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县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8-03-14 16:03王安构何志强舒梅
新农村 2017年26期
关键词:菜农大棚设施

王安构+何志强+舒梅

引言

蔬菜产品供应是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菜藍子”工程,如何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提高蔬菜供应能力,彻底解决居民消费及菜农增收问题,不仅是关系菜农致富增收的难点,更是关系到全县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民生问题。本文从陇川县设施蔬菜发展的现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陇川县设施蔬菜今后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1 陇川县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陇川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坝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疏松,土地开发成本较低,适宜种植蔬菜。

陇川县设施蔬菜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主要是本地农民自发搭建简易竹架大棚进行蔬菜生产,由于当时技术不成熟,经济效益不明显、加之建棚投资过大,设施蔬菜生产发展缓慢。随着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的加大,截止2017年,累计争取上级财政扶持资金1500多万元,全县共建设有蔬菜大棚面积1500余亩,其中标准化钢架大棚1000余亩。

2 陇川县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问题

2.1 生产规模偏小,布局分散。

全县设施蔬菜面积主要分布在坝区乡镇个别村寨,除了景罕镇曼晃、岗相,章凤镇幸福蔬菜基地面积较大,其余蔬菜基地规模均小。在布局上呈现单家独户松散状态,没有形成规模化、区域化特色。

2.2 缺乏统一调配、形成合力的工作运行机制。

没有把设施蔬菜作为农业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层层落实的政府推动、引领发展的工作机制。

2.3 设施蔬菜新技术运用推广力度不大。

菜农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在大棚中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较为突出,蔬菜产品中残留令人担忧,对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概念模糊。

2.4 缺乏专业中介服务组织,产业化推进困难。

尽管我县已有蔬菜专业合作组织10多个,但都是刚起步、经济实力差、服务功能弱,衔接松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蔬菜销售与市场对接的问题。

2.5 蔬菜市场不大、功能不健全,无蔬菜预冷贮藏设施和场地,易受市场冲击。

2.6 市场信息不灵,蔬菜品牌少,品牌效应不明显。

3 陇川县设施蔬菜发展措施及建议

3.1 合理布局、做好规划。重点立足本地市场,依托城市及周边市场,在巩固和稳定老菜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和特色、精细蔬菜品种,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档次。全县设施蔬菜发展主要安排在章凤、景罕、陇把、城子、户撒、王子树等乡镇。实现“两个提高,两个确保”:即提高陇川“菜篮子”产品自给能力,提高“菜篮子”产品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确保陇川“菜篮子”产品自给能力,确保“菜篮子”产品的有效供给、质量安全和市场稳定,确保农民增收。

3.2 建立协调一致、形成合力的工作机制。在推进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工作机制上要建立“菜篮子工程县长负责制”,同时成立县设施蔬菜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联动领导格局。

3.3 加强市场体系和中介服务组织建设。一是在县城和市场交易活跃、人口集中的重点乡镇布局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蔬菜批发市场和蔬菜储藏冷库,调剂和保障市场需求。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市场建设,并建立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二是积极应用互联网等现代便捷手段,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网上市场,畅通流通信息,提高流通效率,有效拓展市场。三是要大力支持蔬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流通大户、农民经纪人做大做强,重点打造几个能够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销售的具备我县特色的蔬菜品牌,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四是要积极引入订单农业的运转机制,与种植大户签订购销合同,实行全面保护价收购,解决种植户“卖菜难”问题。

3.4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企业、农民、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设施蔬菜大棚建设的投入,充分调动农民发展设施蔬菜的积极性。设立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老旧大棚设施改造提升,支持设施蔬菜产业推广体系建设,强化技术培训、指导。

3.5 强化技术支撑。一是从省、州农科院所聘请蔬菜专家组成专家顾问,对全县的设施蔬菜生产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二是要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推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农业、科技等部门及乡镇要选派技术人员长期“包点驻守”,深入到设施蔬菜示范户进行指导服务,把生产技术传递到基地的各家各户;三是要积极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强化菜农技术培训,与实施的新兴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实施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治,提高全县设施蔬菜生产水平。

3.6 积极推行土地流转新机制。一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自愿流转土地。即有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采取高于农民普通种植收入的地价集中将农民的土地以合同的形式进行租用,然后统一规划,高标准集中建棚。二是种植大户吸引带动土地流转。即一些种植设施蔬菜较早,经济效益较好,且具有经济基础的种植大户将自己大棚周围农户分散的土地进行租用,集中建棚后又将这些大棚交由这些农户经营,种植大户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销售渠道,指导这些新菜农科学种菜,并且包销他们的蔬菜,在自己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这些新菜农取得比以前种粮更高的收入,从而引导他们自愿将自己的土地租给种植大户经营。三是反租倒包,即发挥村、组干部的组织推动能力,由村级组织通过一定方式将农户的土地集中租回后再反包给建设主体。

作者单位:云南省陇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菜农大棚设施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民生设施非“摆设”
春季大风频繁 菜农这样防范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