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

2018-03-14 19:05高原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8年1期
关键词:校长师生校园

高原

为落实十九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学校课程与教学面对未来的创新发展新路径,浙江外国语学院(原浙江教育学院)主办了以“面向未来的学校担当”为主题的长三角学校名校长培训班学员论坛, 论坛围绕主题以“面向未来的师生成长”和“面向未来的管理迭代”两个话题展开,本刊将刊登部分论坛成果,以供大家学习讨论。

话题1:面向未来的师生成长

【引子】

近几年,来自学校、幼儿园的负面新闻总会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挑拨公众的脆弱神经,冲淡甚至掩盖了教师作为一个群体的付出,教育界在公共舆论面前集体失语。那么,我们的师生关系是否真的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程度?校园是否真的每天在禁锢着师生、折磨着师生?作为学校的掌门人——校长,有必要审视一下新形势下的师生观,尽管这一话题我们曾经讨论了无数遍。

我们喜欢把校园比作花园。因为当你走进一座花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蓬勃生长的,都是欣欣向荣的,你会感到满心的喜乐,会不由自主地抛下世俗的名利,甘心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园丁。

学校是什么?学校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除此之外,不存在其他的定义。下面,就请出各位嘉宾校长,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眼中的教师和学生是什么样子的,聊一聊自己是如何看待和应对校园中的师生问题的。

【观点】

尊重孩子独立的江湖——谈孩子的人格教育

(陈钱林 广东省顺德碧桂园实验小学)

陈钱林校长提出了“尊重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是: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尽可能多地尊重孩子,尽可能恰当地要求孩子。其中具体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尊严;二是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三是培育孩子的综合素养。在钱校长看来,“人格”是“尊重教育”理念的核心。以“人格”为基础的综合素养,主要指“健、美、智”。人首先是自然人,健康最重要;人也是社会人,追求美好、受人尊重;人更是精神人,追求智慧。自然人格、社會人格、精神人格,对应“健、美、智”。

关注学习适应力,迈好人生第一步

(王怡芳 浙江省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

王怡芳校长提出,公办学校大班额的环境是个别化教育的不利因素,但学校并非无所作为,听之任之。学校的责任是育人,即培育具有良好公民素养,对家庭、社会有责任感,能自食其力的公民,而不是培育考试的胜利者,即所谓的成功者。学校要给予每个孩子公平的机会,公平的机会并不是指一样的机会,而是针对不同的特点提供相适应的教育。正因如此,学校须基于学生的“学习适应力”,与家长、专家、同行以及社会形成合力,共同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其所需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面向未来的智慧校园建设

(张晓萍 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

张晓萍校长提出,人类社会从IT(信息)时代进入DT(数据)时代,再进入AI(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词汇。为此,教育体系正在发生系统性的变革,这是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变革。首先,亟须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校园。通过开放、友好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其次,要建设智慧学习环境。通过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形成基于“自适应学习”理念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促进教学重构。最后,要借助于数字技术,将大量与数字技术相关的模块、内容融入到学校的课程建设中。

不为功利,只为成长

——美育是未来学校最好的打开方式

(胡君 浙江省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胡君校长指出,虽然当前的教育生态遭受了严重破坏,教育已经被功利严重绑架了,但是面对“未来已来,将至已至”的科技创新,仍然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其中,审美能力就是未来学校最好的打开方式。因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类诸多的智力都可以由机器替代,而艺术和情感只能由人类创造。因此,面向未来的学校变革,我们必须要把握好自由与坚守的关系。前者是对一项改革主体的尊重与激发,后者是对教育规律和教育本质的把握和遵循。在变革中坚守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原,不为功利,只为成长,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习惯培养,为孩子的未来打下阳光的底色

(唐文国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

唐文国校长认为,童年对人的一生有巨大的影响,它为人生打下底色。给孩子一个怎样的童年,如何为孩子的未来打下阳光的底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由于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养成的最佳期,童年时期形成的良好习惯会犹如天生的一般牢固,它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将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因此,必须注重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

话题2:面向未来的管理迭代

【引子】

很多校长感叹办学累。身累,心累,身心俱累!如果我们仅从外部找原因,归因于大环境不够好,就有了越来越多的苟且,越来越多的抱怨,路也就越来越走不通。今天,我们不妨反躬自省:是否陷于自己织就的罗网中?是否已经习惯于因循守旧?是否还记得教育的初心?假如“管理”二字只意味着命令与服从,那么学校只剩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一旦学校成为一台行政机器,人就会丧失宝贵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会变成机器,人被机器取代的日子也就不远了。人是有思想、有智慧、有情感的生命个体,当我们意识到学校应该是“人”的集合体,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人”为核心来运行,我们就不会被物化,就还有诗与远方,就会牢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观点】

