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文艺范儿”

2018-03-16 09:13:45李佳旭
遵义 2018年6期
关键词:遵义市汉服春联

文丨全媒体记者 李佳旭

欢庆新年 文艺闹春

每年春节临近,遵义的春晚就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作为800万遵义人新春之际的精神文化大餐,遵义市每年都铆足了劲,让市民在这个重要的节点上大饱眼福的同时,感受到遵义这片红色土地发展的铿锵步伐。

而今年的春晚也在2月8日晚上8点如时上演,此次春晚以“新时代•新遵义”为主题,给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文化盛宴。

当晚,伴随着歌舞《中国节》欢快的乐曲声,晚会正式拉开帷幕。现场通过歌舞、杂技、小品等表演形式,展示了遵义的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高难度的杂技表演《蹬鼓》,有西洋乐器演奏的《智斗》,有别具特色的旗袍韵《油纸伞》,有动感歌舞《震动世界》,还有精彩小品《情感快递》等,整场演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赢得全场观众阵阵掌声,最后,整场晚会在大型舞蹈《壮丽航程》中落下帷幕。

春节不仅是辞旧迎新、家人团圆的重要节日,同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年春节期间,遵义市各级文化部门围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这一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一场场接地气的群众文艺展演和文化活动,伴随着市民欢度新春佳节。

猜灯谜、送春联、看舞狮、赏杂耍、包汤圆、听民乐……正月初一至初四,一条具有黔北民居风格的“文化年货街”出现在汇川区珠海路曼哈顿广场前,汇川区文广局组织的一场场新春活动在这里热闹上演,让市民寻找到了记忆中的年味。

2月10日下午,凤冈县在龙泉镇凤翔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广场里举行春节联欢会,紧紧围绕十九大精神、以“拔穷根、感党恩,新市民、新生活”为主线,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节目营造了隆重的节日氛围,增进了干群友谊,将党委、政府的新年问候和脱贫攻坚惠民政策送到了千家万户。

2018年2月16日,冬日阳光照耀在绥阳县的一个偏远小山村,旺草镇角口村大滩坝组的村民正紧密锣鼓的准备第二届年欢会。虽然条件简陋,但是心中幸福美满。村民以村居院坝为舞台、旱田为观众场地,各家各户将自家的桌椅板凳搬到旱田里,依次排开,现场组织者告知工作人员,第一排由年满70岁以上老人就座,而表演者为返乡农民工和在外读书的学子。节目有以“回家过年”为主线的小品,有快板、唱歌、跳舞,还有返乡农民工现场讲述打工经历、抢微信红包、二人转、乡村走秀等等,现场欢呼声一浪接着一浪,让现场观众在冬日阳光里更加感到温暖。

……

文艺下乡 惠及民生

1月26日,习水县城迎来了第一场风雪,习水县”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惠民小分队顶风冒雪来到程寨镇,为基层百姓送去精彩的文艺演出,用文艺的形式传播党的声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他们,就是活跃在乡村、学校等基层一线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活动现场,精彩的魔术、脱口秀,激情飞扬的健身舞,铿锵的器乐独奏、诙谐的戏曲小品,点燃了大家的热情,掌声、笑声不断。书协老师现场书写春联和福字,还有摄影协会的义务拍摄全家福等,在寒冷冬日为大家送去了一份别样的新春祝福。

当前,在全国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之际,在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大会战时期,根据中宣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做新时代“红色文化轻骑兵”的通知》要求和省委宣传部的安排,遵义市各地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宣传队伍,走进村庄、集镇、学校、农户甚至田间地头,通过形式多样的节目,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传递到千家万户,把关怀送给人民群众,把温暖带给老百姓,把群众所关心的农业科技、卫生健康、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送达基层,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为了让文艺大餐惠及城乡,遵义市文联精心组织、上下联动,抽调了市、县文艺精兵强将300余人,组建了“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深入红花岗区、汇川区、播州区、绥阳县、正安县、务川自治县、余庆县等地150余个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开展书赠春联、赠送“全家福”、戏曲专场演出、送画下乡、剪纸作品展、行草书展、音乐会、灯谜等文艺进万家系列活动。据了解,市文联累计开展文艺进万家展演、书赠春联等集中示范活动20余场次,全市开展书赠春联活动300余场次,向基层5万余干部群众赠送春联、画册、书籍、全家福照片等20余万对(本、张)。

