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骆 宁
“让生命诊断摄影!”
摄影什么时候病过,没人能给一个准确答案,但怎么样会更好,确实有人给过答案。不论是斯蒂格利茨为现代摄影掀开的篇章,还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决定性瞬间的代表早早地就给他的纪实摄影留下了一份遗产,这份遗产成了马格南图片社的经典奠基理论,新闻纪实摄影对现实的关注是它的主要内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任何艺术一旦融入生活,不论它融入地多深,都减少了它的空灵之处,换一种比喻,中国有句古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就是具体的现实的东西和抽象的精神的东西的一种性质区别。
我们看的再多不过的就是新闻人物的摄影,比如联合国大会或者体育比赛的瞬间,这些摄影之所以无法进入艺术的殿堂荣登桂冠宝座,恰恰是因为精神让位给了具体的事件,整个思维世界在你接触到这张照片时就已经被填满了,再没有别的空间,即使你想思考更多的东西,却恍然发现,你的“胃”已经饱了,就算你想填鸭也填不进去了。
形而下者就是这样一些具体的事件,它的出现就像是汉堡快餐。用着很好的相机,高射炮也好,红圈也罢,拍出高清的图片,处理一下格式然后配着新闻图文就发出去了,读者拿过来清清楚楚地知道前后发生了什么,就像这个汉堡蓬松可口,酥酥的鸡块掰开可以扯出丝来,吃下去用配餐的纸巾一抹嘴,服务生也就顺便把餐盘里的东西整个倒进垃圾桶,暗语就是你得快点走了,这不是享受人生的地方。
汉堡式的照片就是这种快速表达,看完了你在手机上翻一翻页,接着看下一条,中规中矩简单粗暴,容易吃饱,或者说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这种摄影仅仅是照片。为什么说仅仅是照片,就像是每年过年回到老家,全家人都得留下一张合影,年龄最大和年龄最小的在中间,其余的人顺序延伸,人还是那群人,十分稳定的阵容,和毕业照的感觉差不多。这种制式的东西只是为了把众人放进时间这一刹那,然后做一个切片。我把它比作一个切片,电影像是一块肉,摄影就是一个切片,这是一个比较粗暴的比喻,仅仅是技术式的。
图1 布列松作品
其实,话说回来,什么是好的摄影,是否真的需要给一个答案?
首先这个标准是什么,我们才能按照标准评判。我们通常说的美、震撼、新颖、特别、清晰,其实都分别包含了不同程度上我们的认可,整个评论界或者说整个社会本身会留下一部分,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最经典的人体摄影或者欧文·佩恩(Irving Penn)的人像经典都是包含这样一些令人内心波动的作品,他们成了永恒,经历了时间(或者说评论界和观赏者的筛选)的洗礼。
在这里不妨简单看一下我们心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知道我们因为什么遭遇到了最大程度的震撼,我们也就知道真正永恒的摄影是什么样子。所有的麦克风都有旋钮来调节参数,有最大值,也有最小值,一旦尝试了最大音量,尤其是周围的人发出抗议的时候,那也就是最大的震撼值。同样,摄影也是。
细江英公为三岛由纪夫拍摄的经典人物影像可以称为这种震撼的代表(图3)。
人和人是通过表情去沟通的,人和照片也是,照片是对现实的一种切片和临摹,而人是具有这样一种功能的,看到汉堡的照片可以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看到香车宝马可以想象自己驾驭的场景,想象力会把自我作为一个影像重新还原到一个场景里。这种场景,人和照片的互动就是人和人的互动,鉴赏本身让人的知觉回到一个天地。在那里,残留的现实观念被重新组装起来,靠着想象力成为一种让人着迷的幻象。
