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训练学生的语感

2018-03-14 21:20胡锁花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感课文

胡锁花

张定远先生在《20年来语文教学的成就和问题》中说:“现在的语文教学不从实际出发,把语文的工具简单化、程式化,把生动的语文能力训练变成枯燥的纯技术训练,教学活动呈现固定的僵硬化模式。”这种做法泯灭了学生的活力与个性。而“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该大力提倡语感教学。

所谓语感,泛指对语言文字的准确而又敏锐的感受能力。它是一种语文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领会。

良好的语感,对于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思维,提高鉴赏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曾强调指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吕叔湘先生也說:“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地进步。”所以,小学阅读教学必须加强语感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创设情境,诱发语感

枯燥、单调、模式化的教学是导致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也是导致学生读书无感情的主要因素。如果教师上课能恰到好处地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感氛围,触发学生的情感,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学习《草原》这篇课文,先让学生边欣赏歌曲《草原》边观看屏幕上展现的美丽景象,学生顿时兴趣盎然,对草原赞叹不已。我趁热打铁地问:“同学们刚才看到的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所描述的,谁能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读书语言流畅,感情充沛,从而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诱发学生语感固然很好,但并不是每上一课都能做到的。而说几句富有启发性的话语、提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制造一种悬念等等,同样能收到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最佳效果。例如《拉萨的天空》这篇文章,我先在屏幕上展现拉萨天空的景色,紧接着问:“拉萨的天空怎么样?”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过渡:“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同学们能不能把它读得更美呢?”这样一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自然得到培养。

二、揣摩词句,训练语感

语感的对象是语言文字,而词是语言文字的最小单位,能表达一定的意义且能独立运用。理解词语是理解感悟文本的基础。训练学生品味词意,领悟词情,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感受用词的准确、生动,是语感训练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我扣住两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一是“不怕吃苦”,二是“严谨求实”。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展开讨论。例如,从课文什么地方看出李时珍不怕吃苦,大多学生说到了“错过了客店,借宿古寺,喝泉水,啃干粮”。教师在同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读课文。学生有的说:“从‘啃字能看出馒头很硬,而且他们大口大口地吃,一定很饿了。”教师及时说:“从时间上能看出来,他们刚住古寺时,还是夜幕降临,等到月亮已经移到当空还没有休息。”……我很高兴,让他们再来谈谈李时珍的“严谨认真”,学生从“及时记载”和“亲自品尝”两点来谈,谈得很准确全面。一个学生说:“我从‘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这句话看出了李时珍的严谨认真,你看风这么大,这么寒冷,猫头鹰的叫声这样凄厉,李时珍却不受任何影响,认真记载,真了不起啊!”

此外,在句段阅读中还要紧紧抓住能揭示段、篇中心的句子或在段落层次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段,如承上启下句段、中心句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领悟作者在篇章安排上独具的匠心。

紧扣语言文字的运用,进一步挖掘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因素,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语感。

三、启迪想象,丰富语感

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在脑中浮现画面,可架构起正确感知语言文字的桥梁。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教师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引导他们把课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叙述和描写,再现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从中受到感情的陶冶,丰富学生的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特定意境中,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必然真切自然。怎样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意境呢?可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境地,使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语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

例《游园不值》教学中,教师故意长叹一声:“唉,真扫兴,兴致勃勃而来,现在可要失望而归了!”随后用无精打采的语气读出“一枝红杏出墙来”。学生可不答应了:“不对,作者虽然没游到园,但还是高兴的!”一生说:“不管怎样,诗人虽然没看到满园春色,但还是看到了一枝红杏,这比什么都没看到要好!”一生说:“诗人没有看到满园春色,但他从这一枝红杏上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园中的美景。”师微微一笑:“如果你是诗人,你仿佛看见了园中哪些美景呢?”于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抢着“描述”起满园春色的美景。有的学生认为诗人可能还会兴致勃勃地吟诵很多关于春天的诗歌,于是一句句优美的诗句也飞出了他们嘴边。学生所说、所想、所思都是从内心的真情实感出发,积极主动地与头脑中已有的场景进行联系。

四、强化实践,发展语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只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越真切”。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敏锐的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每接触到客观事物就养成思考的习惯。但光思考还不行,还应注意将之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那就得多写写。

如学习了《秦兵马俑》一课,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讲述秦兵马俑其他的神态。这样做,一方面能掌握和运用这个句式,另一方面也积累了语言,培养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开展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实践活动。如举办故事会、朗诵会、手抄报比赛、读报剪贴、演讲比赛、小辩论赛等,可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获,促进语感的培养。

总之,语言能力是个多侧面、多层次的系统,而其核心的因素是语感能力。朱作仁说:“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善于创造多种途径训练学生的语感,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语文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感课文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背课文的小偷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语言文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