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毛毛熊
扭转人才外流的一个方法是为这些人才在国内找到用武之地。
当安尼尔·库尔(Anil Koul)告诉他的朋友,他将移居印度并在政府所属的研发机构工作时,“大部分人的反应是这种行为让人难以置信,甚至是同情。”他如是说。甚至有些人认为他的这个行为是个疯狂的做法,“为什么你从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健企业离职转而投奔到印度政府机构中去?”
库尔所在的微生物技术研究所(IMTECH)位于印度北部地区的城市——昌迪加尔。在此之前,他在比利时的强生制药公司担任高级总监和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研发部负责人。离职后加入印度政府管理的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所属的分支机构IMTECH。在多数人看来是个疯狂的举动,因为在印度人看来,科学家在海外担任高层职位后,很少有人会愿意返回印度,几乎没有科学家会进入薪水极低的公共事务部门任职。
库尔回到祖国任职后发现印度的科研环境与他在1998年离开时大相径庭。印度目前很多方面都在积极建设,在制药科学、农业科学和能源科学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印度在空间科学的探索所获得的成就为这个民族赢得了自豪感。
自2014年印度首次成功完成火星探索活动后,这个国家正在积极准备着2018年的月球探索活动,同时它张开怀抱与其他国家开展国际天文学的合作项目。印度将在辛格利县建立激光干涉仪引力波观测站项目(LIGO)的第三个实验室。而浦那的国家放射性天文学中心正在设计“望远镜管理员系统”——一个针对数平方千米望远镜阵列的中央指挥系统。
种种迹象表明,印度这个国家正在享受人才增长的红利——在国外求学获得种种技能的印度裔科研人员正投奔祖国怀抱,报效祖国,这与40年前该国科学界的情况相去甚远。当时印度研究机构的毕业生都会前往美国的机构寻求更好的经济发展机会和教育机会。
印度国家科学院院士、免疫学家英迪拉·奈斯(Indira Nath)说:“我们目前正处在一个全球化和国际化合作的新时代,印度科学家出国寻求发展机会并不会对国家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目前印度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世界上约有1/4的结核病患者居住在印度,并且这些患者还在持续遭受蚊虫传染疾病的蹂躏,这些疾病包括疟疾和登革热。约有7亿印度人(占到全印度人口的56%)生活在没有卫生设施的环境中,2.4亿印度人的日常生活没有电力供应,9 700万印度人缺乏干净的饮用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干旱、洪涝和风暴等自然灾害在东南亚地区已经越来越普遍,其频率和破坏程度将会变得越来越高。
自70年前印度独立于英国统治以来,每一位总理都会强调科学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现任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2017年7月在印度主要科学官员的会议上表示:“科学、技术和创新是印度未来进步和繁荣的关键所在。政府的目标是利用科学来解决国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正如各种政策举措所表明的那样,印度政府在科学上下了巨大的赌注,以期望应对国家在发展中遇到的诸如能源、环境保护、食品、饮用水、卫生设施、医疗保健和失业带来的紧迫挑战。
为了达到这个伟大的目标,政府希望找到更多像库尔这样的科学家,而库尔则认为这是使自己获得服务社会,迎接科学挑战的机会。
这是一个很迫切的需求,就像狭小的房间中有一头大象一样,这些问题早就应该被拿出来公开讨论。印度政府对本国高科技研发投入占比十多年来都停滞在国内生产总值的0.85%左右,而同时期像丹麦、日本和瑞典等科技发达的国家对科研的投入至少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
库尔仍然很乐观,并且已经帮助IMTECH和强生制药公司在2017年8月份达成一项合作协议。两家机构将会平行研究四种潜在小分子药物靶点,用以研发针对各种结核杆菌的更短、更安全、更有效的口服药治疗方案。
库尔牵头的这项合作有利于印度制药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本国扎实的化学专业基础,多数大型制药公司已经建立起可以生产价格合理的通用抗生素、疫苗、糖尿病和艾滋病药物的工厂。而所有这一切的动力都来自市场红利的驱动。根据总部位于海得拉巴的一家管理顾问公司Sathguru的数据,2010年印度医药行业市场市值188亿美元,2017年这个数字是411亿,预计到2022年将会扩大到724亿美元。全球有1/5的仿制药是由印度制造的,而这一制造业一半都位于海得拉巴。
仿制药的生产无疑对印度的制药业发展有所帮助,但是有更多的人希望该国制药业的发展不只局限在仿制药的生产上。班加罗尔的百康生物制药的董事总经理基兰·玛兹穆德-肖(Kiran Mazumda-Shaw)说:“我们现在需要这些新药被广大患者所认可,这样才能够满足尚未得到满足的医疗需求。”目前这家制药公司不断增加的产品线包括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胰岛素和用于癌症治疗的单克隆抗体。
万斯·纳拉西姆汉(Vanz Narasimhan)博士是一位印度裔美国人(第二代),目前担任巴塞尔的诺华制药公司总部的首席医疗官,他评论说:“印度有潜力成为推动亚洲生物制药市场创新的强大动力。生物制药业正在不断寻找新的人才。”他列举了数据分析师和数学家加入生物制药公司的例子,他认为这些人才将会推动下一轮医疗创新。
纳拉西姆汉博士对印度制药行业的发展信心满满。印度一流的结核病防治专家索姆亚·斯瓦米纳森(Soumya Swaminathan)博士说,大多数制药公司一直不愿意承担高昂的研发费用来对抗诸如疟疾和结核病等所谓贫困人口的专属疾病。
到了2017年10月,斯瓦米纳森博士被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方案委员会的副主任。她领衔了一项旨在巩固印度零散结核病研究的工作。这项工作以前由四个独立机构提供支持,由一个综合性组织——印度结核病研究联盟负责。她说:“这些疾病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却期待西方制药公司对这些疾病感兴趣并投入资金研发是毫无意义的。”
当被问及这些问题时,印度的制药公司表示,他们不愿意在这些领域进行研究,理由是进行早期研究时缺乏相应的政府资助,而一旦产品进入临床试验,各种繁文缛节会纷至沓来,很难给公司带来盈利。
2017年4月,一项由德国研究人员与印度环境专家阿尼尔·达雅卡尔(Anil Dayakar)的合作研究指出,海得拉巴的制药业正在污染该地区的水系统,而且这种污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并且该地区水系中已经出现了耐药菌。研究人员建议,需要建立更多的法规来监管以防止该地区的水系进一步恶化。
