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一幅画传到了著名收藏家吴洪裕的手上,他把这幅画看得比命还重要。去世前,他决定让这幅画为自己殉葬。
画这幅画的是一个元朝人,叫黄公望。
生活中,我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山一程、水一程,有时候走着走着,顿觉一生一事无成,便开始抱怨自己碌碌无为。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黄公望出生于江苏常熟。他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失败者,从小读遍“四书五经”,“经史二氏九流之学无不通晓”。但直到二十二三岁,他才在浙西廉访司当了一名书吏。元延祐二年(1315年),他的上司张闾,因“贪刻用事”引发民乱,被仁宗遣人聆讯治罪。作为张的书吏,黄公望亦被牵连下狱。等黄公望出狱时,已经年近50岁。想想这一生,也快走到尽头了。
一天,黄公望正在屋里写字。一个做官的朋友来跟他说:“去我府上做书吏吧!”黄公望把笔一放,说了句:“做官,不去了。你赶紧回吧,我也要出门了。”官员朋友问:“你要去哪?”黄公望答:“当道士!”
黄公望拂衣而去,从此浪迹天涯。自那一天起,黄公望便开始向人生的莽原出发,与过去的生活彻底决裂。在古代,50岁已是人生暮年,也许等待黄公望的除了死亡,也就不剩什么了。可死亡从来不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人未老,心已死。心死了,时间也就跟着死了。
对黄公望来说,他的人生盛宴刚刚开始!
黄公望早年曾师从赵孟頫习字学画,自称“松雪斋中小学生”。入道后的黄公望走遍山川、游历江河,寄情山水,开始了作画生涯。他成日在山林胜处取材,观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时终日在山中静坐,废寝忘食。至正元年(1341年)秋八月的一天,赵孟頫的外孙王蒙兴之所至,戏学黄公望的山水画,正在经营位置之时,黄公望适至,遂相与切磋,共成一幅《山水图》,图成酒行。这一巧合,使元代两位大画家同堂操笔描绘并传与后人一幅山水珍品。
至正七年(1347年),黄公望78岁。
那年秋天,黄公望偕道友无用回富春山居。一日,黄公望在山居南楼遙望富春江,只见江平如练、渔歌唱晚,兴之所至,他决定画一幅描绘山居景物的巨幅画。
对别人来说,画如此大幅之画,本来就是艰难的,更何况是一个年近80岁的耄耋老人。可对黄公望来说,他做每件事从不管别人如何评价。
富春江的四面,有十座山峰,峰峰形状不同;数百棵树木,棵棵姿态迥异。黄公望踏遍了富春江两岸,他身上总是带着皮囊,内置画具,每见山中胜景,必取具展纸,摹写下来。渔舟唱晚、樵夫晚归、山林寂静、流水无痕都成了他人生的注脚。3年之后,至正十年(1350年),黄公望81岁,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全部完成。
画中,黄公望把人藏在山水之中,画里有8个人,但人们往往只能找到5个。在黄公望看来,人在山水之中,不需要被别人看到。回首往事,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至正十四年(1354年),黄公望长笑而逝。
故事讲完了吗?并没有!黄公望离世之后,这幅画的经历更加离奇。
明成化年间,这幅画到了明四家之一的沈周手里,沈周将其视为珍宝。可有一次,沈周将《富春山居图》拿去请人写题跋时,竟被那人的儿子藏匿转卖了,沈周万分痛惜。不久之后,沈周发现画卷出现在市场上,但苦于资金不足,沈周无法将其购回。为了暂慰思念之苦,沈周便根据自己惊人的记忆力将三丈长卷从头至尾背临了一遍,于是著名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问世了。
又过了近140年,《富春山居图》突然出现在著名收藏家吴洪裕手上,在上万件藏品中,他独爱《富春山居图》,把它看得比命还重要。清顺治七年(1650年)的一天,奄奄一息的吴洪裕躺在床上,吩咐家人将《富春山居图》烧了为他殉葬。就在画被投入火盆的时候,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赶到,一把将画从火盆中拽了出来。可惜这幅画已被烧成两截,前半截名为《剩山图》,后半截名为《无用师卷》。两幅画辗转多位藏家之手,与世沉浮,在民间若隐若现。
1938年,《剩山图》进入西湖博物馆(现浙江省博物馆)。1948年,《无用师卷》辗转到了台湾。从此《富春山居图》前后两截分隔两地。2011年6月1日,距离吴洪裕烧画那一年,已整整过去361年。《富春山居图》的两截,《无用师卷》和《剩山图》才在分别3个多世纪之后,正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重逢。
两岸的文化人说这叫:山水合璧!
(冥 谷摘自微信公众号“牛皮明明”,本刊节选,李 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