在绥阳县移民安置点红海清华园,“送欢乐下基层”书赠“万福万春”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进行着,此次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重大工程建设现场、生产一线、精准扶贫点,向广大群众赠送五万副春联和一万张“福”字,扮靓了村村寨寨。迎来新生活的群众围绕在书法家身边,有的请书法家书写自己创作的春联、有的在张贴出的春联中观看选取,将反映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带回家中。在该县敦盛花园建设工地上,在此务工的群众也挤进书写春联的现场,选择自己喜爱的春联和红红的“福”字,带着满脸的喜悦离开。在诗乡广场,原本3小时的书写时间延长至5小时,有的书法家写得手都软了,但心情特别高兴。该县各乡镇还组织书法爱好者利用赶集日义务为群众书写春联,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精彩纷呈 亮点频闪

“穿汉服并不是模仿秀,我们希望通过汉服的走秀来展示汉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觉,体验汉礼庄严内敛之美,并请参与者身着汉服、研习拜孔礼,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尊师重教之精髓。”1月21日,湄潭县茶乡广场古乐声声,舞姿翩翩。一场主题为“着我汉家衣裳•兴我茶城文明”的文化活动精彩上演。此次活 动紧扣汉服文化精髓,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振奋中华民族精神。

舞台上,只见一位身着轻纱罗裙,古韵十足汉服的美丽姑娘,指尖不停在古筝上变换着,在她的带领下,另外十几位抚琴者也用跳动的音符尽情抒发对新生活的期盼,一曲场面壮观的古筝齐奏《唯美中国》拉开了活动的序幕。演出中,有礼仪展示《汉风重现》、走秀《油纸伞》、武术表演《中华太极》,还有情景表演《诵读经典》、书法展示《中华书韵》等等。其中,尤以汉服展示《汉家古风》让现场观众了解到无论是汉的大气、晋的飘逸、唐的开放,还是宋的端庄、明的中和,汉服文化都深深植根于汉民族光辉璀璨的历史文化中。活动当天,共有150余名茶乡人身着汉服进行了节目表演,为数千名观众送上了一场风格独具、耳目一新的文化盛宴。

2017年以来,遵义市文艺系列活动层次丰富、精彩纷呈。形成了市、县、乡、村上下互动,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市级举办了“遵义群众文化大舞台”“全城心跳•广场舞大赛”等活动,面向全市筛选优秀文化演出节目,大力实施广场文化工程,为群众艺术文化搭建展示平台,推动了基层文化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县级结合区域文化特色,突出“群众性、参与性”的原则,开展独具特色的文艺活动;乡村两级结合旅游特色、地域文化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场景。

近年来,为丰富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仅2017年,遵义市就组织策划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魅力遵义”系列主题文化活动,举办了“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大型公益活动、祭茶大典、端午节诗歌会、文化志愿者小舞台、新春书展、戏曲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喜迎十九大•迈步新长征”2017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优秀合唱作品展演,第七届遵义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文艺晚会,“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朔地恋歌——宁夏岩画特展,文化部“文化迎春•艺术为民”赴遵慰问演出活动,遵义撤地设市20周年“放歌新时代”文艺展演。全市共组织开展了送文化下乡、精准扶贫演出、党的十九大精神文艺演出、迎春猜谜、迎春书画展等节日活动14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20余万人次。

猜你喜欢
遵义市汉服春联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汉服新“江湖”
金桥(2021年3期)2021-05-21 08:05:44
新春联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2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晚晴(2019年4期)2019-07-08 03:49:42
上台说汉服
新春联
中华诗词(2018年1期)2018-06-26 08:46:40
喜迎新年
——遵义市春节联欢晚会
遵义(2016年4期)2016-08-23 11:47:15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当代贵州(2016年23期)2016-07-21 08:55:34
汉服有礼
火花(2015年6期)2015-02-27 07: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