三岛的眼神刺向人的内心,每个人的解读虽然不同,但都把自己的思维空间腾出来,让照片里的野马在此奔跑,这种情形,比雨天人的心情容易落寞更加典型。我们的心中生出一种疑问,一种好奇,要去探究照片中走出的这个人内心的感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整个人类在情感、思维、欲望上具有相同的结构,在感觉和知性上都同样地会赞叹一座山脉的壮丽,会为年老之人感叹时光飞逝,都同样面对一种具有穿透力的眼神和画面,感悟此人此心的波澜。
图2 爱德华·韦斯顿作品
图3 细江英公《蔷薇刑》
这种波澜像是一种召唤和请求,这在阿富汗少女的作品中同样能看到。这种召唤,召唤每一个观赏者去思考她的内心,请求每一个观赏者去想她所想,这些眼神一方面把我们拉进画面里,陷入一个复杂而难以言语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人品味了一种终极美味却词穷得难以形容。
当世界不被表达,眼睛就将其吐露。
这种波澜、震荡、幽暗、憧憬引得我们去感叹、去悲歌,走出了自己的世界,走向了一种俯瞰的视角,悲悯之心就是这样一种视角,它让我们走出了自己的世界,仿佛走进了造物主的视角,在沙盘上演示着评论着感叹着,感叹着这时间和所有人组成的一首史诗,感叹这一种全景世界的悲欢哀乐。
欣赏的最大值是这最大的人类生命视角,它显示了艺术本身超脱出每个个体对象的局限,迈向一种象征的作用,迈向一种普遍的视角。人的思考一旦超越了自己的日用范围,就变得博大,在这种感怀之下,技术性的东西早已不知所踪,消失无痕。
在superflat(村上隆所造的词汇)这种平面化文化铺天盖地的时代,在网络周边席卷宅男宅女的时代,纯粹摄影的魅力从来没有减退过,相反从来都是根基深厚,因为它是supercubic (超立体的)。这种立体是在人类的这个角度上,返回人类整体生命,在这个鉴赏的最大值上(虽然带来纯美感受的未必都达到最大值),它使人从人具体的个体立体飞跃到另一个层级上去感叹或者悲悯,观赏的立体性也只有在这个角度上才达到最高。
图4 村上隆作品
在《人的境况、玩味和意见(2)》中我们初步区分了照片从物质到精神的旋钮,纯物质状态是旋钮的一端,代表着对现实的复制和摹本,虽然并不总是靠着精准的曝光参数去给予现实一种精致入微的还原,但从鉴赏结果来看,摹本和等同可以划等号。
在纯精神的层面中,照片的像素状态已经被超越,“我”在对情景的还原中感受人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的关系,进而产生不同的反应。
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种超越一定是最高的吗?这种超跃是建立于什么基础上从而使它成为可能的?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什么是摄影鉴赏的最佳标准,是否存在摄影鉴赏的标准这种类似的问题,我们心中就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好照片,好艺术就是可以通过它被筛选出来。
在此,我们必须选择道德作为一个理解的侧面,因为“美”和“道德”是分不开的,这里的道德不只是狭义上的人的道德品质,不只是人应该做到的行为规范,而是更广义的“virtue”,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合目的性”,这是一个哲学概念,简而言之,一个事物应该成为什么样子,这就是它应该符合的目的,使其成为其应该所是,成为其应然之物。
上文中已经叙述过的《蔷薇刑》中,我们就已经看到了人的天然反应,而现在,我们就从更根本上来知晓最高级的鉴赏是基于人心灵中哪些普遍的规则,这也就是《人的境况、玩味和意见(2)》中我们说到的“知其味”、“知其所以然”,摆脱认知的混沌状态,给它凿出具体的形状,却不让它分离崩析。如果说迷路是一种苦痛,那么找到地图相对地就是一种幸福,如果在荒漠中因缺水使探险者丧失生的希望,那么绿洲甘泉就是天堂。
