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矿井衰退期开采方案设计:以山西云冈矿为例

2018-03-15 04:37马秀春
现代矿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云冈煤炭资源煤柱

马秀春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冈矿)

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结果,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约5.57万亿t,探明储量10 202亿t,其中可开采储量1 891亿t。2015年,我国煤炭产量达37.5亿t,为2005年产量的1.76倍,占世界煤炭产量的47%,2016年1—11月全国煤炭产量为30.5亿t。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约占71%,截至2015年底,全国煤矿数量达1.08万处,其中年产120万t以上的大型煤矿1 050 座,较2010年增加400 座,产量比重由58%提高至68%;年产30万t以下的小型煤矿有7 000多座。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煤炭企业面临很多问题,大量资源枯竭型城市相继出现。现阶段,我国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数量约占全国资源型城市的1/10。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累计查明煤炭保有资源量2 674亿t,约占全国查明煤炭资源储量的25%。山西煤炭资源开采具有开采历史久、开采强度大的特点。截至2016年3月31日,全省6大煤田中,共有生产矿井562座。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强度达到23.3%,与陕、蒙两省(区)相比,高出陕西14.3%、内蒙14.7%。该省许多煤矿已进入资源严重匮乏期,如大同煤矿集团云冈矿自1973年3月投产至今,已开采40多年,矿井已进入衰竭期,矿井剩余储量460万t[1-2]。本研究以该矿为例,对资源枯竭型矿井衰退期的开采方案进行设计,以有效提高剩余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1 矿井概况

云冈矿于1966年10月开工建设,1973年3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270万t/a。该矿于1985年10月由山西省煤矿设计院完成改扩建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500万t/a,于1991年4月完成修改设计,设计生产能力达到600万t/a,2005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480万t/a。井田位于大同市西18 km、云冈镇西,地处大同煤田东北部、侏罗系赋煤区北端,大同向斜西翼(图1)。井田东邻青磁窑逆冲断层,地层总体走向NW,倾向NE,发育有较多的短轴褶曲,地层倾角一般为2°~6°,较大断层及褶曲附近地层较陡,倾角达11°~30°[3-4]。井田面积为59.000 3 km2,可划分为南北两翼共11个盘区,矿井主要开采侏罗系中统大同组煤层。该矿1966年建井时批复的储量为99 122万t,保有储量99 054万t。截至2014年12月31日,该矿累计查明储量106 000万t,1973年投产时累计探明的资源储量为61 149.9万t,保有储量41 429.2万t,其中111b资源量6 458.4万t,122b资源量15 589.8万t,333资源量19 381 万t。

2 矿井末期面临的问题

2.1 矿井剩余可采储量匮乏

云冈井田赋存有侏罗系含煤建造,侏罗系地层共含煤12层,自上而下依次为2#、3#、4#、5#、7#、8#、9#、10#、11#、12#、14#、15#煤层,其中,4#、5#、9#、10#、15#煤层不可采。经过40多年开采,云冈矿累计生产煤炭1.6亿t,其中2#、3#、7#煤层已开采完毕,目前正在开采8#、11#、12#煤层,截止到2016年,8#、11#煤层的剩余可采储量仅为100万t左右(表1)。自2007年以来,云冈矿连续7次年产原煤超过500万t,高强度的开采导致剩余可采储量逐渐减少。相较于2010年、2011年,云冈矿2012—2015年原煤产量略有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大,2016年原煤产量为217.3万t,较2010年、2015年分别降低了61.6%、57.6%,可见从2016年起,该矿已开始进入开采末期(表2),矿井剩余可采煤量仅为460万t。由于开采煤层资源枯竭,原煤产量呈现下滑趋势,矿井剩余动用储量逐渐减少,2017年全年计划动用储量138万t,2018年计划动用118万t。

图1 云冈矿区域构造特征

表1 云冈矿8#、11#、12#煤层剩余可采煤量 万t

煤层编号盘区储量8#40438.6811-2#31161.9412#40442.85406281.6541036.01

表2 2010—2016年云冈矿原煤产量 万t

2.2 矿井剩余资源地质条件差

云冈矿剩余可采资源地质构造发育,根据钻孔及生产揭露,井田内共有断层202条,其中140条断层集中位于404、406盘区,其中断距大于10m的断层有11条,5 ~10m断距的断层有10条,断层走向以NE、NW向为主,少量为SN向,断层以正断层为主。除断裂构造外,井田褶曲也较发育,共有褶曲和穹隆构造9个,轴向为NE、NW。井下揭露了40个陷落柱,形态各异,轴向多为NE、NW向,长轴长度为35~250m,平均75.3m,短轴长度为20~140m,平均43.5m,主要分布于410盘区。

