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波,孙国琳,金 隆
营连卫生工作是部队卫生工作的重要一环,事关官兵的健康和部队战斗力建设,在当前部队向改革强军迈进的新形势下,抓好营连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重视程度不够 越是训练任务重,越要关注营连官兵的承受能力,越要关心身心健康,解除“伤病困扰”,却往往难以做到。一是认识有偏差。认为营连官兵多为青壮年,患疑难杂症机会少,多为常见病,小伤小病,不会对生命构成威胁,没有必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因此,导致对营连卫生工作不重视,过问关心少,分析研究简单,针对性不强;二是预防预测不够。营连干部要事较多,如迎接上级检查,比武竞赛争第一,部队规范化管理等,占用的精力比较大;营连官兵发生的伤病多是“个案”,不影响部队大局。因此,主动分析官兵伤病规律不足,与官兵一起查找原因、症结不经常,不能及时给出预防方法或解决措施;三是物资投入不足。如体能训练,营连均没有专用的健身房,没有用于身体放松、恢复的器械装备,官兵饮食营养搭配,按食品合理需求设计、调节不够,缺乏专兼职的人员负责等[1]。
1.2 制度落实不够 目前,营连大多采取“集中管理、派出保障”的卫勤保障模式,有利于卫生人员集中使用,提高专业服务保障层次和质量。但是,卫生人员集中使用之后,给营连卫生工作带来了一些“盲区”和“死角”。一是营连一日工作规定难落实。卫生人员每日到战士宿舍、饭堂、训练场巡诊,指导卫生防病,监督制度落实,陪同伤病人员到上级卫生机构就诊等没有专人落实;二是健康教育手段过时,效果较差。卫生课仍是卫生人员在台上讲,官兵在台下记,没有充分发挥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视觉冲击力强,语言形象等特点;教育内容陈旧,教育的吸引力不够,涉及心理辅导、训练伤预防、危重症救护等内容可操作性、实用性不强;三是卫生监督不到位。卫生人员深入战士宿舍、饭堂、训练场、厕所等场所不经常,导致对营连官兵应落实的卫生制度不掌握,使监督工作大打折扣。如战士宿舍空气状况监督存在的问题是:空间有限,居住人员较多,个人卫生不落实,不勤换衣服,不经常晾晒衣被,室内吸烟等,导致居住环境空气污染严重,危害官兵健康。
1.3 防病意识欠缺 一是不良嗜好人员较多。官兵中吸烟人数仍达到29.5%,一日三餐不正常就餐,少数人员私自加餐或购食零食,部分士兵不喝开水,只喝饮料;二是不良习惯仍然存在。部分人员饭前便后洗手制度不落实;野外训练或参加战术训练后,部分人员不及时清理个人卫生即卧床休息,把身体上可能污染的病原体带到个人用品上;个人使用的脸盆,毛巾不能定期在阳光下暴晒,导致病原体滋生;三是饮食卫生制度落实不到位。少数炊事员个人卫生制度不落实,上岗前不洗手、不穿工作服、不戴工作帽,着军装工作;蔬菜加工不是先择、后洗、再切,而是直接先切、再洗,导致食物被污染,部分营养素丢失;生熟食品不分,“三刀三板”不分,用生刀加工熟食,或用接触生鲜食品的工具放置熟食;一日三餐不留样、不登记或留样盒不清洗;炊具、餐具消毒制度不到位,不落实分餐制等。
1.4 问题研究不够 官兵因婚恋、家庭矛盾、亲人涉法、经济困难、家庭成员天灾人祸、工作矛盾等导致的心理情绪变化比较普遍,大部分官兵通过教育疏导,调整安抚可以顺利度过困难时期。但是,也有少数官兵出现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情况变化,个别人员甚至导致精神异常或自杀。一方面,对基层官兵普遍进行心理测评、分析了解不深不细,一些单位每年仅组织一次心理测评就万事大吉,没有根据官兵心理变化特点,部队参加急、难、险、重任务情况定期或经常组织教育疏导;另一方面,参加正规培训的心理服务人员比较少,设施设备缺乏的状况比较普遍。营连在分析官兵心理服务现状,专兼职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心理服务,一对一疏导等方面存在不深、不准、不细的问题,向哪里用劲、怎么加强人才培养等环节存在不小差距,导致“雷声大、雨点小”,效果不好,问题解决不理想。
2.1 强化机构建设 营卫生所、连卫生室应按有关规定要求建设,不能随意撤并,人员不能随意调动,做到有编有人,有人有责,最大限度发挥营连卫生人员的作用;对实行“集中管理、派出保障”的单位,也要划片承包,安排专职人员完成对所属营连的巡诊、卫生监督、健康教育、消杀灭等工作,确保官兵的健康有人保,伤病有人管,问题有人关注;装备器材要适时更新完善配套,比如心电图机、激光理疗仪等高端设备,应根据部队需要和官兵需求及时论证配备;预防检测手段要加强,可以采取营连卫生人员定期对训练地域,生活区的土壤、生活用水、空气、食材等抽样上报,由上级卫生机构完成检验检测,作为评价影响官兵健康的环境因素指标,从而有针对性做好防疫工作。
