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红梅+张春卫
1 佳县山地苹果产业现状
2000年以后,全县部分乡镇,农民引进栽培富士系列新品种3000多亩,面积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产业链接条短,经济效益差,发展前景不大。
2 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我县目前尚缺乏具体的扶持苹果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财政对果园基础建设。果品储藏、加工等支持力度不夠。
2.2 对发展山地苹果产业认识不足。一是县政府没有把苹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在宣传、示范引导等方面做的不够,行政推动力不足。二是栽植苹果的观念没有完全转变过来。有些群众认为栽植苹果是“瞎折腾”,抵触情绪比较大;有些群众认为果树培育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不如打工挣钱来得快,缺乏发展苹果产业的内在动力。
2.3 劳动力缺乏。全县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农村人口多数是老弱病残和儿童。村里有能力靠产业发展致富的人越来越少,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
2.4 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明显滞后,苗木供求矛盾突出。县内现有的育苗户,基础条件薄弱,规模小,远不能满足新建果园对苗木的需求,苗木多由外地调入,增加了苗源成本,制约了苹果产业的发展。
2.5 有机肥源建设相对滞后。我县土壤有机质含量远在1%以下,而果农对有机肥建设的投入普遍不够,使得果园土壤肥力低,严重影响果品的特色和风味,制约了果品质量和效益。
2.6 果园管理差。主要是技术力量不强,管理粗放,果园技术人员少,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对果农的培训流于形式,常规管理措施不到位,实用技术普及率低,果园管理粗放。
2.7 技术培训滞后。我县苹果栽植面积的迅速扩大与先进实用技术、常规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不同步、不对称,技术培训明显滞后,技术掌握不全面、生产管理精细的果农极少。
2.8 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我县基本没有苹果经营组织,现有的合作组织也基础条件差,覆盖范围小,缺乏体制和服务模式创新、同时受资金困扰,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2.9 苹果产业化程度低。我县果园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低。龙头企业参与少,产业链接十分脆弱。
3 佳县发展山地苹果的优势
3.1 地域优势。我县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675-1339m,年平均气温10.2度,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400mm左右,日照时数27100小时。无霜期199天。山地苹果生长适宜的七项指标,除降雨量外,栽培苹果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
3.2 土地优势。我县除黄河沿岸7个乡镇外,其他乡镇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为黄绵土,含有大量矿物质元素,而且土地面积广,适合发展苹果产业。
3.3 政策优势
省政府及省果业局把果业产业工程列为七大富民工程之一。市委、市政府及发改委、财政等部门领导对山地苹果产业发展给予高度关注。
3.4 技术优势。佳县园艺技术推广站属农业局下设单位,现有职工29人,其中高级农业师5人,农艺师9人,助理农艺师5人,工勤人员10人,技术力量雄厚,并且有成熟的山旱地水、肥、膜一体技术和省力化管理技术。
4 佳县苹果产业发展思路及目标
4.1 发展思路。当前及今后时期,全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掌控,抓住基地建设、科技推广和流通体系建设三个关键环节,加大政府投入,强化典型示范引导,努力实现苹果基地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果品优质化、销售品牌化,全面提升产业水平。
4.2 发展目标。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每个果园规划面积不小于20亩,示范园不小于50亩。在每户发展规划上,要围绕实现“一业致富”的目标进行设计,倡导每户栽植苹果15-20亩,人均4-5亩。
全面推广苹果“四项”技术,80%的果园实现标准化管理,无公害生产,全面提升我县苹果产业的组织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水平,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5 佳县山地苹果产业发展对策
5.1 根据我县苹果产业现状、发展潜力和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把苹果产业作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加大资金整合扶持力度,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力推动发展。
5.2 加大果园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增强果品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的能力。
5.3 加强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奠定产业发展基础。扶持建立1-2个20-30亩规范化育苗基地,满足产业发展新建果园的苗木供应。
5.4 扶持发展果农经合组织,提高苹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扶持发展功能齐全、服务好、规模大的经合组织。
5.5 积极发展生态果园。推行果园无害化生草,推广“灯、板、带”等技术,建设五配套生态果园,加强果树病虫害防治,积极做好低温冻害、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防御,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保护果品生态环境。
5.6 抓好有机肥源建设。广辟有机肥源,重点抓好农家肥、生草培肥和堆沤肥,示范推广果树枝条、树叶粉碎发酵还田技术,推动肥源建设,为生产优质果品做好保障。
5.7 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增加技术推广人数,提高业务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及时传播信息。
5.8 抓好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一批苹果专业村,专业户和示范园。做到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园,村有示范点、示范户,真正建立一批管理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标准化精品果园。
5.9 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一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与技术提高培训,每年选派3-4名专业技术干部脱产系统培训。二是开展大规模的农民教育活动和农民学习活动,以事实和实例使农民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育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销售的新型果农。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园艺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