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内涵、困境与突破

2018-03-14 03:44高奎亭李勇勤李乐虎陈家起殷志栋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冰雪公共服务京津冀

高奎亭,李勇勤,李乐虎,陈家起,殷志栋

北京、张家口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开启了我国大力发展冰雪体育事业的新篇章,“3亿人上冰雪”是京、张联合申办2022冬奥会时提出的宏伟愿景,也是新时期体育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抓住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契机,大力推动我国大众冰雪运动项目的普及与深入[1],推进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已成为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深入推进背景下的新要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如何针对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问题进行系统性设计,构筑跨行政区域的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机制,是目前体育学界面临的新课题和京津冀各级体育政府亟待破解的新难题。已有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冰雪体育服务供给面临多重困境[2]。冰雪服务设施建设薄弱、公共服务机制不健全、专业人员严重匮乏、公共服务评价体系缺失[3],是当前我国各地冰雪体育公共服务普遍面临的窘态。自2015年京、张冬奥会申办成功,我国才掀起了大力发展冰雪体育事业的高潮,大众冰雪运动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虽然,近几年我国各地加大冰雪体育基础设施投入,冰雪体育公共服务类别增多,但仍存在供给能力低、市场秩序混乱、赛事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服务满意度低等问题[4]。在解决冰雪体育公共服务数量少、质量低的问题上,虽然有学者提出了打造“冰雪运动休闲服务圈”[5],实现“区域合作”供给[6]的基本构想,但是,仅仅停留在理念设想层面,没有对如何推动区域冰雪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展开深入探讨,研究的区域局限性较强,且缺乏对“跨区域协同供给”的系统思考。

本研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基于协同学的经典理论,系统审视了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内涵,针对京津冀地区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现状、现存问题、制约因素等,深度聚焦三地协同供给的实践策略,分析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深刻把握协同共治的内在规律,归纳提出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改进策略,以推动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不断增强区域内整体体育竞争力。

1 内涵阐释:协同学视角下的审视

1.1 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内涵解读

协同学(Synergetics)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意为“合作的科学”(Science of Cooperation),亦称协同论,它是由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HARMANN HAKEN(赫尔曼·哈肯)最早提出,协同学是研究开放系统由于内部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有序结构机理和规律的学科[7]。协同学认为,系统与系统之间千差万别,尽管不同系统间属性存有不同,但从整个环境来分析,不同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作用”是协同学与协同理论的基本概念,即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和有机整合的过程[8]。“协同”往往涉及不可预知的结果,并严重依赖信任以及对诚实与公平价值观的共同承诺[9],但未来回报的分配可以事先协商[10]。协同强调通过彼此相互协作,不仅关注各要素为系统目标的实现所做的贡献,更关注新结构的创建,即通过各要素间的协同作用构建“利益共同体”,以实现利益共享,进而追求共同利益的实现。

“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就是将“协同”思想引入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全过程,是指京、津、冀三地为了实现“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整体战略目标,特别是实现推动三地冰雪体育协同发展的目标,在梳理三地各自冰雪体育资源优势、劣势的基础上,通过彼此间的协调运作,实现三地间的冰雪体育资源的整合优化,重新搭建起新的供给方式,实现区域内冰雪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供给,构建起“协同供给共同体”的过程。

具体而言,“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包含以下3个层面的含义。(1)冰雪体育信息资源的协同整合。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三地冰雪体育信息资源从孤立的状态逐步聚集、交融,进一步丰富区域内冰雪体育信息资源的内容,实现区域内冰雪体育信息资源的整体效益。(2)政府体育部门的协同管理。政府体育部门的协同管理须打破三地间冰雪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相对独立的状态,破除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内冰雪体育资源的自由流动,促进三地间政府体育部门多边的合作、交流,推进三地间冰雪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形成协同效应,即“1+1+1>3”。(3)协同供给的方式除了合作,还应倡导“良性竞争”。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不仅注重三地间的多向度协作,并且倡导通过“良性竞争”,以提高冰雪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实现京津冀区域内冰雪体育供给主体间的互惠与共赢。

总之,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就是要从冰雪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基本规律出发,破除三地间行政壁垒的限制,整合冰雪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实现京津冀区域内冰雪体育资源信息共享、等同享用,逐步形成冰雪体育相对发达的区域。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是实现京津冀区域内冰雪体育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解决京津冀区域内体育发展不平衡最有效的方式,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

