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发挥流通先导作用促市场繁荣

2018-03-18 05:34凌忠云石含开
当代贵州 2018年44期
关键词:示范县黔东南州全州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凌忠云 见习记者 / 石含开

黔东南以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为目标,充分发挥流通先导作用,不断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市场繁荣,实现了商务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黔东南州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流通先导作用,实现了商务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贸易发展绽放新姿态

现代商贸流通业已成为黔东南州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在承接城市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解决劳动就业、壮大财政实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8年,黔东南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1.92亿元,到2017年达到322.1亿元,是1978年的167倍,年均增长14%。构成黔东南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大行业,即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假日经济的逐步形成,对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的消费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1984年5月,三穗县鸭绒厂通过香港都成洋行从西德引进自动化羽绒生产线一套,建成了黔东南州第一个以补偿贸易方式利用外资的项目。1994年3月,黔东南州成立第一家综合性外贸公司——贵州省黔东南州进出口公司。全州出口产品从最初以矿产品为主,到目前有装备制造、服装、食用香精等品种,现与阿联酋、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贸易在不断加强。目前全州外资企业37家,总投资37.9亿美元,合同外资13.49亿美元。此外,口岸平台建设也取得重大突破,碧波公用型保税仓库获批,黔东无水港开港运营。

在内贸流通方面,黔东南以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为目标,不断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市场繁荣,保障消费安全。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工程”等一系列惠农工程,大力开发农村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和大型综合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产销对接展现新希望

“以前担心销路,现在跟公司签订了订单,只管放心种植,公司负责收购,一年下来,收入10多万元。”38岁的锦屏县敦寨镇龙池村农户杨远香一边干活一边介绍,去年她家除了自己种植10多亩蔬菜外,又拿10多亩土地入股村里的蔬菜种植合作社进行集体种植,自己也常年在基地务工。

“我们给种植养殖户与企业直接搭建供货与收购的平台,就地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锦屏县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园园介绍,该公司自2017年11月初运营以来,已采购食材304吨,采购金额387万元,为贫困户创收20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713户,贫困人口2423人实现增收。农商互联把生产和市场进行联结,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利益链接机制。

施秉县结合“一减四增”产业结构调整,借助省商务厅搭建的平台,通过州商务局积极对接,省商投集团与施秉县签订2000亩蔬菜种植保底收购的订单,成功撬动了该县蔬菜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杠杆。在全县8个乡镇的合作社种植2000亩甘蓝,同时动员群众跟种200亩,还统筹安排建设2000方冷气库保障蔬菜存鲜、就地销售。成功种出标准化蔬菜产品并走出大山拥抱海内外大市场,在关注“三农”发展、关心民生期待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当地干部信心满满、看到希望。

集孵化基地、众创空间、人才培训、线下O2O体验馆、电商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凯里互联网众创产业园区。(黔东南州商务局供图)

“选择了屯上村做试点,试种下来,获得了很好效果,下一季准备再找几个村种,把面积扩大。”施秉县杨柳镇党委书记彭英富表示。

“现在价格每斤六毛五到七毛之间,300亩卖下来,毛收入有160多万元。下一季,我们准备扩展到400亩。”杨柳镇屯上村支书、村合作社理事长吴磊说。

今年以来,黔东南州以“农商互联”为抓手,以搭建销售平台和拓展销售渠道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积极抓好顶层设计,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打通农产品入市通道,创新产销扶贫模式。

岑巩县等12个县获2018年农商互联示范县,每个示范县获省级财政资金支持500万元,全州农商互联示范县覆盖率达93.75%。锦屏农商联动扶贫云栈“1+2=6”模式和施秉平头甘蓝订单农业的创新举措成绩突出成为全省典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9月,全州初级农产品销售数量达3.8万吨,销售金额6.04亿元;截至8月,全州建成冷库51个,库容量约3.2万吨。

电商扶贫取得新进展

2015年5月24日,黔东南州召开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推进会,正式在全州范围内启动电子商务发展。

黔东南州以扩大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推进电商、农产品产销对接等扶贫行动,搭建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将电商终端延伸到农村,真正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通道,助力脱贫攻坚,走出了一条符合黔东南州实际的电商发展新路子。

“今天我拉了一千枚蛋来,现在都卖完了,一下子卖了两千多块钱。”黎平县肇兴镇厦格村养殖户兰焕珍满面春风地说,电商购物节让厦格绿壳鸡蛋大放异彩。

“电商购物节”是黎平县为推进电商扶贫每年都举办的活动,活动期间,全县各乡镇企业代表、电商业主及农户都会将自己的特色产品拿到活动上集中展卖,开展形式多样的试吃、试用、扫码送礼品等活动,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购买。

近年来,黔东南各县每年都会举办电商节、购物节、年货节等各种展会,加快推进全州农村电商发展,助推脱贫步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黔东南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电商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用“飞一般的速度”形容黔东南州电子商务的发展毫不夸张。

截至2018年10月,全州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点)建成1626个,实现行政村覆盖率达76.8%;黔东南州获得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6个,已实现县域全覆盖;获得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3个;获全国首批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电商试点县1个;全州共有各类网店5000余家、电商从业人员10000余人;完成电商人才培训18000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60人,培训后实现就业450人。

黔东南州商务部门将继续用好产业扶贫基金,用好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资源,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向贫困深处发力,往美丽乡村聚焦,朝同步小康迈进。

猜你喜欢
示范县黔东南州全州
民居摄影
民居资讯
捕鱼节上捉鱼忙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四川:出台监管示范县评定管理办法
补妆
贵州:创建3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黔东南州减免税额首破10亿大关
《关于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