2.3 矿井剩余资源水文地质条件差

随着开采由简单区域向复杂区域转移,矿井面临的水文地质条件也日趋复杂。目前,云冈矿开采8#煤层404盘区,上覆存在着该矿2#、3#、7#煤层采空区,且靠近十里河河床,充水和补给条件良好。11-2#煤层311盘区西南部附近存在上深涧、花园屯和破鲁老窑沟煤矿小窑破坏区,影响着81123、81125、81127工作面安全掘进。12#煤层406盘区上覆有马营洼、刘官庄、宏达小窑采空区,影响着406盘区8633、8615等工作面回采;12#煤层410盘区附近同层和上覆有党家洼、五台湾、瑞丰煤矿小窑破坏区,影响着410盘区西部81041、81043、81033工作面安全掘进和回采。目前矿井的积水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矿井防治水工作除考虑矿井周边小煤矿采空区积水和上覆老窑、小窑破坏区积水外,还应考虑该矿上覆煤层采空积水[5-6]。

3 矿井末期开采方案设计

3.1 方案I(精采细采,合理配采)

云冈井田以十里河为界限可划分为南翼和北翼,共11个盘区,其中北翼分为301、303、305、307、309、311 6个盘区,南翼分为402、404、406、408、410 5个盘区(图3)。

目前,云冈矿正在生产的盘区有8#煤层404盘区,11-2#煤层311盘区,12#煤层404、406、410盘区。云冈矿剩余盘区较少,其中11-1#煤层311盘区已进入回收煤柱阶段,可采储量进一步减少。因此,精采细采剩余煤炭资源、合理调配生产,是减少煤炭资源损失、实现平稳过度和延长矿井寿命的主要技术手段[7-8]。

(1)广泛使用一次采全高单一长臂采煤法。8#煤层404盘区煤层厚度为2.80m,煤层倾角为2°,直接顶岩性为粉砂岩、细砂岩及少量中砂岩、泥岩;11#煤层311盘区已进入回收煤柱阶段,煤层厚度为2.08m,煤层倾角平均达3.9°,直接顶岩性为中—粗砂岩,厚0.6~8.54m。8#、11#煤层厚度变化小,煤层赋存稳定,属中厚煤层,顶板条件好,宜采用一次采全高单一长臂采煤法生产。一般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开采,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图2 矿井积水位置分布

图3 云冈矿盘区划分

采煤机可选用鸡西煤矿机械厂研发的MG300W型双滚筒采煤机,采高2~4.5m;支架可选用郑州煤机厂生产的ZFQ-2400-16/24型轻放支架,支撑高度达1.8~4.2m。回采过程中须控制采高、顶煤及底板,时刻关注煤层厚度变化,及时调节支架高度,减少因煤层高度变化而造成的顶底板煤炭资源损失[9]。

(2)合理应用倾斜长壁后退式低位综采放顶煤工艺。12#煤层厚度为0~13.83m,平均7.08m,煤层厚度变化大。大采高综采工艺对煤层厚度、稳定性要求较高,适用于煤厚变化较小、赋存稳定的厚煤层,一般最大厚度小于6m,平均厚度约4.5m。放顶煤综采工艺对厚度变化较大的厚煤层适应性强,不会因煤层厚薄不均甚至局部不可采而丢失大量煤炭,有利于提高资源采出率。因此12#煤层宜采用综采低位放顶煤工艺生产。为提高放顶煤回收率,放顶煤工作面可根据放煤量适当加宽后部刮板输送机的宽度,优化放煤工艺,选定合理的循环进度和放煤步距、放煤方式,确保足够的放煤时间,见矸关窗。云冈矿放顶煤工作面宜采用低位、间隔、多轮往复均匀放煤方式,放煤口高度距工作面底板为0.2~0.5m。该放煤方式丢煤少,混矸少,易实现高产高效。

(3)调配生产,实现稳产。矿井设计部门需根据采掘部署合理安排采掘衔接,对待采区域按煤层厚度、地质构造发育程度、开采难易程度、煤柱等要素进行划分,实现薄煤区与厚煤区相互搭配,地质构造简单块段与复杂块段相互搭配,优劣煤质相互搭配,确保矿井有序开采,实现稳产。

(4)推广小煤柱、无煤柱化开采方式[10-15]。云冈矿以往开采的综采工作面之间多留设20m厚区段煤柱,严重影响了采区回采率,且因临空巷道布置于采空区顶板侧向应力集中区,致使临空巷压力显现大。实施沿空掘巷或留设小煤柱,可使得临空巷道布置于应力降低区,减小临空巷道压力显现,不仅可实现安全开采,而且有助于提高采区回采率。因此,应在该矿大力推广沿空掘巷技术,确保放顶煤开采无区段煤柱,或采用留设5~8m厚小煤柱的方式开采。实践证明,因地制宜的实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的错位布置,实现小煤柱回采,同时对于一些落差较小的断层实行跨断层跳采[16-20],可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

3.2 方案II(优化工作面布置)

在矿井剩余资源开采方案设计中,针对煤层赋存情况以及盘区地质构造特征,合理设计部署中厚煤层工作面、薄煤层工作面,在边角煤、残采盘区、村庄下压煤和小窑破坏区开采时,应通过科学设计、合理布置工作面,有效克服综采工作面遭遇断层、陷落柱的问题。