1.2 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协同学分析

协同学理论认为,任何系统尤其是复杂系统,外界环境或条件发生转变会引起系统内部随之产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聚集状态达到临界值时,复杂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为了适应新环境或者外部条件,就会主动产生协同作用。目前,京津冀三地体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相比京津两市,河北省无论是从竞技体育水平还是社会体育发展水平方面看都处于劣势。长期以来,三地体育发展各自为政,造成了京津冀三地体育发展不协调。依据“协同”理念,打破京津冀三地无序供给的现状,构建三地间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共同体,明确各地优势,促进区域内部体育协同、快速发展,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京津冀区域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

自“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在体育领域的合作日益频繁,进入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的新阶段,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成果,即明确了协同发展的目标,三地都做了系统谋划,逐步推动并开展落实工作。在冰雪体育服务领域也展开了以下相关工作。(1)政策文件高度重视。在京张联合承办2022冬奥会的大背景下,围绕京津冀冰雪体育协同发展的内容在京津冀多项文件政策中一再提及。《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提出,将冰雪运动发展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议定书》提出,共同建设冰雪健身旅游休闲产业带及区域性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提出,组建京津冀冰雪产业战略联盟;《京津冀青少年体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提出,加强京津冀青少年冰雪运动合作等,为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指明了方向。(2)群众冰雪体育联谊活动精彩纷呈。三地体育部门积极响应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的号角,以“冰雪体验”为主题,在多地联合组织开展易装滑、滑雪接龙、雪地拔河等丰富多彩的趣味群众冰雪体验活动,如京津冀助力申奥雪友大联欢、京津冀冰雪运动体验旅游季、京津冀冰雪运动休闲体验季元旦冰雪特别体验活动等,吸引三地社会公众参与冰雪项目、体验冰雪世界的独特魅力。(3)冰雪体育赛事接二连三。为不断提高大众冰雪体育运动技能,吸引冰雪体育群众参与,冰雪体育赛事活动接连不断,初步形成了群众冰雪体育精品活动,如京津冀冰蹴球邀请赛(已连续举办了5届)、京津冀蒙晋青少年“未来之星”冬季体育大会、京津冀青少年夏季滑雪挑战赛和北京滑雪指导员职业技能挑战赛(京津冀)等。(4)冰雪体育发展交流不断。京津冀青少年体育协同发展研讨会、京津冀国际体育产业大会等学术研讨会,均围绕冰雪体育开展议题,为优化配置京津冀冰雪资源、壮大京津冀冰雪产业、推动京津冀冰雪运动共同迈上新高度等铺设了道路。

作为复杂开放系统的京津冀冰雪体育系统内部存在大量子系统,子系统间彼此协同,最终形成京津冀区域整体效应最大化,即“1+1+1>3”。从当前京津冀冰雪体育协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来看,协同发展已步入“快车道”,然而由于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时间较短,冰雪体育在我国刚刚兴起,京津冀冰雪资源十分有限,加之行政区划壁垒、信息壁垒、政策制度壁垒和财政资金壁垒等一系列外在制约因素的限制,目前,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发展虽然取得了系列成绩,但是,距区域协同最优化状态仍有较大差距。需正视当前协同发展进程中的不足,破除困境,最终形成京津冀区域冰雪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整体效应最大化。

2 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困境分析

随着京张冬奥会筹备工作的不断推进,京津冀区域各级地方政府响应各项政策文件,积极推进冰雪体育协同工作。然而,目前三地协同发展远未深入,尚存在一系列问题。

2.1 区域协同“共同体”尚未真正建立

一般来说,协同区域层次越高,难度也会随之变大。京、津、冀均为省级(一级)行政区,由此可见,京津冀区域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层次之高,及难度之大。基于协同学的理论观点,作为大系统的京津冀区域,若要实现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更需构架起对京津冀各子系统统一指挥的管理组织机构进行顶层设计与资源调配,统一目标和协同规划。然而调研发现,目前,由于现行行政分割、区划管理、体制障碍的存在,京津冀三地对各地冰雪体育资源实施的是垂直管理,冰雪体育发展没有摆脱“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统一的协同组织管理,没有专项财政保障,缺乏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具有较强执行力的“协同共同体”尚未真正建立,导致目前三地间冰雪体育协同合作的实质性成果不多。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涉及人才、场地设施、信息、培训、交通、旅游、宣传等许多方面,协同范围广、难度大,需要雄厚的财政资金作为保障。因此,需探索建立区域间新型的管理体制,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区域冰雪体育供给协同发展。为了保障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持续、有效地推进,首先需要在对京津冀区域冰雪体育资源特征、分布规律分析基础上,采取“宏观规划、共建共享”的模式,及时、优质地供给区域社会公众所需的优质冰雪体育资源,构建起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共同体”,发挥区域内冰雪体育资源的综合优势,协作共进,保障京津冀冰雪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持久生命力。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共同体”所承载的主要任务为收集区域内社会公众的冰雪体育需求,并向各地进行反馈、协调,同时承载京津冀三地协同供给冰雪体育资源调配、融资、绩效考核等职能。

