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建峰
1 发展农机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应做好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 ,重点在农民,难点在农业。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 阻碍农机化发展进程的因素
2.1 农业机械装备不合理。大中型农机具较少,小型、微型机具居多,配套率较低,农机作业范围较窄,从而制约农机具整体使用功能。在种植业和农产品粗加工领域,已基本上由机械取代了役畜生产,但是多数为小型机械,对农业提质增效作用不高,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向生产集约化生产的转变。
2.2 经济性制约农民收入低,买机用机都遇到困难。农业机械往往一次性投资较大,与世界主要经济强国比较差距很大。再由于机车老化,油料价格上扬等因素,农户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降低。据统计,目前构成农机作业的各项成本中,油料成本占45.6%。
2.3 体制方面的制约由于土地经营分散。农户家庭式作业与大中型机械大规模作业矛盾突出。以机耕作业为例,在实行土地集中连片适度规模作业,功率为22.8kW的拖拉机台班8小时可耕地3.63~4.03亩,作业成本为150元/亩;而对于农户耕作,由于田块小,布局分散,机车无用功多,台班最多可耕1.67亩,作业成本至少为210元/亩。由于机械作业效率低,成本高,导致农机作业费用提高,效益下降。
2.4 农机化服务体系薄弱社会整体的服务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完善,县、乡机构改革后,多数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撤并,农机推广网络出现断层,使其职能难以正常发挥。在农机作业过程中,服务水平与农机现代化水平不相适应,严重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
2.5 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中国与竞争力强的国家之间的主要差距在于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均较低,农业装备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2.6 法制力度不够假冒伪劣农产品充斥市场,使农户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民权益保证体系不够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尚未健全,农机具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力保护,农机化发展尚需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3 科学发展农机化的措施及对策
3.1 强化农机化科技创新。加大宣传力度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各级地方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从宣传教育入手,支持开发引进具有市场需求的农业机械产品,力争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提升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3.2 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培植农机龙头企业 、农机专业户,加强组织协调和引导服务,帮助其优化机具配置,拓宽服务项目,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中的各级作用;二是要鼓励和引导各类农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提高农机利用率和农机经营效益;三是要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信息搜集、整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
3.3 宣传贯彻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法制化管理机制。200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开始实施,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农机化发展缺乏有效法律保障的历史。农机部门要运用一切宣传手段和相关执法部门密切配合,使之家喻户晓。地方农机管理部门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配合立法机关做好农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真正使农机化发展纳入法制化管理。
3.4 实行区域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为机械化连片作业创造条件农业机械化是以区域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为基础的,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引导农民在一定区域内从事某种产业开发,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例如,法国把农业生产区域分为:巴黎大区以生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西南部以猪、鸡等畜产品为主;卢瓦沟流域以奶牛生产为主;中部以肉牛和羊为生产区;南部为向日葵、蔬菜主产区;东部为主要林业区;波尔多为葡萄生产区。
3.5 加大國家财政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机械化我国已进入城市支持农村 ,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国家财政有能力加大对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2002年,全国各级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的总投人为24亿元,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占财政收入的1.3%。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亦将逐渐进入反哺农业阶段,政府对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投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因此,政府部门应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的政策,采取中央与地方结合的方针。
3.6 全面推进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全面推进大型农机具的发展速度,使多种机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机械,努力实现农机从低性能向高性能,单一作业向复式作业转变,从单纯发展大宗作物农机具向兼顾经济作物农机具转变。
根据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要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切实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就必须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
作者单位:青海省共和县农牧机械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