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玉娥
【关键词】 农村;乡土资源;幼儿园;美
术活动;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1—0120—01
一、合理使用乡土资源里的自然素材
除了使儿童在宽广的自然环境中充实知识经验以外,就地取材,合理借助自然资源,对农乡幼儿园各种活动的进行也是十分关键的。所以,老师可通过每次散步、观赏的机会,指导幼儿拾捡、采摘自然物,引导幼儿把捡起的各类石头作为棋子、在石头表面绘画、用石头搭房子;把采集到的松果、枝叶以及滑板修剪、粘贴成各类动物图案;借助“狗尾草”制作成小狗、帽子等;用泥土做成小动物、泥人像等,这些农村乡土资源的创新性应用,给幼儿带来了较大的成就感与无穷的乐趣,均成为幼儿们最喜爱的活动器材。
农村有很多废旧材料,只要保证安全、卫生,老师就可和幼儿们一起搜集,一起加工,以填补活动玩具的不足。如通过包装袋制作“揪尾巴”的小辫子;以酸奶瓶粘贴碎布做成小飞镖,将碎布装满沙制成沙包;将易拉罐制作成梅花桩。幼儿在制造的时候不但提高了动手水平,体验到自身的制造成果,而且以物代物的能力也慢慢在提升。
二、挖掘乡土教学资源,创建美术特色游戏
1.借助家長资源,共同指引幼儿愉快创作
指导幼儿制作的素材来自于实际生活,可是幼儿真正学习的时间,重点还是源于家庭亲子互动中。家长若自身对美术活动缺少兴趣,将无法真正投身到幼儿的美术实践中来。为此,美术活动需使幼儿、家长、老师三方面均参与进来。使家长在亲自参加活动的环节中,充分感受到引导幼儿愉快制造的教育意义。
2.通过区域活动,培育幼儿的自主创作水平
利用区域互动,能够激发幼儿的美术热情。区域活动和大班教学不同,主要是幼儿在自然环境下,通过本身行为和周边环境的互动来得到发展。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够通过自己选取素材、选择活动伙伴、选取活动方法来展现其主体价值,全面发展自身的个性化思维以及个性化活动方法。在活动环节,幼儿能够尽情展现自己,这充分满足了幼儿的表现欲望与创新渴望。
3.借助农乡传统,组织幼儿园美术活动
许多幼儿家中均有一些“老古董”,像早就废弃不用的蓑衣、斗笠等。这些均是幼儿乐于了解和欣赏的美术材料。此外,还可组织幼儿参加农村的特色活动,如“扛故事”,是指在逢年过节或是喜庆的日子,使幼儿扮演以往的古代人物,再抬着幼儿走街串巷,增加喜庆的气氛。充分使用农村现存的民族文化,使幼儿参加到农村风俗活动中,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美术活动资源
(1) 提升幼儿生活能力、生活乐趣。像制作简易的果蔬拼盘、饺子、包子,或提供鲜花和塑料花,使幼儿参与插花活动,都能让幼儿体验、探究生活中的美。
(2) 借助食品材料。可使幼儿和老师一同加工彩色面泥,感受自制活动素材的快乐;或把面包师请到幼儿园,幼儿和面包师一同制作“我的生日蛋糕”,用一片面包、几个水果片,制作出既好吃又好看的蛋糕动物,这将会使幼儿感到无穷的乐趣。有的幼儿园美术实验班会定时组织幼儿及家长一起装扮节日的课堂,加工假日套餐、包水饺、做凉菜,充分展现幼儿园教学大纲中对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要求,把美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幼儿最喜爱的方法来开展艺术表现实践。
(3) 以一日活动主题为切入点。准确认识美术的本位主义和工具主义,把推动美术的发展和借助美术为媒介发展其他课程有机融合。幼儿园一日实践内容充实,美术保存在艺术领域大纲中,和其他领域的信息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如在了解秋日时,可让幼儿描绘美丽的秋季、秋天的水果,加工树叶书签、百变的草叶贴花,制作泥塑等。在合理的活动中为了全面感知风筝,可组织幼儿用画画的方式体现各种风筝,如制作风筝、画风筝等。自然产生的油水拓印画,不仅含有科学的内容,还具备特殊的创意,经过这类剪、折、画、拓等方式,能充分实现预计的美术活动效果。
四、变废为宝的创作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色彩、外形均很漂亮、精致的废瓶、垃圾袋、礼品盒,丢掉了都很可惜,若将其制造成一种美术活动素材,让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将这类废气物制造成一个有趣的艺术品,不仅能够使废物循环使用、保护生态,而且还能够引导幼儿发现、创新生活中的各种美。如可通过瓶子、乒乓球、礼品盒、蛋糕盒等加工出幼儿喜爱的火车、汽车、动物等,采用该种组合方式,会提高幼儿的动手兴趣,让幼儿在玩的环节体验创造与美术活动的快乐。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