2.2 区域协同动力不足

调研发现,目前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涉及领域包含了冰雪体育人才培养、群众体育赛事、冰雪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冰雪体育经验交流等诸多方面,涉及的范围较多,需要京津冀各级政府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等资源。然而,跨行政区划以及冰雪体育资源短缺的现实影响了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持续走向深入,也必然导致了部分地区政府参与融入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的动力不强。此外,稳固性高、充满动力的合作关系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的,三地间利益的一致性程度直接影响着三地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发展能否持续、高效、动力足。京津冀三地政府体育部门作为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主体,如果三地政府间存在利益分歧,就难以形成稳定的合作动力和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当下,京津冀冰雪体育协同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行政区划壁垒现实、绩效考核三地不同步、协同参与高成本的存在,使得三地各自利益追求与整体利益不一致,三地地方政府自身利益与区域共同利益存在冲突,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三地政府在进行协作时必然选择“趋利避害”,进而导致三地主动融入协同的动力难以持续。因此,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只有建立在“区域整体利益与各地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三地间冰雪体育协同供给才会形成积极主动的推动力。

2.3 区域协同深度不够

通过对京津冀冰雪体育协同供给的实际调研来看,目前三地间虽然在冰雪体育协同供给领域进行了多内容、广范围的合作,但是合作的深度还远远不够。在对三地冰雪爱好者的访谈中发现,多数爱好者反馈仅了解或熟悉本地区周边的冰雪资源或赛事信息,获悉三地雪友进行交流活动的消息或渠道较少,信息闭塞。目前,京津冀尚未建立统一的冰雪资源信息服务平台,造成信息交流不顺畅,在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调研显示,目前京津冀冰雪体育协同供给形式仅限于场地设施共建、跨区组织小群体活动,实际操作上也只有三地冰雪体验活动、三地间冰雪体育群众赛事、联谊活动、召开座谈会等简单做法,且涉及的人群十分有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合作形式的简单,往往代表着三地间冰雪体育协同供给目标不清晰、三地间责权分配不明确、组织结构松散,协同供给的深度也就可想而知。京津冀冰雪体育协同供给不仅仅是简单地签几个合作协议,更重要的是需要按照协议落实。从调研反馈来看,目前主要是在三地间联合组织冰雪体育赛事、联谊活动,鲜有涉及三地冰雪体育文化、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带、冰雪体育产业链、产业基地、集聚区、冰雪体育制度层面的深层次合作。同时,缺乏通过多种渠道或途径进行大范围的宣传,以吸引最多数量的人群参与其中。信息闭塞,导致京津冀冰雪体育协同供给难以深入推进,进而无法从根本上促使京津冀区域体育真正进行改革、引领发展。

2.4 区域协同机制缺乏

通过对京津冀地方政府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工作报告进行梳理可知,目前,京津冀地方政府均已把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纳入发展规划,视为未来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目前三地间如何协同?协同机制是怎样的?三地间还尚未在对区域内冰雪体育资源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建立起指导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协同机制,各地间在冰雪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仍多处于“单打独斗、互不关心”的状态。在对部分冰雪俱乐部工作人员的实际调研中发现,三地间冰雪体育活动、赛事组织过程中,多是各个冰雪体育俱乐部间出于营销目的进行单线联系,缺乏与地方政府的紧密配合,协同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协同机制模糊不清。而且,由于缺乏推动区域间深层次、交叉合作的协同机制,区域内冰雪体育俱乐部间的相互沟通、工作协调也不够,原本应显现的协同效应没有得到凸显。虽然三地间制定了促使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的政策制度,然而现有政策制度尚没有对协同供给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使用、资金来源和利益分配等问题做出清晰界定;对于融资渠道和隶属不同地区的冰雪体育组织之间的协同配合缺乏明确的指导意见;未建立有效的协同供给需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绩效考评机制,很难引导京津冀冰雪体育各利益主体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因此,三地间协同机制的缺失,严重制约了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创新和实践。

