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

2018-03-17 16:13:13勇陈华朱展飞沈田辉王风良车晋英卞康亚朱加萍
上海蔬菜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丰叶枯病细菌性

刘 勇陈 华朱展飞沈田辉王风良车晋英卞康亚朱加萍

(1.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农业干部学校,江苏盐城224100;2.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植保植检站,江苏盐城224100)

近年来,大丰区大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种植面积近1.67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6.4%,已成为大丰区大中镇、南阳镇等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多年连作,以及杀菌剂、防虫剂的长期单一使用,大蒜田病虫害发生愈来愈严重,一般年份减产15%左右,重发年份产量损失30%以上,病虫害已成为阻碍大丰区大蒜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1~2]。为此,我们从2010年开始对大丰区大蒜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并总结了绿色防治技术。

1 大蒜田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3~6]

大丰区大蒜病害主要有大蒜叶枯病、煤斑病、叶疫病、细菌性心腐病、病毒病等,大蒜叶枯病和病毒病为常发性病害,发生较普遍,危害程度高于其它病害。大蒜虫害主要有葱地种蝇(幼虫俗称蒜蛆)和葱须鳞蛾等,葱地种蝇为常发性害虫,常影响大蒜出苗。

1.1 大蒜叶枯病

大蒜叶枯病由真菌子囊菌亚门枯叶格孢腔菌[Pleosporaherbarum(Pers.exFr.)Rabenk]侵染所致,发生在大蒜叶片和花梗上,多从叶尖开始发病,逐渐向下扩展,也可在叶片其他部位开始发病。发病初生白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色泽变深,呈灰黄色至灰褐色,不规则形,大小不一,有时可遍布整张叶片。病斑表面密生黑色分状霉,叶片和花梗变黄枯死或从病部折断,严重时大蒜不易抽薹。大蒜叶枯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附着在病残体上在土壤中越冬,病菌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发病需要较高的湿度,降雨和田间高湿是该病流行的必要条件。该病菌为弱寄生菌,不易侵害健壮植株,故常伴随霜霉病和紫斑病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偏施氮肥、葱蒜类混作和连作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梅雨季节或秋季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2016年3月份大丰区连续阴雨,大蒜田叶枯病重发,4月下旬病情才趋于稳定,蒜薹抽出后又遇连续大雾及阴雨天气,大蒜叶枯病不断加重,病情持续上升,导致蒜薹也感染了病菌。

1.2 大蒜煤斑病

大蒜煤斑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葱枝孢菌[Cladosporium allii(Ellis.&.Martin)P.M.Kirk.&.Cromptom]侵染所致。病菌以病残体上的休眠菌丝及分生孢子在干燥处越冬或越夏,下一季大蒜播种时直接进入田间成为初侵染源。病菌可在田间循环侵染,造成病害流行,植株生长不良或阴雨潮湿多露天气及大蒜生长后期该病发生重,重病田中有抗病单株,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1.3 大蒜叶疫病

大蒜叶疫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黄花菜匍柄霉[Stemphylium vesicarium(Wallr.)Simons]侵染所致,主要危害叶片、叶鞘。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萌发率为16.4%~41.3%。无论植株有无伤口病菌均可侵染,6月下旬始发,7月中下旬如连续出现3次以上12 mm以上的降雨量、日均温24~28℃,该病大流行。

1.4 大蒜细菌性心腐病

大蒜细菌性心腐病是在大丰区新发现的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暂命名为荧光假单胞杆菌葱属致病变种(Er.chrysanthemi,Ps.fluorebense)。大蒜染病后表现为生理性失调,最初心叶叶片基部(生长点基部)出现水渍状斑块,病斑逐渐向下扩展至茎秆组织,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基部和感病的茎秆组织由内向外软化腐烂,并散发出鱼腥恶臭味。发病严重地块发病率超过40%,感染严重的大蒜植株生长受挫,呈畸形,大蒜产量和品质大大降低。大蒜细菌性心腐病菌主要靠种蒜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通过病残体及雨水进行近距离传播。3月中旬开始发病,大蒜孕薹期进入发病高峰,4月中旬病情趋于稳定。该病发生程度主要与大蒜受冻和春季长期低温寡照有关,一旦冬季冻害严重或春季雨水偏多,此病易发生,如发病后灌水,则加速该病的传播和蔓延。

1.5 大蒜病毒病

大蒜病毒病由大蒜花叶病毒(Garlic mosaic viyus,简称GMV)及大蒜潜隐病毒(Garlic latent virus,简称GLV)引起。GLV一般与GMV同时侵染大蒜,但GLV单独侵染大蒜时不显症,也不造成产量损失。大蒜感染病毒病后于出苗后即可表现出症状,发病初期沿叶脉出现断续黄条点,后病斑连接成黄绿相间长条纹,植株矮化,且个别植株心叶被邻近叶片包住,呈卷曲状畸形,长期不能伸展,致叶片扭曲。病株鳞茎变小或蒜瓣及须根减少,染病严重的植株上的蒜瓣僵硬。大蒜病毒病主要通过播种带毒鳞茎传播。大蒜采用无性繁殖,以鳞茎作种,因此植株带毒能随其营养体蒜瓣传至下代,且不断扩大病毒繁殖系数,致大蒜退化变小,正常年份病株率在70%左右,造成减产15%左右。