2.2 关注人才培训 营连卫生人员编配数量少,过多派出人员进修学习,必然造成营连卫生工作无人完成。但是,随着部队使命任务的扩展,训练条件的变化,官兵可能发生的卫生问题越来越复杂,又需要营连卫生人员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提高卫勤保障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充电。一是要针对需求搞培训。研究建立培训的“套餐内容”,如部队官兵急需的训练伤预防、急诊抢救、心理疏导技术等内容,可以采取邀请专家分片培训的方法,在部队驻地组织学习,做到学习与工作两不误;二是要注重能力培养。把学习、实践与考核结合起来,做到以考促训,以考促学,对学习、实践不认真,多次考核不合格,多项业务不能独立完成的,进行“黄牌”警告,直至调离卫生人员队伍;三是完善激励机制。营连卫生人员工作辛苦,常年坚守在基层一线,工作不容易出成绩,奖励评先一般难以获得。这些都是导致进取意识下降,工作干劲不足,事业心、责任感减退的原因之一。机关应在研究营连官兵立功受奖时,对卫生人员的奖励要做出具体的规定;同时,对岗位津贴、职业补贴的发放要多向营连卫生人员倾斜,切实增强基层的吸引力[2]。
2.3 创新保障方法 深入挖掘营连卫生工作保障方法,不断用新举措解决官兵的卫生需求,是营连卫生人员,特别是卫生技术干部需要认真思考、积极实践的岗位责任,唯此,才能把卫生工作干好。一是依托营连爱国卫生工作小组推进。当好营连首长的“参谋”,把影响本单位官兵健康的因素,巡诊过程发现的倾向问题,严重致病致伤信号,解决的方法措施,及时汇报好,争取强有力地支持,并注意抓好落实;二是用好“卫生战士”这个“群体”。目前,部队训练任务十分繁重,训练伤、意外伤害事件、危重疾病发生率仍居高位,严重威胁官兵健康,仅靠营连卫生人员做好工作,很难改变局面。应调动身处战士群体中的“卫生战士”的积极性,抓好监督、搞好示教,直至第一时间投入急救等。为此,要加强对“卫生战士“专业训练,如战伤救护、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技术训练,切实提高他们的卫生技能。三是多渠道、多手段搞好健康教育。利用智能手机放开使用、网络到班、视窗平台进入营连等多种渠道,用好新“武器”,不断把健康教育知识、内容介绍给官兵,潜移默化影响和感染他们的思想,并最终达到让官兵健康生活、工作、训练的目的。
2.4 狠抓优质服务 强化营连卫生工作,必须大力营造心系官兵、全心为兵的浓厚氛围,不断完善服务思想、方法、设施,让广大官兵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温馨的服务和可信赖的技术。一是“擦亮”服务品牌。把卫生人员的公示栏放在卫生机构的显眼处,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全面监督服务过程;定期召开卫生工作座谈会,广泛发动官兵提意见、讲困难,提改进建议;与生病负伤官兵“三见面”,既生病负伤第一时间要见面,治疗、休养过程中经常见面,伤病治愈重新工作前见面,做到对官兵健康实时掌握[3];二是持续打牢正风肃纪根基。为官兵提供“周到、细致、暖心”服务必须始终抓住不放,在落实上级规定的基础上结合营连实际,制定详细服务措施、并聘请官兵作为卫生服务监督员,切实改正在服务思想、服务态度、服务方法、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加强服务举措研究。要紧盯部队工作、官兵需求、可能对官兵健康带来的危害等因素研究,不断调整、改进、完善服务方法,如部队训练强度逐步增大,外训时间延长,长期在生疏地域驻训。应针对这些特点搞好对策研究,及时完善保障条件,加强与驻训地卫生,预防机构联系,真正使卫勤保障不断线。
参考文献
[1]肖军.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军医,2010,53(12):969-970.
[2]乔瑞峰,陈海龙.加强基层部队门诊部管理的做法[J].人民军医,2014,57(8):900.
[3]王琪鸿,陈刘生,刘媛媛.基层部队卫生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国防卫生论坛,2014,23(4):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