3 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路径选择

3.1 构建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区域“协同共同体”

长期以来,京津冀三地体育发展各自为政,造成了京津冀三地体育发展不协调。依据协同学理论,京津冀区域协同供给要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统一的规划,并且三地间要有高度的协调与整合,共同形成统一的冰雪体育资源供给制度,引导冰雪体育资源区域内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同时还应有严谨的协调机制和高效的运作机制,营造三地间平等的,相互开放的供给环境。

根据京津冀体育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总体目标,京津冀地区必须改变单独执行和各自决策的方式[11]。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终极局面在于“合作共赢”,因此,三地必须要摆脱“各自为政”,走向“协同共同体”,平等互利、协商对话、共同治理,否则,将很难走向深层次的协同。然而,由于跨行政区域,区域间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对战略规划、政策指导有着更高的要求,协同供给需要进行整体定位,从更高的层面形成实质性的政策引导体系,打破区域之间的行政划分,破除行政划分的屏障。依据协同学理论,对于区域性的冰雪体育公共服务而言,由区域内政府联合供给和管理才是最高效的。因此,从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管理部门,由统一的机构统筹、协同,是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最明智的选择,即构建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区域“协同共同体”,而目前京津冀尚缺乏统一的国家授权的管理机构,进行政策、制度的统一制定和实施。致使有限的协同仅停留在做比赛、拉联谊、搞论坛会议的层面,实际成效甚微,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区域“协同共同体”组织建设迫在眉睫。

所谓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区域“协同共同体”(见图1),是指京津冀三地共同成立起来的,旨在提高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及整个区域内的有关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组织。该组织应由更高行政管理部门指定或组织成立,如由京津冀协同发展办公室指定设立专门的冰雪体育协同供给领导组织机构,以优质冰雪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为愿景与目标,按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原则,探索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新机制,实现区域内冰雪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供给。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区域“协同共同体”应承载发挥“盟主”的管理指导角色,肩负统一规划顶层设计、冰雪体育资源布局资金筹措、运行机制建立,以及协调三地地方政府的具体分工、职责、利益关系和绩效考核等职能。构建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共同体”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京津冀三地区域内的协同发展,打破京津冀三地无序供给的现状,明确各地优势,促进区域内部体育协同、快速发展,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京津冀区域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促进每个地区与京津冀协同共同体的双赢。

图1 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共同体”示意图Figure1 The"Community"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Ice and Snow Sports Public Service

3.2 破除行政区划壁垒,为三地同谋共划、协同发展增添动力

行政区划最初目的在于便于分级管理,行政区划壁垒是由三地行政区划给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带来的负面影响。协同学认为,系统中涵盖多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合作与协调最终共同作用于系统,促进系统的和谐与进步[12]。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合作应建立在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之上,其合作关系才会稳定、深入和持续。然而,当前京、津、冀三地各自为政,导致冰雪体育公共服务资源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因此,行政区划壁垒成为目前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首要制约因素。行政区划壁垒主要体现在行政区划对区域内冰雪体育资源进行了清晰的主管分割,限制了原本有限的冰雪体育资源难以自由跨区流动。因此,行政区划对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非常不利,致使三地参与协同的动力不足,甚至会呈现抑制效果。此外,京津冀行政区划,使得各个行政区在资源管理上是相对独立的,责任下达、绩效考核等也是独立开展,各自行政区内体育部门都会按照本行政区域内“绩效最优、利益最大”的原则进行工作决策,而对于区域协同发展这种目前难以统一绩效考评的事宜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从长远来看,虽然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将会带来京津冀利益主体多贏的局面,但是,考虑到协同成本、难度、资金、利益分配等问题,各自行政区出于“经济人”自我保护意识,可能会对三地“协同”发展问题认识高度不够,而将区域协同发展不会真正放至相当的高度。

要真正意义上实现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必须消除“各自为政”“各管各一亩三分地”的狭隘思维定势,在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区域“协同共同体”理念基础上,破除行政区划壁垒,主动将各自的发展纳入区域体育协同发展的战略空间,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加强三地间顶层设计,明确协同的规则、计划和步骤。三地在各自优势冰雪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明确功能定位和职责划分,推动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朝向“方向一致、措施一体、优缺互补”的“利益共同体”迈进,共同谋划合作范畴,共同追求“三方共赢”的局面。

