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中毒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8-03-14 16:43王红胜
新农村 2017年26期
关键词:毒物吸附剂中毒

王红胜

伴随着农业不断发展,畜禽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尤其是动物饲料资源以及添加剂管理工作方面,相关部门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确保畜牧业管理工作和整合体系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正是由于畜禽中毒性症状逐渐增多,研究过程要从诊断和防治出发,一定程度上保障畜禽的健康,实现我国畜牧业管理体系的全面进步。

1 畜禽中毒性疾病的诊断

在实际诊断过程中,要结合畜禽的实际症状进行判定,从而建立相应的诊断机制有效判定畜禽的实际问题。

1.1 症状分析

一般而言,畜禽误食变质饲料、毒草以及农药等,都會导致畜禽出现中毒问题。其基本的外显症状为以下几点:

1.1.1 急性中毒问题产生后的症状。若是同舍同槽的畜禽出现食量增大或者是突然性减小甚至是不采食的问题,都要对其进行观察和判断,出现下列神经症就要及时送诊。1)畜禽异常兴奋,惊恐情绪和沉郁情绪相伴,嗜睡或者是昏睡甚至昏迷。2)食欲不振,眼部结膜严重充血。3)呼吸困难且急促。4)体温基本正常,严重者会出现体温急剧下降的问题。5)泌尿系统受损,表现为多尿或者是少尿。

1.1.2 慢性中毒问题产生后的症状。由于慢性病的病程较为缓慢,症状并不如急性中毒那么明显,因此,诊断过程较为困难,精神沉郁和疲劳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另外,畜禽会出现消化障碍问题,主要表现为腹痛以及腹泻等症状。

1.2 诊断过程

在观察症状后,要结合症状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诊断流程,确保治疗管理机制的有效性,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保障。也就是说,基本诊断项目要按照流程有序开展。

1.2.1 要调查畜禽病史,主要是对畜禽的养殖者进行信息调查,询问基本的饲养情况以及畜禽近期的管理情况。另外,也要对饲料的基本品种和来源予以分析,对其保管机制以及加工措施等信息进行登记,作为后续诊断的基本依据。调查人员也要对畜禽饲养的周围环境进行集中的调研和数据收集,建立动态化的数据分析机制,其中,畜禽生长的畜禽舍和放牧区域是调查重点,也要对周围的工厂环境和基本信息进行调研分析。只有对水源条件和农药管理机制进行综合性分析,才能建立有效的判断分析结果。除此之外,也要对畜禽养殖人员农药和化肥的保管路径进行全面分析,一定程度上有效判定发病前畜禽的实际用药情况和实际治疗结果。

1.2.2 相关调查人员要结合临床症状对发病特征进行判定,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亦或是饲料更换的情况,畜禽同时大量发病,解剖的结果一致,且食欲好的病症较为严重,就是由于饲料的问题,需要在畜禽发病后集中停止饲料喂养。针对饲料问题产生的畜禽问题,要对动物提取液进行全面分析。需要注意的是,畜禽成群生病往往会与传染病类比或者是混淆,这就需要养殖人员能对不同情况的基本特征进行灵活性判定,从而确保整体治疗过程符合标准。畜禽中毒后,体温保持正常或者是下降,传染病则往往伴有高烧。

1.2.3 临床检查工作,相关研究人员要对其进行临床神经症以及其他机能方面的检查,汇总检查结果,以保证后续治疗工作切实有效。

1.2.4 病例解剖,对于疑似是中毒的畜禽尸体,要及时进行对应的剖检操作,避免其出现腐败问题,有效对剖检变化予以观察和分析。其中,消化道粘膜充血、消化道坏死、实质器官浑浊肿胀、血液不凝固等都是较为明显的剖检特征,借助相关特征有效诊断畜禽的中毒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也要对饲料和胃肠内容物进行全面分析,借助毒物分析能有效处理细菌或者是真菌问题。

2 畜禽中毒性疾病的防治

养殖人员要在日常养殖工作中提升安全意识,确保不会造成畜禽出现严重的中毒问题,针对可能造成中毒情况的问题予以处理以及整合,建构完善且有效的防治措施。除此之外,在实际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积极落实系统化的治疗机制,确保治疗过程贴合实际情况,只有保证对症治疗,才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

2.1 优化预防

相关养殖人员要建立健全农药化肥管理机制,正确使用相应剂量。并且要集中提高搭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一些本身存在毒性的物质则要进行彻底的去毒处理后进行喂食。为了有效避免畜禽误食有毒的植物,要在早春放牧前,集中喂食部分干草,避免畜禽大量进食或者是饥不择食。除了养殖人员要规范自身养殖行为外,周围的工厂企业也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对废气废渣和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才能投放到河流中,避免污染物质对饲养区的侵染。

2.2 优化治疗

实际治疗过程要和管理机制结合在一起,建立健全完整的治疗措施,保证畜禽中毒问题得以全面解决。

2.2.1 及时排除毒物。针对一些已经缺乏呕吐机能的畜禽要进行催吐,及时进行洗胃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会对胃粘膜产生损害或者是具有腐蚀性作用的毒物不能一味进行洗胃操作,以防止畜禽出现胃穿孔或者是胃粘膜脱落等问题加剧病情。在洗胃的溶液选择方面,要结合畜禽实际中毒的原因和物质种类,若是没有及时确定种类,就要利用清水和生理盐水进行集中洗胃。针对中毒时间已经超过六个小时的畜禽,由于毒物已经逐渐渗入到畜禽的肠道内,就要利用导泄方式进行排毒,从而减少肠道对毒物的吸收。

2.2.2 减少毒物吸收,为了提升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吸附剂进行处理,主要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硅酸铝、滑石粉等物质,能直接吸附在畜禽的消化道内部,有效对毒物进行吸收。在投放吸附剂后,治疗人员要向畜禽适当投放缓泻剂,从而保证吸附剂能有效排除,避免其对畜禽身体造成伤害。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吸附剂停留时间较长,反而会被畜禽肠道吸收造成二次中毒。另外,也可以利用一些含有淀粉的粘浆物质或者是牛奶、蛋清等在畜禽胃部形成薄膜,有效避免毒物吸收。

总而言之,在对畜禽中毒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集中整合具体的管理措施,确保诊断及时性,利用全面系统化的预防机制,提升畜禽养殖的安全性,也能在保障养殖水平的基础上,减少经济损失。

作者单位:新疆塔城市阿布都拉乡畜牧兽医站

猜你喜欢
毒物吸附剂中毒
固体吸附剂脱除烟气中SOx/NOx的研究进展
用于空气CO2捕集的变湿再生吸附剂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中毒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
AMDIS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茶籽壳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
GIS中吸附剂的设置分析
铅:一种全球性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