每个人都会从自身出发给出道德判断(这里是狭义的行为判断),评判“对”与“错”,这种对错是纯粹主观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孟子所言“不忍人之心”是人的本心,意思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人遭遇危险内心实际上都是有恻隐之心的,换个角度说,当一个人不做所有人都认为其应该做的事情,他就被舆论判断为错的。也许,你会说,总有些事情,一部分人认为是对的,另外一部分人认为是错的,但是,每个人都是站在要求所有人这么做的角度来进行评判的,这就是道德要求的普遍性,这就是人的群体性所内涵的人的特性。
古希腊有一种观点“城邦之外,非神即兽”,离开了社会,要么是神,要么是动物。既然在社会之中,在族群之中,我们天生获得“类”的概念,不论这种 “类”的概念的规定还是维护族类利益的教育,都构成了自然法(natural law),即是自然(包含所有存在者)凭其本性被做出的规定,像人类寻求和平、维持生存和保证繁衍的要求,都莫不例外归于其中。
就此来说,当每个人面对某种行为,所做出的对错判断是仅仅基于自己的利益吗?还是基于他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怎样做的一种独断标准?显然是后者,即使再自私的人也会对一个纵火犯的罪行进行抨击,除非他自己就是一个纵火犯,即使纵火犯自己也不希望所有人都成为纵火犯,否则这个社会就会陷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Hobbes)所说的自然状态,也就是没有秩序的丛林和无政府状态。显然,任何一个认同自然法的倾向于更大程度保存自己的人都不会做出这样的判断:所有人都“应该”各行其是。
既然如此,我们就来到了我们的核心论点:道德判断是一个人内心固有的能力,它是一个人要求所有人都应该如此做的标准。这也就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道德哲学中所言的绝对命令。
也许你会想,这跟艺术鉴赏有半毛钱的关系吗?确实关系很大,由于摄影是以摹本为基础的,摹本让我们回忆曾经经历的世界,看到我们未曾看到过的世界,并基于“共同感”得到自己的情感回应和认知判断。
在马克·吕布的经典纪实中,我们即将看到这个内心的绝对要求。
人们对于拿花的女人即将遭遇的危险产生一种共同感,这种共同感和我们对于人的境况的所有可能会做的最佳选择产生冲突,这种冲突造成了一种内心描述:人的遭遇和善良意志的要求使人陷入对人的境况的更广阔的思索。
这就是立体化和平面化鉴赏结果的区别,你见惯了穿着花花绿绿衣服的模特被拍出来的精致且撩拨购买欲的时尚照片,也许一个崭新的摄影师用更加特别的视觉呈现一种别样的心理想象和感知,这是平面视域的杰作,是人类视觉的技术创造,它以感觉作为自己的加工对象;立体化的鉴赏则来自于冲击人类的绝对命令发生本能,其他案例则如剧作家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最高级的鉴赏状态即是在此,而在立体思域的杰作中,还有一类对终极美好的刻画,比如油画领域莫奈所画的睡莲,归根到底都是基于人类祈求的一种境况,一种真正自由的全面发展的境况。
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领会真正的摄影鉴赏是基于什么?是基于生命的诉求;基于来自对生命进行规定的绝对命令;基于对人的境况的审视和精神的冲突矛盾;基于立体化的思域,而不只是平面化的视域。而这两者背后人类生命精神(代表存在者)和创作精神(代表观察者)如何演变自身,在达盖尔的摄影术出现以及画意摄影已降,现代摄影转向,直至二战后的黄金一代,千禧年后的数码时代,每一代如何凭借生命召唤摄影,后文将全面重点解析,看生命精神如何牵引每一段黄金艺术期。
但在此之前,我们不得不拒斥生活里的肤浅和陈旧的观察,让拍照归之于拍照(物质存域),让视觉归之于视觉(视觉视域),让艺术归之于艺术(艺术思域)。以生命诊断摄影,以生命召唤摄影,才是真的方向和标准,才是迷宫里的地图,荒漠里的甘泉,暗夜里的光芒,短暂背后的本质,是生命精神变化出自身,观照自身,且是运动的,没有终点的。
图5 马克·吕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