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二
“国家战略机遇是一个窗口期,这个窗口期可能只有3到5年,它不会很长。窗口现在打开了,但不是永远打开。”
“国家战略具有里程碑意义,我市将实现从‘我与长三角到‘我的长三角的华丽转变。”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宣城人拍手相庆,一直以来渴望深入融入长三角的宣城,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
宣城,站在了改革再出发的新起点上;安徽,迎来了拥抱长三角的历史新机遇。“安徽过去从泛长三角,到成为正式一员,如今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安徽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如果抓不住这个机遇,安徽今后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安徽省驻沪办副主任赵琰告诉《决策》。
国家战略下,长三角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大潮再次翻涌。安徽面临什么样的历史性机遇?如何站上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新“风口”?
一张跨省执照背后的
“机会窗口”
一张特殊的营业执照,再一次拉近了宣城和长三角的“距离”。
2018年9月28日,宣城智谷众创空间有限公司总经理俞佺在家门口,领到了由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核发的上海宣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这是宣城在全国率先发出的首张异地办理营业执照,标志着G60科创走廊九城“一网通办”正式运行。“以前产业集群跨省市发展、企业跨省市投资审批办理遭遇的‘中梗阻难题,将得到一剂解药。”G60联席办常务副主任陆峰说。
跨省市审批“中梗阻”打通的同时,宣城省界“咽喉”断头路也正在连接。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首批重点推进断头路项目便有3条高速公路涉及宣城,“老大难”问题摆到了一体化深入推进的台面上。
如果说三年行动计划是宣城机遇的前奏曲,那么上升国家战略则是重头戏。“国家战略下,宣城将破解多年想办而办不成的大事,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卡脖子难事。”宣城市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宋博告诉《决策》,深层次的对接难点将在国家战略下破解,宣城全面融入长三角迈入实质性提速阶段。“过去,可以说是美丽的辐射,激情的对接;现在,可以说是美妙的蓝图,热烈的互动”。
宣城的热烈互动,是安徽的一个缩影。在三年行动计划中,涉及安徽的需求达到262项,聚焦交通、能源、科创、产业、信息化、环保、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这些都是安徽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安徽加快改革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全新方位和全新平台,根本改变了发展的外部环境,开辟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安徽省发改委合作交流办副主任张芹告诉《决策》。
视野决定格局。国家战略下的长三角,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和资源汇聚的枢纽,这为安徽直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整合全球要素资源,提供了巨大动力和空间。
“长三角进入更高层次一体化,安徽将跻身整合全球资源第一方阵,对提升安徽在长三角分工的层次和能级,打造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安徽升级版,十分有利。”安徽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孔令刚分析说。
在安徽,家电、电子信息等产业早已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直接参与全球竞争,未来将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这些产业已经形成产业集聚,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下,这些领域的产业布局会优先考虑安徽,直接提升安徽产业分工协作含金量和附加值。”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经济预测处副处长阮华彪分析说。
更为重要的是,在长三角打造全球创新高地战略的目标下,安徽科技创新在自身比较优势上将乘上政策叠加的东风。眼下,合肥正大手笔建设滨湖科学城,与上海张江科学城一东一西,在长三角科技创新圈如“日月合璧”式“双城同创”,抢占全球创新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的先机。
机遇前所未有,行动时不我待。“国家战略机遇有一个窗口期,可能只有3到5年,它不会很长。窗口现在打开了,但不是永远打开。”宣城市发改委负责人告诉《决策》。
打造长三角“政策洼地”
区域发展的实践表明,在关键时间节点上,如果“步步踩在点上”,区域发展就能乘势而上。
“安徽要从自身角度去考虑,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和核心功能定位,放大并做强,可以在长三角取得不可替代和不可忽略的地位。”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周振华告诉《决策》。
地处长三角腹地,安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在承接产业转移、控制物流成本等方面有近水楼台之利。但一直以来,安徽在产业路径选择上多为跟随性发展,资源优势并没有转换为产业的胜势。
