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厚良 刘擎志 赵丹
【摘 要】 作者通过对云南省高校乒乓球课程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多数高校中乒乓球场地设施仍不足,学生进行课程学习较被动,教学效果不佳。改进对策主要是:进一步加强高校乒乓球运动体系化建设,以协会或社团以“俱乐部”的管理模式、培养方法为基础,建立以课程为导向、自觉锻炼为目的、校队为最高技术体现的体育文化培育模式。
【关键词】 云南高校; 乒乓球运动;课程与设施建设
乒乓球素有“国球”之称,它是一项集健身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为一体的体育运动,乒乓球运动越来越多的被作为增强智力、改善体质、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健医疗和康复等的措施之一。[1]而高校乒乓球课程的开设正是顺应了这些特点,满足师生的需求。乒乓球运动所特有的速度快、变化多,以隔网对抗的形式开展,并且使高校学生在全身肌肉和关节组织得到充分的运动的同时,从而提高动作速度和上下肢协调活动能力,以及有效的提高学生反应、灵敏、操作和思维能力。[2]由于该项目的竞技性和娱乐功能,又使其成为一项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品质和保持青春活力、调节神经的有效运动。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云南属山地高原地形,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3]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各高校在体育课程开展和学生课余锻炼上也把乒乓球这一室内项目列为主要的项目之一。
一、云南高校乒乓球课程现状
1、课程设置
云南高校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中分为两种形式开设。一种是大学生入学第一学年按行政班级进行授课,授课项目集中在易于开展,且场地设施可以满足教学的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第二学年以学期为单位学生在学院开设体育项目课中进行选修。另一种体育课开设形式为,入学后学生每学期进行体育课程选修,以此完成体育课程学习。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2、场地设施
乒乓球相对其它运动对场地的要求相对较低,就因为这一特点高校在进行体育场馆建设中只将乒乓球运动所需的场地融入其中,形成综合场馆中有一块或两块场地供乒乓球运动所使用。在场馆使用紧张的情况下,首先将乒乓球迁出,另找一处房屋或简易房将其安置。所以,在云南高校中还没有专门乒乓球馆,有30张乒乓球桌的院校都比较少,一般都在10至20张乒乓球桌供教学使用。场地设施限制了乒乓球课的选修人数,同样也制约着课程开设。
3、选课情况
目前乒乓球选修课程同其它体育项目一起开始,但都在专业课程排定之后。这会导致专业课上课时间段与体育选修课时间冲突,学生只有在课程不沖突的前提下进行体育课的选择。另外,在开设的体育选修课程中都设置人数限制,每个班不得超过规定人数,全部选修人数与总开设班级容纳人数基本相等。选课的形式给了学生自主权,但在实际运行中却仍然受限制,导致部分学生仍然选不到自己喜欢的课程,“被迫”选择自己不喜欢的课程完成自己的学分。
4、授课效果
场地设施限制班级人数,一旦人数过多教学效果就很难保证,学生练习时间较少,教师无暇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训练环境因人数过多会出现噪音过大等不良因素。再加上部分学生是“被迫”选课,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选课中,不乏已经选修过再选或者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授课能力提出了要求。如果教师在授课中忽略这些因素,不能有效组织授课,那么授课将越来越被动。
在教师自身授课水平原因外,现有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没有乒乓球项目测试标准,也就是乒乓球运动在学生体测项目之外,像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4]这就意味着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体侧成绩,会首选体测项目课程,这无形的操控着选课,长此以往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就不重视未纳入体测的项目课程,这也会对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二、一个案例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新校址位于安宁市职教园内,在校生近两万人,体育教学采用的是入学后第一学期以自然班进行体育教学,主要进行体育兴趣培养和身体素质训练,后三学期以选项课进行教学。目前开设的项目有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瑜伽、健美操、民族健身操、武术等。乒乓球课程由三名教师进行授课,但在整个选修课程体系中所占课程比例较少。
1、乒乓球文化氛围
目前乒乓球运动在学校以体育选修课的形式来供学生学习,完成大学期间的体育学分(两学年),除入学第一学期外,其它三学期分别进行体育项目选择学习。通过大一、大二期间对乒乓球技术、战术和裁判法的学习,到大三、大四仍然想继续学习乒乓球,还可以通过公选课选修乒乓球,公选课是全校公共课程体系不属于体育课程,学分纳入公共学分范畴。通过课程的学习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还可以参加乒乓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是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是将乒乓球运动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乒乓球活动,旨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和提高乒乓球技艺;协会采用会员制,负责校园乒乓球文化活动和赛事的开展、推广,目前会员近百人,归校团委管理。在学校中校乒乓球队,是乒乓球精英的聚集地,代表着学校学生乒乓球竞技的最高水平,从侧面反映出学校教学训练质量。
2、器材配备