印度的制药业不是唯一的污染源。印度的许多城市都被污染了,而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冬季则被烟雾所笼罩。蒂鲁伯蒂的印度科学教育研究院负责人克利什那·甘乃史(Krishna Ganesh)博士希望科学发展能缓解这一问题。他说:“化学工业的发展正在转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包括无毒化学品、环保型溶剂、有机生产和可再生材料。我们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消除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有毒化学品,并防止气体泄漏到大气中。”
在化学领域的实力有助于印度成为纳米技术跨学科领域的领导者。科印拜陀地区的泰米尔纳德邦农业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系的研究员克泽拉尔·萨勃拉曼尼亚(Kizhaeral Subramanian)表示,“这是一个特别诱人的研究领域,因为我们有大量的经费支持。全球纳米技术的科研资金投入从2000年的10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2万亿美元。”最重要的是,萨勃拉曼尼亚博士认为,由于纳米技术学位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使得该国拥有强大的人才库。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领域很有潜力。随着印度人口的进一步膨胀,对食品和洁净水的需求正在增加。甘乃史博士说:“纳米材料可以帮助净化细菌和金属污染物,纳米材料也可以帮助保护作物。”例如,泰米尔纳德邦农业大学正在研究无毒除草剂和化肥的生产,以及可以增加水果和蔬菜保鲜期的乳液和地膜。
印度的13亿人口中,近20%的人生活在无电力供应的环境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国家推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计划,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总体而言,这个国家希望到2022年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175吉瓦的电量。预计能够满足该国20%的电力需求。
据海得拉巴的粉末冶金与新材料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塔塔·纳拉辛加·拉奥(Tata Narasinga Rao)介绍说,印度每年有250到300个晴朗的日子,是利用太阳能技术的理想之地。拉奥介绍说,这个新能源得到了廉价的土地和大量人才的支持,这些都得益于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其兴建基础设施的帮助。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在2017年发布的一份评估报告中指出,将印度列入与巴西、中国、德国、日本和美国并列的六个国家中。这六个国家在2016年中完成了全世界绝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的兴建工作。
印、美两国一项太阳能研究计划将联合班加罗尔的印度科学研究所和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两个研究机构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加速太阳能电力技术的发展。作为这一合资项目的一部分,科学家在2015年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纳米技术太阳能吸收系统。拉奥评论说,这个新系统的成本是目前全球太阳能收集系统上使用的非真空管技术的一半,并且这个新系统具有巨大的产业潜能。
任何公司在开始挖掘太阳能技术的金矿之前,都会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设备制造商们还没有制定出方案如何来处理当地的猴子和老鼠泛滥的问题。这些猴子和老鼠无情地嗜咬电话线、电缆和光缆。
与此同时,印度研究人员正在利用秸秆开发先进的生物燃料及产品,例如沼气和生物材料。这些秸秆之前通常被印度农民当作垃圾焚烧。海得拉巴的印度化学技术研究所的化学家艾哈迈德·卡迈勒(Ahmad Kamal)评论说:“印度在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和过程工程方面的强大专业基础可以用于研究生物燃料。”
2009年,一位名叫米娜克希·迪万(Meenakshi Diwan)的印度女性在位于印度奥里萨邦一个太阳能电池板上辛勤工作着。当时部分新兴的太阳能电网其容量还不到10兆瓦。目前,印度的太阳能发电量已经超过6 000兆瓦
为了实现其宏伟目标,印度需要培育其新发现的人才,同时也需要通过其最大的研究资助机构之一——科技部(DST)的努力使自己尽可能具有吸引力。例如,在2017年6月,印度科技部宣布每月捐赠一万美元用于支持选择归国报效祖国的印度裔海外科学家。
新德里基因组学与整合生物学研究所的计算生物学家里皮·图格拉(Lipi Thukral)博士认为:“印度研究机构的名声在国外被以讹传讹了。”她接着说:“在国外讹传印度科学家的薪水很低。如果考虑到卢比的购买力,这些薪水还是很吸引人的,而且科学家在印度也可以做很棒的科学。”
图拉格博士使用高性能计算机来研究生物结构的运动并模拟蛋白质折叠。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英国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她在2012年通过印度科技部的一个人才引进计划回国。
德里印度理工学院的化学工程师沙利尼·古普塔(Shalini Gupta)博士于2009年在罗利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获得了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学博士学位,并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后返回印度,目前古普塔博士的团队正在研究快速诊断败血症(这是一种由许多细菌感染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且价格便宜的便携式医疗工具。对于她来说,印度拥有完美的实验室。她说,“我们的优势是随时可以获得患者、样本并且随时展开测试。”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计划通过15.4亿美元的资助将20所现有的大学发展成为世界顶尖的研究机构。决策者希望这将使该国最好的大学免于依靠该国的捐赠委员会的繁文缛节来发展自身,并且政府鼓励这些大学行使更大的自主权。
古普塔说:“在第三世界国家工作总是会面临挑战,但印度在下一代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制药、农业、能源和环境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