工作面布置应以走向长臂工作面为主,局部边界和地质构造复杂地带采用短臂工作面、可变采长的工作面。云冈矿404、410盘区断层构造发育,考虑到断层位置、落差以及被切割块体的大小、形态等,对于一些落差大于采高的走向断层,应将其留设于采面之间的区段煤柱内;对于长度较小的斜交断层,通过调节工作面长度,可实现高效回采;将倾向断层作为回采边界,减少回采过程中煤炭资源损失;对于一些落差较小的断层,可以采取强行通过方式。此外,煤层被倾向或斜交断层切割时,可布置倾向长壁工作面。走向长臂工作面一般设计长为200m,顺槽巷道、切眼布置位置可根据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影响因素进行适当调整。如在布置12#煤层81005工作面时,由于受到一条走向NNE、落差4.7~5.1m正断层的影响,可将该断层作为51005回风巷道的边界,将一条走向NNW、落差1.3~2.1m的正断层留设于采面之间的煤柱内;对于走向EW、落差0.6m的小断层,可采取强行通过方案,将X2陷落柱作为采面边界(图4)。

图4 12#煤层81005工作面布置示意

3.3 方案III(开采回收边角煤柱)

云冈矿经过多年开采,矿井资源逐步枯竭,据统

计,剩余能够圈出工作面的可采储量仅为240万t。11-1#煤层309盘区受破鲁老窑沟煤矿小窑破坏区的影响,加之西部2条走向NNW、落差大于5m正断层的控制,使得309盘区被切割形成暂时无法开采的区域,云冈矿该类情形较多(图5)。11-2#煤层311盘区西南部附近存在上深涧、花园屯煤矿小窑破坏区,12#煤层406盘区上覆存在马营洼、刘官庄、宏达小窑采空区等。此外,由于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条件、构造复杂程度的变化,使得正规开采、切块布置方式遗留下大量边角煤,同时受到断层等构造切割留下了多处三角块段或窄条段,合理回收该类边角煤柱,能够提高采区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图5 11-1#层309盘区开拓平面

4 结 语

云冈矿历经40余年的开采,资源濒临枯竭,为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实现矿井衰竭期间生产的平稳过渡,本研究通过分析该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设计了3种开采方案,即通过合理选择采煤工艺,精细化开采、合理配采以提高资源回收率;针对煤层赋存情况和地质构造特征,优化工作面布置,降低边角煤柱的损失率;有效回收各类残存边角煤柱,以延长矿井寿命。该类方案的成功实践有效提高了矿区煤炭资源回收率,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矿井的生产价值,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1] 于 斌.大同矿区综采 40a开采技术研究[J].煤炭学报,2010,35(11):1772-1777.

[2] 乔 飞.云冈矿力博艰难再铸辉煌[J].山西煤炭,2014(4):14-17.

[3] 袁 远, 曹代勇,林中月,等.大同煤田构造控煤特征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1,28(8):63-65

[4] 刘海平.大同矿区复杂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措施[J].工程技术,2015(3):153-154.

[5] 陈 涛,李玉兵.复杂条件下上覆采空区积水综合防治技术[J].煤矿安全,2016,47(9):85-88.

[6] 米晓波,高宇平.大同煤田采空区积水探放技术综合应用与研究[J].山西煤炭,2014,34(2):73-75.

[7] 王晓平.精细化开采方法在镇城底矿的探讨与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11(S):9-11.

[8] 陈 哲,张 磊.浅论如何有效进行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4):80-81.

[9] 赵 帅.对放顶煤开采减少煤量损失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4(14):101-102.

[10] 晏鹏程,满昌华.沿空掘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在曹庄煤矿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1(5):19-20.

[11] 王平虎,王 春.晋城区域兼并重组矿井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J].煤矿开采,2017,22(2):31-33.

[12] 曹俊文.断顶卸压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在屯兰煤矿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7(3):119-121.

[13] 王志强,周立林,月煜程,等.无煤柱开采保护层实现倾向连续、充分卸压的实验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4,31(3):424-429.

[14] 赵 鹏,谢凌志,熊 伦.无煤柱开采条件下煤岩体支承压力的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11,36(12):2029-2034.

[15] 张国锋,何满潮,俞学平,等.白皎矿保护层沿空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28(4):511-516.

[16] 李钦民.浅析长走向跨断层开采[J].中国科技博览,2015(19):288-289.

[17] 耿 贵.综采工作面跨断层技术综合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5):31-32.

[18] 贾 昆,李永红,张铁军.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跨断层开采[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11(S):46-49.

[19] 何叶荣,孟祥瑞,徐雪战,等.基于三维可视化的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开采工艺仿真研究[J].煤炭技术,2015,34(2):77-79.

[20] 许延春,高玉兵.高承压水条件下工作面过断层理论分析[J].煤矿安全,2015,46(9):192-195.

猜你喜欢
云冈煤炭资源煤柱
公路下压煤巷式似膏体充填开采暂留煤柱合理宽度优化
薛虎沟矿1209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云冈舞: 以艺术之美推动“云冈学”建设
大埋深矿井区间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洛阳“合体”
采动影响下双巷掘进煤柱承载特征研究
我和云冈的缘分
魏贤勇: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视域下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
大同云冈第1、2 窟图像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