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观光农业旅游及其发展

2018-03-14 16:10邓旭
新农村 2017年26期
关键词:观光旅游观光农业观光

观光农业是顺应旅游消费市场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生产形态。它广泛利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条件和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辅以旅游设施和服务,为游人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空间环境。这种“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乡村游乐功能,又可达到提高农业效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

1 观光农业旅游的涵义

观光农业旅游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其主要表现方式是农家乐,也包括一部分高科技的农业观光园。观光农业旅游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

2 我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

我国的农业观光旅游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农业观光旅游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观光农业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主要包括观赏、品尝、农作、购物、文化娱乐、农业技艺学习、森林浴、乡土文化欣赏等。由于农业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因而观光农业的内容及时间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例如,体验种植生活在春季,摘取劳动果实或购物旅游在秋季,森林疗养在夏季,狩猎在冬季等。但是,由于目前农业观光区服务设施不完善,度假型和租赁型的观光农业项目还偏少,所以内地的观光农业仍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尚未形成更高层次的内容和功能。

二是观光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农游合一”的观光农业特点。观光农业区往往靠近旅游景区或景点。观光农业的项目是旅游业项目的组成部分,旅游者通过观光农业可以获得丰富的农作经验和田园风光的享受,达到游览风景名胜和观光农业的双重目的。当地人在经济上获得农业和旅游业的综合效益。这种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可以实现观光农业带动旅游业,旅游业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

三是观光农业多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区和大城市郊区,以及旅游业比较发达和特色农业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居民经济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旅游需求增强,这为当地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条件的改善也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可能。所以,东部沿海省、市、区是观光农业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如广东、福建、海南、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北、天津、北京、辽宁等;内地的云南、四川、河南、黑龙江、新疆等省区,由于旅游业或特色农业发达也发展了观光农业。今后其他省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具特点的观光农业将会发展起来。

3 我国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要充分考虑客源市场

观光农业的客源主要在城市,所以发展观光农业首先应考虑安排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对观光农业的需求强烈,经济条件允许,交通条件便利,发展观光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如广西柳州水乡观光农业区、河南周口市“傻瓜农业园”、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等都是处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条件优越,农业观光项目独特,既可观光游览、又可操作度假,还有农业节活动相辅助,是目前中国较具有特色的农业基地。

3.2 少开发,多利用

旅游发展永远有阶段性的局限,如果片面强调开发,就意味着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这就会破坏原有的乡村风貌和生态环境。同时,大规模建设的可行性难以判断,如果在没有准确的可行性判断之时就急于开发建设,就很可能失误。对经济发达地区,建设决策中的一些失误还能进行弥补,但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一旦建设失误就难以挽回。所以,在规划和发展中要注意谋定而后动。在总体思路上,就是少开发,多利用。

3.3 突出特色,追求主题

特色是旅游的生命力所在。农业观光旅游具有鲜明的乡土特点,是以其原汁原味的村野乡土特色来吸引游客。正如一位四川某县政府官员所说:“我们搞农村旅游“洋”不起,“土”到底,以农招客,以土助兴。”农村旅游要“洋”,洋不过国外,“豪华”又比不过高级饭店,其优势在一个“农”字,农村风光、农舍民情、农家饭菜、农事活动都可以体现其特色。没有特色就只能模仿,而模仿就意味着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质化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恶性竞争的加剧。市场自然逼着大家寻求一条生路,这条生路就是创新,要追求主题,追求特色。因此,我们在发展农业旅游时一定要突出农村建筑、游乐项目、饮食服务等的乡土味特色。如在农舍门前挂几串红辣椒、几个斗笠,贴几副春联;在安排游乐项目时,开展让游客当一天农民的活动,让他们直接参与嫁接、割胶、挖薯、摘果、捕捞、挤奶、放牧、种菜等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在饮食上,要以“土”为本,土鸡、土鸭、土猪肉、土鸡蛋、山珍野菜、石磨豆花等,制法古朴,原汁原味,既体现了“绿色”风格,又符合游客崇尚自然,回归传统,追求健康,养身怡年的饮食风尚。这些乡土特色使都市人充分领略到了传统社会农家生活的自然乐趣,让游客游兴勃发,兴致盎然。

3.4 與规划相结合,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观光旅游的总体发展应有一个好的规划,但目前还主要是市场化自发性增长,普遍缺少规划,需要进一步以规划为基础,对市场加以规范和引导。首先,要搞好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搞好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合理开发和整理土地,改善农村环境;其次,要设计专门的旅店、餐厅、农宿以及娱乐场所和度假村,并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项目所需,为游客观光、休闲、度假创造优越的条件。

作者简介:邓旭(1969.03-),女,重庆人,大学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作者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观光旅游观光农业观光
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观光旅游创新发展策略探讨*
适合观光采摘的主要果树品种
依托“走马观花”名片发展观光旅游农业
盐城地区观光果园增值对策探讨
新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探析
荡秋千
包头市九原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冀南地区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研究
高职院校《观光农业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3 STEP BY STEP随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