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2018-03-18 21:16:28赵成元
四川蚕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桑果蚕茧养蚕

赵成元

(南部县蚕桑局,四川 南部 637300)

南部县是国家“东桑西移”工程试点县、国家农业标准化蚕桑示范县、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蚕桑基地县,2017年全县在发种、产茧、蚕茧质量、蚕农售茧收入上都超过历史。但进一步做大做强南部蚕桑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继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积极作为。

1 厘清南部蚕桑产业优势,增强发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1.1 产业前景好

蚕茧市场前景看好,价格稳中有升,是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的良好机遇。据业内专家预测,在未来三年内,茧丝行情都将稳定在生丝37~50万元/t,干茧11~13万元/t,鲜茧38~50元/kg左右。目前,我国纺织品入世已没有配额限制,出口非常有利。

1.2 产业基础实

南部优势明显,有发展蚕桑产业的潜力和坚实基础。一是南部蚕茧品优质好,竞争力强。解舒率高,茧丝长,上车率高,烘折低。二是南部的气候适宜栽桑养蚕。三是龙头企业缺原料。根据嘉佳茧丝绸公司生产能力,目前每年需从县外购干茧2/3。四是县乡目标明确,措施到位。雨顺、青田、先锋、兴盛、传弘蚕业合作社都在搞规划,抓落实,奋勇争先,你追我赶。

1.3 产业优势强

蚕桑产业是南部工业强县、财政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工业强县靠什么?就是要工业原料地与产销地结合。嘉佳茧丝绸公司现有年产生丝200t、织绸80万m、蚕丝被1万床的缫丝织绸能力,但就是缺乏优质蚕茧原料。工业强县就是要抓原料,从原料质量抓起。蚕桑还可综合开发,桑果、桑条、蚕蛹的利用,就可以发展若干个工业项目,更是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

1.4 产业机遇好

农业产业化向哪里发展?蚕桑产业是一个好门路。我们就是要把蚕桑产业扭住不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抓手,抓出成效。蚕桑产业投入少、风险小,是农民短平快的致富项目,可以做到春育夏栽,冬季嫁接,当年见效,三年大见成效。常言道:“勤喂猪、懒养蚕,20多天见现钱”。2013年,碾垭乡的黄烈到三清发展蚕桑生产,流转桑园10hm2(150亩),2017年共育小蚕1200张,饲养大蚕350张,仅养蚕收入就达62万元。

2 南部蚕桑产业发展限制性因素分析

优质蚕茧基地能不能有重大突破,就是看在创新上能不能有超常的胆略和气魄。如果常规走路、常规思维、常规运作、常规措施,是不能长期稳定地搞好蚕桑产业的。南部蚕桑产业发展面临五大挑战:

2.1 市场波折多

市场行情波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产业发展不仅有自然风险更有商品风险、市场风险,要适应市场经济就像适应四季的季节变化一样,冬天穿棉袄,夏天穿衬衣,它变我们就变,不能怨天尤人。市场行情是无情的,多了就销售难,茧贱伤农阴影挥之不去。

2.2 科技水平不高

粗放型栽桑养蚕现象十分突出。桑树栽植密度不合理、桑树多、产叶低、效益不高。养蚕设施落后,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低于省内蚕桑生产地区。

2.3 劳动力不足

全县青壮年劳力外出多,养蚕队伍主体年龄大,养蚕技术较为落后。桑树资源多,浪费大,亩桑效益较低,栽桑不养蚕的现象突出。

2.4 适应市场能力差

全县仅有一家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不善,适应市场变动能力较差,不能真正带动产业发展。养蚕农户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小农经济意识还很强,没有新办法、没有新措施适应新常态发展的蚕桑产业形势。

2.5 风险共担的利益联接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全县蚕业合作社众多,能够开展生产技术服务的少,与蚕农形成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的更少。“多了砍,少了赶,卖不脱无人管”的现象仍然存在。有时一哄而上,难销时候大家都不管,不去研究市场、研究机制,桑树栽了一批又一批,年复一年,成规模的蚕桑基地少。

目前全县只有碾垭乡的蚕桑产业才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蚕桑已成为碾垭乡各村社群众治穷致富的支柱产业。

3 调整发展思路,明确蚕桑生产近期发展目标

当前南部蚕桑发展的工作思路是:在“稳面积、调结构、转机制、提效益”上下功夫,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参与”和“谁扶持、谁受益,谁发展、谁收茧”的原则,建立良好的蚕桑产业发展秩序。

发展目标:努力创新体制机制,以超常的思维、超常的思路和措施,重点推进桑园桑地有效流转,大力培育蚕桑型家庭农场主,广泛开展以乡镇为单位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积极拓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升产业综合效益。通过三年的改造升级,到2020年全县优质桑园达到3333.33hm2(5万亩),实现年产茧3500t,产桑椹1万t、桑茶500t,年产值 1.5亿元以上。