3.3 搭建京津冀冰雪资源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三地深度协同

协同理论之自组织原理认为,自组织状态是系统在没有外部物质(包括物质、能量等)流入的情况下,以及外部环境或条件发生转变时,系统尤其是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会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称之为自组织。据此,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系统是一种动态的自组织系统,要保持稳定,必须是开放的系统,各子系统要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流,进而保证整个供给系统的良性发展。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深层次协同供给依赖三地间冰雪资源信息的通畅交流,三地间冰雪体育资源信息化的程度决定了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水平。信息化程度越高,京津冀冰雪爱好者获知的可能性越大,冰雪体育爱好者三地间流动越活跃。信息对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信息交流方面。首先,从信息交流来看,京津冀区域内部冰雪体育场所区域影响力不大,同时信息开放程度不够,导致多数冰雪体育场馆只能面对服务本地区一小片范围内的社会公民,难以形成规模;其次,京津冀区域内尚未建立统一的冰雪资源信息服务平台,缺乏冰雪信息共享机制,不能像京津冀区域内的社会公众推送准确、详实的冰雪资源信息。因此,信息资本在跨区流动中效率不高,冰雪资源富余地区的闲置资源无法有效弥补区域内冰雪资源欠发达地区社会公众的需要。

为切实解决由行政区划分割导致的冰雪体育资源“信息孤岛”现象,及其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亟需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建立起“数据汇集、资源共享”的京津冀冰雪体育资源信息服务平台,为京津冀社会公民提供清晰、及时、准确的信息。如冰雪体育场地位置、交通、联系方式、教练陪练资源、冰雪技能培训信息、冰雪群体赛事信息、冰雪体育健身指导等直接信息,同时拓展冰雪运动装备、冰雪运动服装、冰雪运动辅助用品、冰雪体育旅游资源、餐饮食宿等额外相关信息。此外,三地公民通过平台还应能够完成信息查询、咨询、预约、会员办理、投诉和建议等。京津冀冰雪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对于突破行政壁垒,推动区域间冰雪体育资源的自由流动也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京津冀冰雪资源信息服务平台也能为区域冰雪体育健身行业或俱乐部会员招募投资、赛事通知、场馆设施信息、招投标等事宜提供发布平台。对于政府而言,也能利用京津冀冰雪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后台统计数据,分析与把握京津冀区域内冰雪体育的发展态势以及各冰雪体育健身行业的经营状况,搜集社会公民真实的冰雪体育需求情况等,借助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决策供给水平,引领协同供给向纵深发展。

3.4 构建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长效推进机制

3.4.1 公民需求-表达机制 协同理论之役使原理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是由2个变量导致的:快变量和慢变量。快变量比较容易完成并接近组织目标,慢变量变化速度较慢、用时较长,因此,事物的变化能否最终实现并非由快变量来决定,而是取决于慢变量。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须经历供给、使用、效果3个过程,其中供给、使用属于快变量,供给体系很快就能实现并投入使用,而使用实效取决于社会公民的冰雪体育参与意识与供给是否满足社会公众的真实需求,是典型的慢变量。因此,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能否达到目标,最终取决于是否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与服务理念,坚持以公民的冰雪体育需求为中心,深入了解公民真实的冰雪体育服务需求,并加强可行性分析,而不是以“主观愿望、创造政绩”为目标进行决策供给。

建立公民需求-表达机制,就是要清晰把握社会公民真实的冰雪体育需求信息,进而做出相应的供给决策,是保证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有效供给的前提。其有利于强化政府体育部门对冰雪体育公共服务真实需求的预测、分析和识别,进而对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分配,以实现冰雪体育公共服务效益的最大化。此外,冰雪体育公共服务需求的有效表达与整合,将有助于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行政命令式的供给体制,采取“平等对话、共同协商”的反映民意与需求的供给决策体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社会公民的冰雪体育需求。根据役使原理以及有效供给目标,冰雪体育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过程是公共服务的需求者(即冰雪体育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主体——公民)和供给者(即冰雪体育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回应主体——京津冀体育公共服务区域“协同共同体”)之间双向沟通的过程,也是需求信息与决策信息相互传递的过程(见图2)。其具体过程为:首先,公民通过书信、电话、走访、新闻媒体、社会体育组织、政府沟通网络平台等中间传递路径向京津冀体育公共服务区域“协同共同体”表达冰雪体育需求偏好,明确表达所需的冰雪体育服务种类、数量等;其次,京津冀体育公共服务区域“协同共同体”对公民的体育需求偏好显示做出需求偏好整合,并汇总为整体偏好;再次,京津冀体育公共服务区域“协同共同体”依据公民的整体偏好,决策冰雪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政策并付诸实施;最后,为了不断完善公民需求表达与决策机制,使供给切实体现需求,还需借助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绩效评估(下文详述),以此调动供给的积极性,确保满足广大公民的冰雪体育需求意愿[13]。

