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式课堂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2018-03-16 08:11熊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内容探究数学

熊霞

【摘要】本文主要考察了探究式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教师应如何具体、有效地展开教学过程。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40-02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数学课堂都是围绕着概念讲解以及如何正确答题而展开的,然则,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我们的教育方式也亟需进行改革,笔者在实际数学授课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实践研究活动。

一、探究式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首先,探究式课堂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继而充分体现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诱使学生进行思考,这不但能够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不利情况,激发其对深入探究数学内容的兴趣,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逐渐意识到寻找并有效的解决问题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这还能缩短学生内化知识的过程,使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更加顺利和高效。

其次,我们教师在进行学术交流的过程中,普遍反映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差,在做数学练习题时,常常出现“懂而不会”的现象,也就是他们对题目当中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了解,但是却找不到思路、不知道如何答题。直观上讲这是因为学生缺乏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从深层次的方面进行研究主要是由于他們的逻辑思维水平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和锻炼,以至于在学习理论性和抽象性均较强的高中数学时,这一问题就会明显的表现出来。而探究式教学能够通过让学生在长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训练他们相关方面的能力,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解决高中学生普遍出现的“懂而不会”的现象,增加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继而提升其考试成绩,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基础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探究式教学

1.结合具体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情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班级内学生的特点以及具体的课程内容,合理的安排一些案例,这样不但能够引发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的兴趣,促使其从根本上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和定理,而且能够增加学生将理论同实践结合的能力,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都是科学家们从生活实践当中总结出的各种经验,是用数字和规律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讲解“定积分的概念”这部分内容时,我先让学生们观察一张外边缘形状不规则的纸片,并问他们:“如何才能求解出纸张的面积?”学生进行了短暂的思考,但是没有人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这个问题;紧接着,我将这个纸片用折纸扇的方式做了很多小折痕,这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每两个折痕间可以近似地看成长方体,只要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加和就能够得出纸片的大致面积;然后,我引导学生:“如果运用极限的思想将这些长方体的个数无限增加,是不是就能够越接近准确的结果了呢?”……由上述教学过程,我便让学生从浅层认知上通过情景案例的探究过程认识了“定积分的概念”,这样不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使他们了解了“定积分”的实质是应用分割、极限的思想来解决数学当中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解问题,加强了其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印象,而且逐渐建立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极限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为其今后解决一些数学难题提供了途径和方法。

2.逐步加深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式思考

教师想要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探究知识状态的最快速办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提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借此来启迪他们的思维,引发其进行最大程度的思考。此外,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生们在基础知识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合理把握问题的难度。这样一来,不但符合层次性教学的理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进行探究的欲望,而且能够大幅提升他们对概念性内容的认知水平以及在答题过程中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变化率与导数”这部分内容时,我先问学生们:什么是变化率?引发了他们对这一概念的疑惑和探究的兴趣;然后,再给学生讲解了“气球膨胀率”的数学问题,让他们对“变化率”建立了一定的认识;紧接着,又让其列举出了一些生活当中遇到的相似问题,如:汽车运动过程中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加热冰水时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最后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运用普遍的函数关系来表示“变化率”的概念。这样经过逐层深入的问题教学模式,不但有效增加了学生寻找问题答案的欲望,而且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过程,继而带动了整个班级内良好的学习气氛,大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应响应时代的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引入相关知识的情景案例、逐层深入地进行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使他们在思考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程内容,有效提高其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定律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的思维去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彬,范彬彬.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2(s1):111-112.

猜你喜欢
内容探究数学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主要内容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