 防治技术

一是人工捕捉,夏秋季经常巡视桑园,摘除卵块及幼虫群集叶片和捕捉幼虫;二是冬翻冻土,杀灭在土壤中越冬的蛹;三是在3龄前用24%虫螨腈2500倍液喷雾。

10 桑树疫病

10.1 发病症状

桑树疫病又称桑细菌性黑枯病,俗称烂头病。

黑枯型:病菌从气孔侵入叶片时,叶片上呈现点状褐斑;病菌从叶柄、叶脉等伤口侵入维管束时,叶片上呈现不规则的多角形褐斑,常连成一片,叶片变黄脱落;病菌从嫩梢侵入时,嫩梢和嫩叶变黑腐烂;病菌侵入枝条表皮,木栓层组织枝条表面出现稍隆起、粗细不等的黑褐色纵列点状条斑。

缩叶型:叶片感病初期出现近圆形褐色斑点,周围稍退绿,病斑后期穿孔,叶缘变褐,叶片腐烂;叶脉受害时变褐,叶片向背面卷曲呈缩叶状,易脱落;新梢受害时出现黑色龟裂状梭形大病斑,顶芽变黑枯萎,下部腋芽秋发成新梢。

10.2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在枝条、冬芽及土中越冬,翌年春暖后增殖,使芽叶发病成为初次侵染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病斑部溢出菌脓,通过风雨及枝叶接触等不断引起再侵染。多风雨的气象因子有利于病原菌的传播、侵入和蔓延。地势低洼的桑园易发病。

10.3 防治技术

一是经常巡视桑园,发现病芽、病枝、病叶及时摘除并带离桑园集中销毁;二是发生桑疫病的桑园,在摘除病枝、病叶后,用桑保Ⅰ、Ⅱ号500倍液每隔一周交替喷雾防治,连续喷4~5次,以傍晚用药为好;三是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增加桑树抗逆性;四是加强桑园水系管理,做到沟渠相通,能灌能排。

11 芽枯病

11.1 发病症状

冬末春初在桑树发芽前发病率高、危害重。发病后,桑条冬芽的周围变色并下陷,病部逐渐扩大,其表面密生橙红色的肉质小粒。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会包绕枝条,隔断树液流动,使病斑以上的枝条干枯。防治不当影响春叶产量和春蚕生产。

11.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枝条内越冬。翌年2月开始形成分生孢子座,3~4月间突破外皮露在外面,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5月下旬产生子囊壳,子囊孢子成熟后在8~10月释放出来,从桑枝腋芽附近伤口侵入,以菌丝状态越冬。秋季采叶过度、偏施氮肥的幼树易发病,地势低、密度大、土质粘、桑树受冻、虫害发生多的桑园发病重。

11.3 防治技术

一是合理采叶,采叶要留柄,避免伤口,晚秋结束留叶4~6片;二是加强桑园管理,春季注意检查病枝、病芽,及时剪除烧掉,增施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施用桑树专用肥,增强树势;三是冬季桑树休眠后或早春发芽前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进行枝干消毒。

12 桑园综合防治措施

12.1 农业防治

推广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去除病株、病枝、病叶,夏伐时齐拳剪伐,坚持冬季整枝修拳;进行冬翻、夏耕和中耕除草,控制不合理夹种;桑园科学覆草,人工捕捉害虫等。

12.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必备手段,但过于依赖农药,大量、多次重复使用,势必造成生态失衡,防效下降。提倡简化防治、规范用药;抓住防治适期,防控主要病虫害;选择对口农药,实行一药多治和混配兼治,科学规范化学防治技术。

春季白条治虫,于3月20日~4月5日进行,用40%丙·辛(保桑灵)乳油1500倍液喷雾萌芽的桑枝条,防治早春食芽害虫。夏季狠抓白拳治虫,夏伐后2天内用40%丙·辛(保桑灵)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以桑象虫为主的桑田害虫。秋季狠抓“治上控主”,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用90%灭多威(桑宝)可湿性粉剂3500倍液、40%乐果(竹蚕乐)乳油1000倍液、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交替防治,杀灭第二、三代桑螟、桑尺蠖、桑毛虫、桑蓟马等害虫。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后期划片治虫。秋末狠抓“关门虫”防治,即中、晚秋蚕结束后,及时打药“封园”,消灭越冬害虫。

猜你喜欢
桑园桑树乳油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马桑树儿搭灯台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奶奶家的桑树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