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燕,张 超,熊世熙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 武汉 430071)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患者的医学健康知识因获取渠道的便利在不断的增长,其不断增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亦带来了维权意识的觉醒,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结束了实验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向更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进一步发展,而我们对医学生的培养模式还基本停留在实验医学或生物医学模式阶段,这是使得当前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环境日益恶化的关键因素之一[1]。因此,寻找并发展符合当前医学模式的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尤为迫切和必要。为探寻符合现代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我院联合美国芝加哥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其中包括了针对提高医患沟通技能这一日趋重要课题的以“互动式教学”为主的课程和项目[2]。本文对这一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介绍及结果分析,论证其在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优势与不足,为医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进步提供有益的参考。
1.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我院2012-2014年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5年制本科生及7年制、8年制研究生共120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分别采取“互动式教学”及非互动式教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两组学生在性别比例、人数、理论及技能教学内容和所取得成绩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2.研究方法。(1)教学助理培训。征集对教学有热情的年轻临床医生,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互动式教学方案的具体操作及评估方法。(2)研究组。对参与研究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沟通原则及技巧的培训、医学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及开展情景设计与角色扮演。培训与临床实习同步交叉进行,具体实施过程:①沟通原则及技巧的培训。包括培训使其掌握沟通时的语言技巧(如如何运用尊称、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将专业用语通俗化等)及非语言技巧(如沟通时的声音语气、肢体语言、身体动作等)等。学习常见医患沟通模式(如家长式沟通模式、信息式模式、解释式模式、审议式模式、共享模式)的优缺点及其运用场景[3]。②情景设计与角色扮演。将研究组学生分为5人一组,按教学助理设计的临床场景进行角色扮演。1人扮演医生(甲),1人扮演医生(乙),1人扮演病人或家属,1人为观察者,1人做笔录。根据给定场景自由发挥,达到培训的目的。每次角色扮演结束后,由一名助教负责指导小组互动讨论,使学生对整个沟通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总结。(3)对照组。按照目前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直接进入临床进行实习。
为避免受试者对SEGUE量表了解后,影响测量成绩,产生误差,故统一由教学助理进行评分。在研究结束前和结束后,教学助理在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与患者沟通时,使用中文版SEGUE量表评估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沟通能力[4]。依据SEGUE量表的设计,主要包括25个项目,5个维度(沟通准备、信息采集、信息给予、理解病人、结束问诊)共计25分的评分,得分越高,意味着该学生的沟通能力越强[5]。用课程满意度调查表对研究组学生进行课程评估,主要调查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和教学效果。
SEGUE量表评分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或近似t检验,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课程满意度评分采用百分比计数。
1.研究组与对照组培训前SEGUE量表评估得分情况。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培训前得分进行分析,两组学生中,研究组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7分,中位数为13分,均分为13.25分,对照组最高分为21分,最低分为6分,中位数为13分,均分为13.25分。两组学生得分符合正态分布,总体方差齐,经t检验得出两组得分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0.00,P=1.00)。得分情况基本一致(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培训前SEGUE量表评估得分情况
2.研究组与对照组培训后SEGUE量表评估得分情况。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培训后得分进行分析,两组学生中,研究组最高分为25分,最低分为12分,中位数为20分,均分为20.35分,对照组最高分为23分,最低分为10分,中位数为16分,均分为16.03分。两组学生得分符合正态分布,总体方差不齐,经t'检验得出两组得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7.29,P≤0.00)。研究组学生得分高于对照组得分(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培训后SEGUE量表评估得分情况
3.研究组与对照组SEGUE量表评估得分比较。研究组培训前后得分分别为(13.25±4.37)和(20.35±3.08),而对照组培训前后得分分别为(13.25±4.43)和(16.03±3.40)。培训后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得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培训前、后SEGUE量表评估得分比较
4.研究组学生对互动式教学培训课程的评价。66.67%认为沟通原则对互动式教学的评价较高,65%的学生对医学心理学培训的评价较高,仅58.33%的学生对情景设计与角色扮演的课程评价较高,但总体上73.33%的学生对整个课程的评价是积极的(见表4)。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接受这一课程的教学模式,认可互动式教学的教学效果。
表4 研究组学生对互动式教学培训课程的评价(%)
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医患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现今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当中。好的沟通是进行后续治疗及维护良好医患关系的保证。有研究表明,医患沟通产生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较重要的几点包括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缺失(医患间缺乏沟通或沟通技巧欠缺)、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6]。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引入人文关怀的培养尤为重要[7]。
我院进行的此次教学改革,主要加强学生在沟通原则及技巧培训,医学心理学培训,不仅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沟通技巧,而且可使学生能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变化,了解其心理需求。通过这两项培训,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得到提高。而进行情景设计与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短处,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可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对课程满意度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约25%的学生对情景设计与角色扮演这一课程不满意。原因主要为课程较繁琐,参与积极性不太高,不适应这一教学模式。而对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沟通原则及技巧培训、医学心理学培训更为适应与接受。进行此项教学改革其成效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进行教学改革其重点在于教学模式的转变,只有让学生摒弃不良学习习惯,再辅以适当引导,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为了推进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我院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活动中,我们相信互动式教学模式对医患沟通教学所取得的成效是值得尝试和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