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伟
考察大余转型发展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诸多亮点:
第一,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由粗放式速度型发展向集约式效益型发展转变。面对资源逐步衰竭、钨价格下跌以及环境保护压力明显加大的挑战,大余县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首先,把首位产业由钨及有色金属调整为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其次,以“一园四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工业园区扩容提标,积极推动产业集约化、积聚化、集群化发展;再次,培育发展了16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每年消化矿物废渣逾10万吨,实现了环境治理和经濟发展之间的“双赢”。
第二,把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大余县抓住国家消费结构升级、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切入点打造“旅游名县”、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极实施“旅游+”战略,通过“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互联网”等专项活动,推动资源整合,实现了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与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
第三,现代农业发展迅猛,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近年来,大余县围绕蔬菜、鸭业、生猪、花卉苗木等产业先后打造了万亩蔬菜长廊、黄龙花木产业示范园等110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同时,大余县还大力推进“农业+文创+旅游+养生”等新模式、新业态,形成了一批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共享农庄、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第四,构建起了体现共建共享精神的、包容共生型发展新机制。通过帮助农民流转田土、发展种养,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就近就业,依托电子商务帮助农民推广旅游项目等,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工人”,大余县构建起了体现共建共享精神的包容共生型发展新机制,从而有效调动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加快了资源重组和优化的步伐,使农村、农业面貌快速发生了变化,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