图2 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需求-表达逻辑过程示意图Figure 2 The Sketch of the Logical Process of Public Service Demand-expression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3.4.2 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共识不仅是市场合作的根本,也是地方政府间维持关系的实质要素,只有利益协调机制稳健发展,地方政府间的关系才会顺畅运行并进一步深化;反之,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倒退甚至恶化,非但不会促进协同行动的形成,反而激化彼此间的恶性竞争[14]。据此,对于京津冀协同的三地而言,参与协同均会有成本产生,协同供给的核心问题应该就是三地间的利益问题。京津冀三地政府体育部门作为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主体,如果三地间存在利益分歧,就难以形成稳定的合作动力和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一旦有损于地方利益,受损一方就可能会选择“消极迎合”的态度,表面参与合作,实则“机会主义”。从这个层面来理解,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过程就是围绕冰雪体育资源的利益分配、协调与补偿的过程。然而,冰雪体育资源短缺的现实影响了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持续走向深入,也必然导致了部分地区政府参与融入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的动力不强。根据激励理论的满足需求方能有激励效果的解释,在协同供给中,只有同时满足三方的利益诉求,方能形成三方共同参与协同供给的最大动力。

因此,建立三方共赢的利益协调机制作用不言而喻。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成本分摊不是平均分配,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依据受益多少进行划分。其次,要充分考虑各地实际,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利益分享要考虑京津冀现有资源情况以及各地的实际需求,通过调整供给的空间布局、数量、规模和形式,实现三地利益的合理分配。最后,还需要建立“财政转移支付补偿机制”,通过财政手段,促进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利益调节,保障协同供给关系持续与稳健,最终确保京津冀三地社会公众长期共享协同供给服务。

3.4.3 绩效考评机制 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要求京津冀各地通过共享冰雪体育资源、协同开展群体娱乐、竞赛、健身指导活动等,以实现区域冰雪资源共享、跨区域协作效益等效应,从而改善冰雪体育供需矛盾。为了保证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有序、有效进行,提高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水平与质量,亟待建立科学、专业的绩效考评机制。绩效考评作为一种动力机制,定期考评京津冀各区域实际工作绩效,是提高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效率的有效途径,目的是促使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共同体”依据社会公民的实际需求,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客观评价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绩效,既能反映各地在冰雪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优势与不足,又能促使三地可持续的协同供给。

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绩效评价体系构建,须明确“谁来评?评什么?如何评?”等问题。(1)谁来评?在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供—需双方的关系中,政府作为供给主体,而公民是受益者或者说是需求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是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的“顾客”,这就要求协同供给绩效评价主体应以广大社会公民为主。(2)评什么?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绩效评价客体,是区域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状态。基于对协同过程的考察,绩效评价可从协同投入指标、协同过程指标、协同产出指标及协同效益指标4个方面,再将各指标细化具体的内容,涵盖冰雪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开放力度、群体性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协同政策、资金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公众满意度、冰雪健身宣传、冰雪体育组织建设、冰雪健身指导、保障措施等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协同效果进行综合评估。(3)如何评?评价结果的真实、客观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方法。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涉及协同初期、中期、成熟期等多个阶段,在逐步演化推进中实现冰雪体育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因此,对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绩效评估应根据所处阶段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科学评价,形成“评价→调整→再评价→再调整”的动态循环评价过程。

4 结语

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是突破京津冀三地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瓶颈、实现三地均衡供给的必然选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在冰雪体育领域的合作日益频繁,但是仍存在诸多困境与问题,今后应围绕打破三地间行政区划壁垒、信息壁垒、政策制度壁垒等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发展研讨、群众体育活动开展、体育赛事组织、区域冰雪体育文化宣传等方面深入推进三地协同,实现三地资源、信息共享,同谋共划,切实保障京津冀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协同供给长效推进。

猜你喜欢
冰雪公共服务京津冀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效率分析
冰雪幽默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