在乒乓球授课人数与器材的配备上,上课人数与乒乓球桌的比例为4:1比较合理,乒乓球拍、乒乓球与上课人数按1:1:1配备(鼓励学生自己购买球拍),这样的配备有利于教师分层教学和控制训练强度。
3、乒乓球的课程教学
在乒乓球课程中教师对每学期选课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将面临以下三种类型的学生:第一种类型是对乒乓球很热爱并有一定基础,想通过学习继续提高技术;第二种类型是没有基础因为是室内课不晒太阳选的课,或同学、室友、老乡选就配合着选,是和小伙伴一起来的;第三种类型是修完一学期,感觉这门课还不错继续学习而选的。学情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并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所以,每学期授课时教师根据学生情况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乒乓球桌的数量来确定小组数),将技术好和技术差的搭配在一起,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负责器械的借还和考勤工作。每次课教师讲解示范并将学习任务布置后组织练习,练习时由技术较好的学生负责整个小组技术辅导,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动作纠正,每次课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培养学生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之间相互练习和比赛。在后期的教学中将开展单双打比赛,通过组内循环赛、小组间对抗赛、挑战赛等,丰富课堂氛围。教师每学期的教学内容不能雷同,组织方式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不然继续选课的同学将厌倦课程,从而导致消极散漫,影响课堂效果。
4、乒乓球的体系化建设及成果
体育教师不仅担任乒乓球课程的教学,还对乒乓球协会进行指导,同时负责乒乓球校队员的选拔和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对乒乓球技术的普及性教授,旨在培养学生兴趣并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如果学生要继续学习或将乒乓球运动作为课余锻炼的手段需在课余自行租馆练习(每张桌5元每小时)或参加社团。在学校中,学生乒乓球最高水平的体现是在校队,他们是学校乒乓球运动体系化建设的最终成果之一。队员是教练在平时教学中发掘、社团中培养、最后入选校队进行系统训练。队员没有补助和其它的优待,他们是对乒乓球的热爱而聚在一起,利用课余时间每周训练两次,有赛事时代表学校出征赛事。
目前校队队员12人(8男4女)。在2017年里,5月代表学院参加“云南省大学生乒乓球比赛”获得男子团体亚军、男子单打包揽前三、男双第三名、混双第七和第八的成绩;12月参加“云南省高等学校校园乒乓球比赛”,并获得男子团体季军,女子团队第八名,男子双打亚军,男子单打第六和第八名。
5、改进方向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在乒乓球运动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完善。学生课余锻炼时,需要租用乒乓球馆,这会降低课余选择乒乓球锻炼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课余锻炼成本,无法培养学生多方面锻炼习惯的养成;在遇到下雨、下雪、大风等极端天气时,学生无法在室外锻炼,室内场馆是学生锻炼的唯一选择。室内场馆有偿使用加大了学生的课余锻炼成本,制约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会造成巨大阻力。
充分发挥乒乓球协会的作用,社团更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有效组织兴趣相同的同学开展活动的同时,将所面临或遇到的困难向学校反映,不仅能高效的解决问题,还能让学校知道学生的动向(体育需求)。[5]将乒乓球课程建设成俱乐部,选课、上课时间段和授课教师的聘请由社团承担,虽然排课时间受专业课程授课时间的影响,但是室内课程可利用晚上等时间开课,真正促使教师认真研究教育、教法,不受学生喜欢的教师社团将不聘请授课。乒乓球馆由社团管理,由他们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场馆进行利用,如课余时间或极端天气的场馆开放,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保证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每天的课余体育锻炼时间。
三、结语
乒乓球运动作为体育大家庭的一员,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国球)将其作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先导,以此来促进所有项目的共同建设。校园乒乓球运动建设从体育课程入手,发挥乒乓球协会或社团的作用,在各级各部门充分“放权”和支持下,将其建设为俱乐部,形成培养兴趣爱好为基础、课程为导向、自觉锻炼为目的、校队为最高技术体现的体育文化培育模式。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从一个项目出发,辐射一所院校、一个市,最终形成全面普及的态势,实现人人参与、终身体育的美好愿望。
【參考文献】
[1] 屈子路,叶冬清.中国乒乓球运动研究综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1)98-103.
[2] 郑秀丽,胡雯.竞争平衡视域下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5(6)8-12.
[3] 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5.
[4] 朱培榜.试论高校体育文化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15(6)118-121.
[5] 李康,吴亚初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高校体育文化评价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5)21-25.
【作者简介】
康厚良(1979—)男,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硕士,教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