阮华彪对《决策》分析说:“安徽要先知先觉,不能再等产业辐射到这儿来,现在一定要主动调整产业,建立新兴产业崛起的态势,由垂直分工转为水平分工合作。如果等着人家来,永远是落后。”
新兴产业抢先一步,发展就能赢得先机。“安徽要快速进入新兴产业弯道超车的运转中,因为传統制造业想弯道超车已经不可能了,别人搞了那么多年,优势十分显著,但新兴产业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石磊认为,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方阵,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机器人等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拥有一批高能级科技创新“金字”平台,在政策优势叠加下,新兴产业可以取得领跑。
作为新兴制造大省,安徽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等产业在全国都有一席之地。“最主要还是在制造业上发力,因为这些都是安徽的‘长板,下一步要借助长三角的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发展,打造长三角先进高端制造业的集聚区。”阮华彪告诉《决策》。
产业发展,与营商环境直接相关,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恰好为安徽提供了契机。“安徽和长三角等高对接,最大的好处就是倒逼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建立高标准的发展环境和长效机制。”阮华彪对《决策》分析说。
在沪苏浙的发展中,最鲜明的特质就是“自我改革”,上海“一网通办”、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不见面审批”,成为全国体制机制创新的品牌和典范。向阳花木易为春,这些长三角的成熟经验,安徽可以率先复制推广。
在孔令刚看来,安徽所要做的是深度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长三角“政策洼地”,成为长三角地区政策最佳、效率最高、要素流动最自由发展区域。
“‘脑容量一定要无限大”
深度融入的当下,考量的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安徽省发改委赵瑞告诉《决策》:“安徽最大的机遇是由过去部分市县热衷,转变为全省全域性融入参与,可以带动皖北、皖西等地区。关键不能固步自封,停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走出去,主动去对接。”
但从目前来看,“推一把、走一把”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一组数据便是直接佐证。据了解,自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成立以来,江苏市一级共有28批主动过来对接,浙江有26批,而安徽不到10批。以至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阮青说道:“见安徽来的同志、企业少了一些,见的最多的是江苏和浙江的同志。”
一体化发展,思想观念转变一定要走在前。曾在上海松江区挂职的郎溪县招商局局长张沛告诉《决策》:“宣城和苏浙沪先进地区的差距,看似经济实力的差距,本质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的差距。”2017年,宣城派出55名干部赴上海、浙江等地学习,既带回新理念,也带回了沉甸甸的项目,签约注册项目38个。
“放在长三角中,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压力,感受到差距,这也是长三角对安徽最大的帮助。一旦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石磊分析认为。
格局有多大,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大。“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下,合作空间超乎想象的大,地方不能当旁观者,要有‘借台唱戏的意识。”阮青认为,现阶段发展不能光低头发展,一定要看看外面的大势大局,再自己定位,事半功倍。
在融入长三角中,宣城市郎溪县创造了“向东看”的“郎溪现象”。立足新起点,郎溪东向发展也在谋划新布局。
一方面,郎溪正与广德、江苏溧阳积极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另一方面,更高能级的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区也在郎溪浮出水面。“示范区以产业高端化为目标,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一旦设立,将是长三角版‘雄安新区,成为安徽新一轮发展的引爆点,搅动区域发展格局。”张沛告诉《决策》。
从全省来看,当前宣城正以“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为主题,围绕“怎么看”“怎么辦”,兴起全市思想观念再解放、改革创新再出发的活动热潮;马鞍山把加速融入、全面融入、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作为当务之急和首要战略,在全市敲开了“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思维激荡之门;滁州在全市开展“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大讨论,掀起了一场全面对接“大江北”的“头脑风暴”。
一场深度融入长三角的思想大解放正在安徽引起阵阵波澜。“安徽‘肚量虽然有限,但是‘脑容量一定要无限,跳出安徽看安徽,首先思想观念要与长三角先进理念等高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