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2018-03-14 16:43李淑芳
新农村 2017年26期
关键词:侵染林木乳油

李淑芳

在自然界,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很多,从病原物侵入林木和发病的整个过程来分大体可分为以下两大类:一类是生物病原,它是以林木为寄主的寄生物,由生物因子引起的林木病虫害可以传播、扩散及蔓延,故称侵染性病害。常见的侵染性病原有:真菌、细菌、病毒、以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另一类非生物性病原,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造成,此类病原引起的林木病害不传播、扩散和蔓延,只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发生,故称非侵染性病害。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原有: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过强、土壤水分失调、有毒气体的侵害等等。无论是侵染性病原还是非侵染性病原引起的林木病害,它们在整个发病的过程中都出现病理变化过程,从而在生理上、组织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变化,最后出现不同的症状。

症状是识别林木的重要依据,可根据症状来鉴别病虫害的种类。但病虫害的症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种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在不同的寄主或同一寄主的不同器官、不同的发育阶段,其症状也是有很多差异。此外,不同的病原物可以引起相似的症状。因此,单凭症状来鉴定病害并不完全可靠,还需要配合其它方法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依靠科技进步、推广成熟成果”的原则结合本地区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一是要对虫情进行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区以乡镇、林场为单位,每年春秋两季按照病害资源村(社)分布图,沿着设计路线对本地区病虫害树种进行全面普查,查清发生分布范围、发生面积(以村社为单位进行统计)和危害程度,绘制病虫害发生分布图,制定防治计划。

二是系统虫情监测,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林木设立3-5个固定标准地,每个固定标准地内的寄主树不少于200株,在标准地内选取有代表性的树样30株进行监测。监测病虫害的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

三是防治措施,对病虫害危害较轻,疫点少且分散的新发生区(重点治理区)要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措施,彻底清除病害,发现一株,清理一株,发现一片,清理一片,务求拔点除源,彻底扑灭。对病虫害危害历时较长、发生面积大、虫害严重的重灾区要以改为主,砍大治小、先轻后重、由外向里,该清除的要坚决清除,以达到减少虫源、降低虫口、利用资源的目的;对于伐倒的虫害木要进行灭虫处理,主要采取磷化铝片进行蒸熏7天左右时间,解板(解成2厘米以下厚度的板材)切片处理、剥皮爆晒、水侵、药泥、堵孔、插毒扦等措施,做到灭虫处理率达到100%;物理防治要在7-8月成虫高峰期进行,要及时发动群众进行捕捉,9月至次年3月要进行人工砸卵,挖杀小虫,钢针钩拉大幼虫等措施;化学防治要在当年4-5月或8-9月在树干内皮层下取食,用化学药物杀死虫害;生物防治在虫害幼龄期利用白僵菌1.5亿孢子毫升悬浮液注孔。另外要保护和招引啄木鸟进行天然扑杀。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林业工作者每年必须进行的日常工作,怎么样使已成林的树种、林带减少病虫害带来的危害是林业部门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林业机构应当随时做好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对病虫害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当在48小时之内调查核实并报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森林病虫害的调查报告记录,将林分总面积、被害面积、林木组成、平均树高、郁闭度、生长势态、林分卫生状况、平均林龄、地形地势等等以便林业主管部门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查杀病虫害;林业单位和个人应积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及时对症下药把病虫害及时有效的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减少林地面积的损失。如最常见的黄斑星天牛的化学综合防治。

卵,防治时间是当年9月-次年4月。它的形态特征是长卵形,长6-8毫米左右,成乳白色或淡黄色后逐渐变成黄褐色,树干产卵部位可以看到。此时的部位应在树干,防治方法就是直接人工砸卵,这也是最有效的防治办法。

幼虫,成型期横贯整个夏天。幼虫发展成老熟幼虫约30-50毫米为乳白色后变淡黄色头较小,半缩于前胸内且前胸较宽大,背部成梯形有“凸”形形成纹。此时的防治部位在树干。防治方法是用50%杀暝松乳油100-2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喷杆,直至有药液流动。幼虫进入木质部前效果最佳。

蛹,也是横贯整个夏天。长30-40毫米,淡黄色体型似成虫,头部倾于前胸下部,触角卷曲于腹部,呈发条状。此时的防治部位在树干。防治方法是将蛀孔中的粪便木屑去除,插入毒扦或用杀瞑松、马拉松、乐果、敌敌畏水溶液注射入孔或毒泥堵塞蛀孔,已达到治杀目的。

成虫,体长20-40毫米,宽7-15毫米,体黑色腹部密被褐色或黄棕色细毛,雌虫腹部肥大末节部分露鞘翅。雄虫较小,腹部全部被鞘翅覆盖,触角11节,第三节最长,前胸背板两侧各有一尖锐刺突,鞘翅面略带紫蓝色光泽,其上有大小不等的黄色毛斑。此时的防治部位在树冠。防治方法是有效的发动群众捕捉成虫;用2.5%溴氰菊酯乳剂3000-5000倍液,40%乐果乳油与敌敌畏乳油(比例1:1)1000倍液或25%可湿性维因150-200倍液,雾喷。防治工作应在成虫羽化产卵前进行。

对已经无利用价值的树种,可以烧毁或直接挖掉。有可以利用价值的用磷化铝(7-10克∕立方米)、硫酰氟(30克∕立方米)烟熏7天左右(温度高于或低于10℃时可适度缩短或延长烟熏时间)。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随着林业事业的日趋发展,伴随生态建设的快速飞跃,林业职工学习和掌握森林病蟲害的防治与日常管护已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已成林的林带管护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林业职工继续和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因此,为了以后工作的更方便快捷,很有必要了解和掌握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就显得意义特别重大。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华家岭林业站

猜你喜欢
侵染林木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