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
摘 要:检察工作是一门对专业化、技术化和责任心要求都非常高的职业。打造检察工匠精神,要围绕“专”“钻”“韧”“精”四个方面下工夫,不断强化其凝神聚气、心无旁骛的专注特质,发扬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钻研精神,保持其顽强持久、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奉行其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作标准,视法律为生命,对法律负责,让法律真正成为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正义的利器。
关键词:检察机关 工匠精神 实现路径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时成了社会热议的话题。工匠精神不仅局限于工业生产领域,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担负着全面依法治国重任的检察机关,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精细化的司法需求,理应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念好“专”“钻”“韧”“精”四字诀,努力打造新时期具有检察职业特点的“工匠精神”,不断提升检察品质,让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强化“专”的意识,成为行家里手
打造检察工匠精神首先要有凝神聚气、心无旁骛的专注特质。一要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也是检察机关的立身之本,检察官对法律法规的把握程度、理解深度,直接影响案件的办理质量。信仰法治、忠于法律、崇尚正义,精通法律知识,熟悉办案流程,是做好检察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它要求检察人员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注学习定力,坚定法治信仰,增强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自觉性,坚持常态化学习法律法规,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二要培养专门的人才队伍。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民法总则施行、三大诉讼法修改等为检察工作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发展空间。检察机关要遵循自身法律监督的职业属性,根据司法体制改革后办案责任制的要求,健全检察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入额检察官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综合运用讲授式、模拟式、互动式、实战式学习模式,开展分层分类分岗培训,强化“学、练、赛”活动,培养造就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检察人才队伍,为检察工作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三要研究专门的工作领域。检察工作专业性高,程序性强,涵盖面广且分工明确,这和企业的专业化流水线分工异曲同工,需要各个领域的人员相互合作彼此监督,层层“打磨”,才能成就没有瑕疵的“成品”案件。随着高科技和新类型、新领域犯罪增多,要更好地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提升工作质效,迫切需要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培养熟练办理金融犯罪、网络犯罪、毒品犯罪等各个门类的检察人才,在各自负责、擅长的领域把各项检察工作做到极致。
二、培养“钻”的精神,苦练基本内功
打造检察工匠精神必须发扬刻苦钻研、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一要沉下心。沉下心是一种作风,它需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心态,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古人云,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干好检察工作也一样,必须沉下心来,用心工作,躬身实践,吃透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准确把握群众诉求,把法律知识运用到服务群众的检察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实现超越。检察干警如果沉不下心,就会心气浮躁,迷恋于觥筹交错,游走于喧嚣奢华,干工作浅尝辄止,丢掉的不仅是匠人精神,更是检察官的基本功。二要钻进去。事业心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和精神支柱。要始終保持一种对检察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拥有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全身心地投入检察工作,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反思研究工作方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探索提高工作效率,尤其要吃透司法体制改革精神,认真钻研司法办案规律,用法律的标准把案件精雕细琢,用法律的准绳把程序千锤百炼。钻进去,就会忙得快乐,累得欢喜;钻进去,更能锤炼意志,提升水平。三要练好功。“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中国传统工匠对自己要求尚且如此苛刻,作为当代的检察官更应该竭尽所能扎好法律的马步,练好办案的基本功。要下功夫在平时,练功夫在日常,勤于积累,勤于实践,苦练侦查技能、提审技巧、出庭辩论等检察基本技能,要像全国模范检察官杜东翔那样,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用深厚的法律积累,娴熟的办案技巧,对自己的案件负责,对法律负责,对国家和群众利益负责。
三、固守“韧”的耐心,做到持之以恒
打造检察工匠精神要始终保持顽强持久的耐心恒心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一要有“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境界。一些匠人之所以出色,一些百年工艺之所以令人倾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种坚持追求格调和品质的精神。作为从事法律监督业务的检察官,身处司法办案前沿,守卫着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需要一种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职业美德,更需要一种坚守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职业良知,要树立信仰法治、忠于法律的职业精神,秉持恪尽职守、淡泊名利的职业心态,坚守客观公正、秉公执法的职业操守,坚持不屈从、不迎合、不偏袒、不附和的品质,正确处理情与法、权与法、利与法的关系,要像全国模范检察官蒋东林一样,乐当精神贵族,清廉寡欲,刚正不阿,以实际行动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要有遇到困难不退缩的勇气。你退却退缩,困难就纷至沓来,你勇往直前,困难就自然消解。这就如同制作瓷器,因为一道程序的困难而退却,那么精品便失之交臂。打造检察工匠精神,需要我们强化责任担当,以开拓进取的热情,用大无畏的勇气,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面对困难挫折,不气馁,不回避,不放弃,敢于挺身而出,敢于迎难而上,不懈努力,攻克难关,砥砺前行。三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打造检察工匠精神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执着坚持。在办案中,要有水滴石穿的恒心,紧盯发现的问题不放,查微析疑、去伪存真,做到三个不放过,即事实查不清不放过,疑点不排除不放过,证据不确凿不放过,坚持不懈地改进提高。特别是对重大复杂案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更不可急于求成、心浮气躁,要发扬张飚精神,拿出百折不回的韧劲,有效破解遇到的难题。
四、坚持“精”的标准,力求精益求精
打造检察工匠精神要奉行永不停止,追求完美的工作标准。在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留瑕疵、不出差错,追求卓越。一要做精细。要树立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热情习惯性地融入司法办案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对办案中的每一份证据都要认真审核,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于细微之处彰显法律尊严。要提升服务群众工作能力,向“守望正义——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毕冬云学习,从精细之中体现司法人文关怀,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充分的司法获得感。二要干精准。从事检察工作,如果粗心大意、马马虎虎,案件就有可能产生瑕疵,就有可能酿成冤假错案,动摇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因此,要树立高度负责的职业操守,坚决摒弃差不多思想,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坚持精准化标准,树立案件质量第一的意识,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要建立严格的证据标准,及时排除非法证据;要明确细化案件质量标准,健全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确保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三要出精品。精品案件是对检察办案的最高标准要求,它是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高度有机统一,是检察机关工匠精神的集中具体体现。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案件的办理质量和办案效率,更要注重案件办理的实际效果,以“定纷止争、明辨是非”,“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延伸职能、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三个层次目标为指引,追求执法办案效果的最大化,打造出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示范案件、样板案件,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塑造司法权威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