1.6 葱地种蝇

葱地种蝇(Deliaantiguameigen)俗名蒜蛆,属双翅目花蝇科,以幼虫在土壤内群集蛀食大蒜苗根茎部,导致植株逐步枯萎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一般发生田块减产10%~20%,严重田块减产50%以上。葱地种蝇常年发生3代,4月上旬~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危害蒜头,造成的损失较小;5月中旬~10月上旬为第2代,早期幼虫主要危害葱、韭菜、百合等,6~9月以蛹越夏;9月中旬~翌年4月下旬为第3代,11月下旬~翌年3月中旬以蛹或老熟幼虫越冬,幼虫危害蒜苗,造成大蒜缺苗断垄,损失严重。

2 综合防治技术[7~12]

大蒜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多种防治措施相结合,尽量减少化学药剂使用,杜绝农药残留。

2.1 农业防治

2.1.1 选用优良蒜种

选用抗病大蒜品种,如三月黄等。挑选无病斑、无虫孔、无创伤、不霉烂、成熟度一致的优质饱满健壮蒜种,提高自身抗逆性,减轻病虫危害,杜绝带病毒蒜种下田。

2.1.2 减少侵染源

大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烧毁,喷洒消毒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播种前施足基肥,禁止用带有病残体的肥料作种肥或盖种基肥,不施未经腐熟的有机肥,粪肥埋于土下、不外露,以防吸引葱蝇成虫产卵。

2.1.3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轮作(避免与葱类、韭菜等葱属作物连作或邻作),尽量不在上年蒜蛆危害严重或上茬种植冬瓜的田块种植大蒜;施足有机肥(以优质圈粪和饼肥为好),增施磷钾肥;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下种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保温保墒,提高出苗率;合理密植,及时开沟排水,降低温度;生长期及时喷施壮茎灵,孕薹期喷施地果壮蒂灵,增强植株抗病力,提高大蒜产量。

2.2 药剂防治

2.2.1 病害

防治大蒜病害要有所侧重,重点防治主要病害、兼治次要病害,要兼顾好防治时间,交替喷洒对症药剂。3月中旬以防治叶枯病为主,兼治叶疫病,坚持早春重治、中后期巧治的原则。3月下旬大蒜单株病叶率达10%时,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使百克乳油1 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3次,防止病害蔓延。每次施药时可加适量885助剂或其它植物营养剂,以增加药剂的展布性和提高大蒜的抗病能力。结合防治叶枯病,注意观察大蒜煤斑病和细菌性心腐病的发生情况,煤斑病防治方法与叶枯病相同,细菌性心腐病可用86.2%铜大师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77%可杀得超微粉700倍液等细菌性杀菌剂防治。4月上旬大蒜叶枯病和叶疫病混发,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50%锰锌·乙铝500倍液,或667 m2用25%使百克乳油25 mL加50%锰锌·乙铝90 g兑水40 kg喷雾防治,一般于晴天上午露水干了以后施药。氧化亚铜等铜制剂药剂不要与疫霜锰锌、代森锰锌等带有重金属成分的杀菌剂混用,以防发生药害。大蒜叶片蜡质层厚,建议在防治药剂中加入丝润等有机硅助剂,可显著提高药效。

2.2.2 虫害

(1)药剂拌种:上年蒜蛆危害较严重的地块,可用40%二嗪农乳油按种子量0.4%~0.5%拌种,或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50 mL或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50 mL兑水1.5 kg喷拌100~150 kg蒜种,将蒜种摊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播种。(2)药剂喷雾:蒜蛆成虫发生高峰期(10月上旬~11月中旬、翌年4月上旬~5月上旬),田间粪肥堆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800~1 000倍液,大蒜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杀死成虫,减少害虫的产卵量和幼虫数量。(3)灌根:在蒜蛆幼虫危害盛期(10月上旬~11月中旬),零星出现死苗、黄苗的田块,用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3 000倍液灌根防治。

[1]王永山,陈华,王凤良.苏北沿海大蒜田葱地种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长江蔬菜,2003(8):35~35.

[2]陈华,王凤良,金中时,等.大蒜叶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上海蔬菜,2004(6):63~64.

[3]宋元林.豆类,葱蒜类,绿叶菜类蔬菜病虫害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4]房德纯,姜华,王海鸿,等.葱蒜类蔬菜病虫害诊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5]郭书晋.葱蒜、韭菜、生姜病虫害鉴别与防治技术图解[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6]胡庆华,杨占国.大蒜丰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7]钟霞,温庆文,朱芝英.大蒜叶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3(12):34~34.

[8]张德玉,刘成林,尚化芳,等.大蒜病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蔬菜,2006(8):27.

[9]燕敦方,燕存起,刘军,等.大蒜病害防治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0):73,61.

[10]李红阳,周加春,张俊喜,等.盐城地区大蒜根蛆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7):143~144.

[11]刘辉志,韩世平.大蒜细菌性心腐病的识别与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124~125.

[12]史浩良.苏南地区大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研究[J].北京农业,2011(6):87~88.

猜你喜欢
大丰叶枯病细菌性
大丰麦秆画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44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大丰瓷刻:镌瓷琢画显匠心
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2:02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22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美术家谷大丰眼中的锦屏
凉山文学(2018年1期)2018-01-16 03:36:52
大蒜叶枯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绿色防控技术
上海蔬菜(2016年5期)2016-02-28 13:18:08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效应物基因hpaF与毒力相关
苹果炭疽叶枯病在芮城县的发生特点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