一是发展叶用桑园,建立优质蚕茧基地。以三清、建兴、碾垭等25个乡镇为核心,发展栽桑养蚕。计划2018年改造升级1000hm2(1.5万亩),2019-2020年改造升级2333.33hm2(3.5万亩)。二是发展果桑基地。以楠木、碑院、永定、碧龙 、黄金等5乡镇为核心,通过引进抗病性、抗逆性强优良新品种,改造升级果桑333.33hm2(0.5万亩)。三是发展茶桑园。以兴盛、太华等2乡镇为核心,改造升级茶用桑树333.33hm2(0.5万亩)。四是加强综合利用。鼓励支持和引进龙头企业开展桑叶、桑果、桑枝、桑皮、桑根、蚕茧、蚕蛹、茧丝的综合开发利用,构建蚕桑资源高效多元化的现代蚕桑产业模式。

4 创新发展机制,实现优质蚕茧基地建设大突破

4.1 改革栽植模式,建立优质高产稳产的蚕桑基地

搞好两个改革,第一个改革,就是改密植桑为间作桑。采用“(6+2)×2”的栽植模式(宽窄行,行距200cm,67cm,株距67cm),或者“(4+2)×2”(宽窄行,行距133cm,67cm,株距67cm)搞基地,要有规模才有效益。要以间作桑为主,密植桑为辅,四边桑为补充,这是适应南部生产条件的一个重大改革,而且这一个改革必须实行成片连块、规模化、标准化栽植,就是搞“万千百十”工程(万担乡镇(550 t),千担村(50 t),百担社(5 t),十担户(0.5 t),这个规划要作为硬任务下达,要纳入干部考核。 第二个改革,就是改栽实生苗为栽良桑嫁接苗,推行“良桑快速成园技术”。这是栽植模式上实行的两大改革,有利于降低栽桑投资成本,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4.2 创新发展模式,促进蚕桑产业融合发展

蚕桑产业不能只是为了“桑”和“茧”,要思考怎样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一,要做强“一产”。做强“一产”关键是做好“三调”,即“调结构、调品种、调品质”。调结构首先是调桑品种结构,除了叶用桑,也可以是生态桑、饲料桑,也可以是果桑。质量和效益不能仅仅体现在终端产品,而是要在每一个环节找到提升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研究提升的方法措施。蚕桑要树立大农业、大产业理念,不能只看到桑树和桑叶,要以桑树为载体,发展桑园间作蔬菜、粮食、牧草、药材等复合经营模式,发展林下养殖等多种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综合利用桑园,改变增收单纯依靠蚕茧的被动局面。第二,要做优“二产”。要完善蚕茧、桑果、桑叶的烘干、储藏、初加工设备,尤其要完善桑果加工、储藏设施,要学习借鉴蓝莓的做法,搞好桑果的深度开发、商品化处理,品牌化打造。大力发展蚕丝、蚕蛹等资源多元化利用,大力开发“嘉家”丝绸、“汉缘”蚕丝被、“劲椹”桑果饮料、“川北人家”桑茶等旅游产品及蚕桑保健食品。桑果保健功能强,发展潜力大,既要鲜销又要加工,要创新储藏保鲜技术,改进包装设计,加强产品研发、品牌打造。探索僵蚕的养、加、销路子,突破传统的栽桑就是为了养蚕、养蚕就是为了结茧的生产、思维方式,实现产业多途径提质增效。第三,做活“三产”。要发展休闲农业,以产业为基础,以创意农业为手段,以农耕文化为灵魂,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要充分挖掘桑园、桑果以及蚕丝文化资源,设计小朋友感兴趣的蚕桑科普元素,结合现代餐饮娱乐项目,把桑园变成花园、桑园变公园。这方面,可借鉴国内先进的发展休闲农业的做法。要重视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积极参加西博会、农交会,主动融入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等活动,走出去推销产品、打响品牌、拓展眼界。要积极发展“互联网+蚕业”,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拓宽蚕桑产品销售渠道,建造新型业态。第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大力发展蚕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为蚕农提供小蚕共育、病虫防治、物质供应、产品销售等专业化服务。总之,在做强“一产”、做优“二产”、 做活“三产”的基础上,三级次产业都要形成相应的产业链、价值链、供给链,研究和提升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和效益。

4.3 创新运行机制,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一是要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创新机制,就是要坚持“四谁”(谁扶持、谁受益,谁发展、谁收茧)原则。二是要建立订单,最低保护价订单收购。这个是契约经济,企业对农民、合作社讲诚信,农民和合作社也要对企业讲诚信,不能哪里高就卖哪里;企业要讲诚信,高了随行就市,低了要拿钱出来按保护价收购。三是要实行风险机制。建立利益共同体,产供销、种养加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要实行风险机制,要从干茧价款中提取一定数额作为风险基金,并纳入专户管理,市场行情不好时就拿这个钱补贴农民。同时实行公司连基地、公司连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业主带农户,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

当前蚕桑产业发展一定要紧扣精准扶贫,这样,蚕桑产业发展的作用才会更明显,同时要总结、关注和借鉴三清、碾垭的模式,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闯出一条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的路子。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把南部蚕桑产业做大做强,为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为南部经济又快又好地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桑果蚕茧养蚕
咬破死亡的蚕茧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8:50
养蚕不易
着生母枝节位对桑果梢及桑果性状指标的影响
蚕茧与飞蝶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06-11 05:42:12
养蚕记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6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四川蚕业(2021年3期)2021-02-12 02:38:52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四川蚕业(2020年2期)2020-07-10 03:14:48
摘桑果
在养蚕中成长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