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018-03-14 02:15潘俊均修宁宁邓沛汶庄云菁朱雪云温海生隋洪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酸盐铜绿单胞菌

潘俊均,修宁宁,邓沛汶,庄云菁,朱雪云,温海生,隋洪

(东莞康华医院检验科,广东 东莞 523000)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可引起人类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院内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囊性肺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等症状[1]。近年来关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报道也越来越多,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在其黏膜表面产生大量多糖藻酸盐的物质,从而持续定植、形成生物膜。而藻酸盐会在呼吸道局部与藻酸盐抗体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在细胞因子[2,3]的调控下可介导炎症反应。现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合格痰标本中分离出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对比和回顾性分析,现整理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与采集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本院住院患者合格晨痰标本用无菌痰杯留样后及时送检。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 2 Compact(法国生物梅里埃)。试剂:微生物培养所用培养平板选用法国梅里埃,细菌鉴定卡选用法国梅里埃配套卡,手工药敏纸片选用英国OXOID。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购自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仪器室内质控均在控。

1.3 方法 所有患者的痰标本的接种,培养24~48h后,对于非黏液型铜绿采用常规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鉴定也药敏;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则因为其不易在盐水中研磨的特点,实验采用陈东科[4,5]等的经验总结,即用纯培养接种营养肉汤制成菌悬液,在35℃孵育4~6h,然后吸取菌悬液调节浊度0.5麦氏单位菌悬液,进行菌种鉴定和K-B法涂布后培养48h后手工量取药敏直径。以上各步骤均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6]及CLSI-2013年版药敏标准进行准规范化操作[7],对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判读。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实验数据采用惠桥检验系统,WHONET5.6 和 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合格痰标本中分离出88株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与320株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科室来源及构成比,详见表1;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生素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及差别,详见表2。

3 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泌尿道、肠道、血液、手术切口、皮肤软组织等多个部位感染,目前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是可以简单地分为非黏液型和黏液型。近年来关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报道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呼吸内科等重点科室,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较易引起呼吸科患者囊性肺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等症状,应引起临床和实验室人员足够的重视。

表1 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科室来源及构成比(%)

表2 某院粘液型与非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生素敏感性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黏液型较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生素敏感,尤其是多黏菌素B,碳青霉素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与之前所报道[8,9]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相近。本次统计的黏液型铜绿的药敏与李耘[10]等报道的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数据相对比,黏液型的明显比非黏液型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体外试验敏感。但是临床治疗过程中体内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药敏却容易出现耐药,主要是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其黏膜表面产生大量多糖藻酸盐的物质,形成生物膜其可阻止抗生素杀灭生物被膜中细菌,从而造成感染反复发作,导致治疗失效。也使机体内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根据小林宏行和曹春兰等报道[11-13]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了解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容易形成生物膜的特点,可以较充分理解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生素药物敏感性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临床和实验室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细菌生物被膜方面的学习,重视大环内酯类与其他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可以为临床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

[1]Hoiby N,Doring G,Schiotz PO.The role of immunized complex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ns[J].Ann Rev Microbiol,1984,40(1):29-53

[2]Ohatami H.Study on the pathogenetic role of alginate produced by mucoid Pseudomonas aerugiosa indiffuse[J].J Jpn Infect Dis,1995,69(5):552-567.

[3]方向群,刘又宁.藻酸盐在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及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2(2):126-129.

[4]陈东科,孙长贵.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70

[5]孙敬,余理智,邓林强,等.黏液性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实验不同时间段结果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3,21(6):440-443.

[6]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90-912.

[7]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twenty-three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Document M100-S23.Wayne,PA:CKSI;2013.

[8]陈近,杨双双,严立,等.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变迁[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2641-2643.

[9]李玉栋,张巧梅,董永胜,等.产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方法的探讨及其药敏结果分析[J].2013,10(30):242-243.

[10]李耘,吕媛,薛峰,等.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2013至2014年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监测报告 [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2):130-138.

[11]小林宏行.细菌生物被膜的基础与临床[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9,15:299-307.

[12]周爱春.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比较[J].吉林医学,2016,37(9):2279-2281.

[13]曹春兰.大环内酯类联合左氧氟在治疗结核病人引起的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5(5):45-46.

猜你喜欢
酸盐铜绿单胞菌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硫代硫酸钠置换滴定法测定高铁酸盐的纯度
双膦酸盐在骨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磷钼钒杂多酸盐MxHyP2Mo15V3O62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双膦酸盐类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