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过多次后,也就不说了,知道妈妈改不过来了——在她心里,对我饿饭的事始终难以释怀甚至充满内疚
几年前,一个名不见經传被成千上万网友称为“贾君鹏”的网友,突然在短短几小时走红网络。许多网友在网上纷纷悬赏寻问“贾君鹏 ”为何人。这一切,只源于一句话: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调侃式的话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进而演变成了一个“梗”、一个段子,或许是因为许多人通过这句话找到了儿时的回忆。
比如我小时候,在外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到了饭点,母亲就站在院子门口大喊,二毛,回来吃饭。贪玩的我舍不得离开正在玩的游戏,就装作没听见。这时候,小伙伴们就会提醒我:二毛,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我不得已悻悻而去。彼时,对于“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是有些耿耿于怀的:早不喊晚不喊,偏偏在我玩得最起劲的时候喊。因而,对做好饭的母亲心里不仅没有感恩,甚至还会心生不满。当然,也有极少数时候是高兴的——当自己玩累了想走的时候,“我妈喊我回家吃饭”便是最好的借口,让同伴们无话可说。
上小学后,家离学校比较远,我总是跑着去。有时候担心迟到,不吃早饭就拿起书包往学校跑。母亲拿着竹块追我回来吃饭,追上了就打我一顿,让我吃了饭再走。当然,更多的时候,母亲追不上我。只好拿着竹块看着我远去的背影怅然若失。
在县城上高中时,不能自己带米蒸饭吃,全面实行货币化——买饭菜吃。当然,卖饭菜的还是老师家属。此时,我们三兄妹都在上学,家里经济异常紧张,能继续上学已是万幸,至于能否吃饱吃好,已经顾不上了。彼时,别的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最低是150元,没有上限。而我跟父母说,我只要120元。即使是这样,每当月末放假回家的时候,我都还能剩下几十块钱带回家。
那几年,母亲常来学校看我,每次都送来做好的腊肉排骨。到学校时,已经凉了,我们就在外面的饭馆花上几块钱,让饭馆给热一下再吃。有一次,母亲和堂嫂来看我,我把她们带到一家小吃店吃面。这家小吃店做的面味道不怎么样,但是量多又便宜,一个大碗,还要盛得冒出尖来。母亲问我,为啥选这家?我想也没想就说,这家好啊,便宜,又多,能吃饱。母亲吃着难以下咽的面条,眼泪就流到了碗里。
工作以后,成家立业,日子按部就班,也终于能吃饱饭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已不敢猛吃了——本来个子就不高,要吃得太猛,就成了矮胖子了。孩子出生以后,母亲来北京照顾孙子,也顺便给我们做做饭。她做饭时,生怕我们吃不饱,每次饭菜都往多了做。虽然我多次告诉她,现在不缺吃的了,你不要担心我们吃不饱。可是母亲似乎习惯了我们饿饭的年代,总是害怕我们吃不饱饭。
回老家休假,带着儿子去邻居家串门,虽然客气的邻居会留吃饭,但大多数时候,我都会说,不了,我妈已经在煮啦。过了不久,母亲果然就在院子里喊,二毛,回家吃饭。
那一刻,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就是我妈喊我回家吃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