走向以学为核心的课程整合

(王燕萍 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

王燕萍校长就课程整合的问题,阐述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一般规律。第一阶段,基于教师和相关资源的丰富度开设一些校本课程,形成校本课程的管理方法和学生选课的机制。第二阶段,从注重数量走向注重质量,从教师本位的开发变为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特色建设来规划开发。学校不仅需要把有潜力的、学生喜欢的“优质课程”或“特色课程”范围拓宽、过程细化、内涵做深,还要把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整体课程的一部分进行通盘设计和开发。第三阶段,学校课程要从“课程文化”的高度去积极建构,在弥合学科边界的过程中关注“人”的整体发展。

以评价变革推进课改,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范新林 浙江省湖州市湖师附小教育集团)

范新林校长以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为宗旨,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剖析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改革路径。学校课程可以基于学生“道德、人文、科学、艺术、健康”五大素养来构建“明体习得类、人文养正类、数理创造类、艺术启美类、健体明智类”五大课程群,从而培养具有“主动适应、善于生活、乐于学习、敢于创新”核心能力的学生。范校长认为,应当通过评价变革来引导和推进课改,具体而言,在学业评价上采用“分模块评价”的形式,遵循“分散、多次”的原则,实施品行评价和拓展性评价并行的举措,落实改革理念。

拓展视野:守护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丁杭缨 浙江省杭州市长江实验小学)

丁杭缨校长提出,今天我们谈论面向未来的学校,不是为了预测教育的未来,而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注意到以前无法想象的可能性。我们的教育受到桎梏的具体表现为:一是对课时、标准答案等教学标准权威性的维护,因而将学习人为地隔开、分离,甚至是阻断,而没有将其看作是关系、意义或过程的负责统一体;二是在正式学习环境的制约下,非正式学习中天然具有的自主性逐渐被抑制、消退甚至消亡;三是与非正式学习环境的综合性、复杂性和丰富性相比,学校学习的内涵和外延被极大窄化了。正因如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学习功能”,拓展学习空间。同时要构建起新型的师生、生生、学习者与文本和资源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学習需求的“满足度”、空间的“利用度”,创造性地实现学生的“生长”。

乡土教育——激发乡村学校教育活力的新钥匙

(房永军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教育体育局)

房永军校长认为,应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资源作为教育内容,以激发乡村学校教育的活力,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学校应充分梳理当地传统文化的特色,以确定与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契合的点;其次,学校须提炼乡土文化的内涵精神,开发相应的课程体系;最后,学校应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开辟空间,让乡土文化不断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灵。

让数字化校园成为师生幸福生活的栖息地

(许新江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教育督导室)

许新江校长认为,教育面对数字化的冲击,学校应当抓住契机,积极建设数字化校园,通过扩大建设范围、做好应用普及、提升管理水平,使信息技术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具体而言,在软硬件建设上不断完善网络平台,实现教育教学全面信息化;让数字化技术随时随地应用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实现校园数字全覆盖。将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办学品质的战略工程,既要加强顶层设计、组织保障、制度建设,又要提升校园的服务品质,让数字化校园成为师生幸福生活的栖息地。

一个平台,一个世界

(金平 上海市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

金平校长认为,在多平台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公共平台和学校平台已经为各种互动提供了可能,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校园建设等方面的成效。构建学生“适应”的学习系统,引导学生能够自定步调地进行学习。搭建教师教学资源的发布平台,促进教师间的沟通、分享,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拓展师生学习、工作的空间、时间和具体方式。一个虚拟平台就是一个无限的世界。

述评

当下这个时代,社会发展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各领域的变革日新月异,新的改革理念和实践成果令人应接不暇甚至令人迷茫。我们不断叩问一种不变的状态,以求对现实有更好的把握能力,也希望求得内心的踏实与安宁。因此,针对“变与不变”这样一个形而上学的辩证问题,何去何从,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应对。具体到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问题,如果学校不作出应对,那么必将固步自封;倘若一味追赶潮流,那么又会疲于奔命甚至遗失教育的真谛。在此次论坛上,无论是针对新时期师生成长抑或是管理迭代的话题,各位校长都在试图寻求一种在“变与不变”之间的平衡。虽然有对于教育理念内涵的重新解读,但归根结底没有改变的是对于教育本质坚守的呼吁;虽然有对于校园数字化水平提升的建议,但始终不变的是以“为学生健康和谐的成长提供保障与促进”为最终的目的。应对教育技术与环境的变革,育人的根本宗旨应当是教育永恒的真谛,那就是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这也是谈论面向未来的教育时,我们应当始终坚守的一种基本价值观。无论教育的形式将走向何方,这种基本价值观都应当成为教育永恒的出发点和归宿。“未来已来”,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对于学校的管理者以及教师而言,仍需要凝聚更多的智慧去应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中继续探索和实践。

(浙江外国语学院 310023)

猜你喜欢
校长师生校园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