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振辉
(广东省紫金县临江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广东 紫金 517475)
猪轮状病毒性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均是由病毒导致的以腹泻为主症的疾病。
轮状病毒在猪群及其他大部分哺乳动物中广泛存在。这种病毒种类很多。猪群常感染的轮状病毒属于A型,但也会感染B型、C型和E型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无处不在,存在于绝大多数猪群(并非所有猪群),感染此病毒的猪群,其成年种猪群几乎100%抗体阳性。该病毒的另一个流行病学特点是其在猪体外会持续性存在,该病毒对环境及多种消毒剂的抵抗性较强。母源抗体会维持3~6周,之后猪群会对该病毒易感,但感染病毒不一定会导致发病。据估计,当轮状病毒感染时,只有10%~15%的猪会发生腹泻。轮状病毒在环境中持续存在会导致广泛性感染。因此,存在持续性感染的风险。
临床症状。在猪群中,>7~10日龄的仔猪会发病,年幼的仔猪发生水样腹泻。随着日龄的增长,该病的影响会逐步降低。然而,若存在致病性大肠杆菌,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并导致高死亡率。绒毛萎缩是该病的不变特征,并导致脱水与吸收不良。腹泻通常会持续3~4 d。猪看似空腹,眼睛凹陷,肛门周围的皮肤潮湿。部分猪会出现呕吐。虽然在断奶后前7~10 d的急性大肠杆菌腹泻中常可检测到轮状病毒,但轮状病毒对断奶后仔猪而言危害并不严重。
诊断要点。当10~40日龄的仔猪出现腹泻问题时,必须考虑轮状病毒感染(可能是主要或次要病因)。需通过电子显微镜检查与ELISA试验等方法进行实验室诊断。将石蕊试纸浸泡在腹泻物中,进行石蕊检测。若是大肠杆菌感染,石蕊试纸变蓝色;若是病毒感染,则显红色。
管控方案。轮状病毒感染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注射、口服或饮水给药等方式对仔猪进行抗生素治疗,以控制大肠杆菌等继发感染。可使用安普霉素、阿莫西林、新霉素、新霉素B和恩诺沙星等。用葡萄糖/甘氨酸电解质来预防脱水。确保躺卧区干燥、温暖、舒适。通过采取全进全出制度与有效的消毒措施来降低环境中病毒水平。在母猪转入产房前,应保持2~4 d的空栏期。使用过氧化物类或氯化物消毒剂进行产房的消毒。控制感染猪与未感染猪之间的病毒传播。在处理完病猪后,应进行雨鞋足浴,更换干净的衣物,清洗双手。实施控制大肠杆菌感染的措施。如果哺乳仔猪存在轮状病毒持续性感染,那么可收集湿锯末中的腹泻粪便或将粪便混合在水中,给妊娠母猪进行返饲。通过饮水系统或料槽给母猪返饲病料,每周2~3次。在母猪分娩前3周和4周执行该措施。特别应关注对后备母猪与头胎母猪的返饲。确保在隔离驯化期的后备母猪能有机会接触到产房的腹泻物及本场保育仔猪的粪便。有些国家可用弱毒活疫苗。对断奶仔猪实行全进全出管理,并对栋舍进行清洁、消毒。特别要关注环境应激、温度波动。
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状病毒所引起的,这点与传染性肠胃炎(TGE)相似。该病毒能够损伤肠道绒毛,减少肠道吸收表面积,导致液体流失、脱水。当病毒进入易感猪群后,疾病暴发后2~3周后猪群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初乳中的免疫力将会保护仔猪。该病毒在小的种猪群会自然消失,但在育肥猪场常会持续性感染,因为反复地引进易感猪,随后重复性感染。
临床症状。①急性型:当该病毒首次进入易感猪群时,会导致急性发病。此时,几乎100%的母猪会被感染,表现为轻微的至水样腹泻。常有两种临床表现:Ⅰ型PEDV只感染生长期的猪,而Ⅱ型PEDV可感染包括哺乳仔猪、成年母猪在内的所有年龄段的猪。该病的潜伏期大约2 d,而持续期为7~14 d。该病对哺乳仔猪的影响可能比较轻微,但在亚洲,该病表现得很严重,死亡率高达40%。仔猪可能会呕吐。②慢性型:对于大的种猪群,特别是集约化规模饲养时,在首次发病时,并非所有母猪都会感染,该病有可能会复发。这仅发生在没有获得母源抗体的仔猪上,属于零星发病。
诊断要点。根据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但无法与TGE鉴别诊断。如果生长/育肥猪场的断奶猪和大日龄猪发生急性腹泻,而哺乳仔猪未表现腹泻症状,提示为Ⅰ型PEDV。Ⅱ型PEDV会感染仔猪。可利用电子显微镜鉴别腹泻样品中的病毒颗粒,但此方法并不能将PED与TGE区分开。血液检测可判断PEDV抗体滴度是否升高。也可以利用ELISA检测腹泻物或肠道内容物样品。当检查小肠时,请测定小肠内容物的酸碱度。如果是PEDV感染,小肠道内容物应呈酸性。
管控方案。该病为病毒性感染,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但细菌的继发感染通常会使临床表现更严重。可利用广谱抗生素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如新霉素、新霉素B、安普霉素、甲氧苄氨嘧啶。若PEDV首次进入猪群,确保所有的种猪群在疾病发生初期即全部感染,从而更早地产生抗体是非常重要的。可通过饮水使母猪群每隔2 d接触1次腹泻物,共3次,使其全部感染。将腹泻物或污染的病料放置在水桶内混合,将其作为感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