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龙生
随着全面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地的经济建设水平以及产业发展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本文结合苏区精神对赣州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促进赣州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
江西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十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苏区精神,苏区精神是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代表了坚持不懈、顽强奋斗、拼搏的精神,在新时期全面改革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苏区精神的核心的学习,将苏区精神应用于赣州经济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促进赣州实现快速转型发展。在农业建设过程中,现代农业生产与农业文化的产生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提升赣州农业文化水平,就离不开苏区精神的指导。
1 苏区精神
苏区精神指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广大军民創造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主要体现在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战区的风貌,体现出无畏、坚持、拼搏的核心。苏区精神是中华民族以及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引,也是共产党人高尚品德以及伟大情怀的体现。苏区精神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几十年来,在苏区精神的指引下,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条件,改变了国人的命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苏区精神中的宝贵品质,更是不可或缺,要把弘扬苏区精神与坚持群众路线、经济产业建设、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促进各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且以优良的党风凝聚党心、民心,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以及执政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2 提高赣州农业文化的策略
弘扬苏区精神,是促进党员以及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间接促进经济社会建设的有效手段。在赣州文化建设过程中,将苏区精神结合起来,可以促进赣州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赣州文化的精髓是红色文化,在赣州文化建设过程中,根据产业不同,也将赣州文化分成不同的类别,其中农业文化指的是农业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契约、指导,对于农业建设和发展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在新时期,赣州农业发展以及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发展新型农业体系
在苏区文化精神中,创新是一个核心内容,创新体现在很多方面,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将其应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就是要不断改变农业体系,加强对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生产理念的应用。第一,要对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进行明确,界定承包经营权的产权边界,并且加强产权保护,这是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也有利于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水平的提升。第二,要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传统的粗放式生产理念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较低,为了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必须要加强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近年来,赣州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促进农业实现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更是对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经济效应十分明显。第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要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并且要积极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为核心,对农民进行带动,对农村的产业建设进行促进。
2.2 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农民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力量,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还必须要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尤其是要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民成为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利用技术和管理为自己争取更多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要对农民的思想意识进行改变,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形态,促进农民对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彻底改观。
综上所述,苏区精神文化的弘扬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是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和方针。在赣州农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结合苏区精神,实现创新,促进农民能力水平的提升。
作者单位:中共于都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