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与山谷”讲评

2018-03-13 19:05叶荣滨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7年7期
关键词:芳草井口木屋

叶荣滨

【作文题】(淮安市第一次市统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分)

立于山顶,凌驾万物而得游目骋怀之乐,蔽于云雾浓厚。

安于山谷,居住木屋而知芳草花林之色,困于井口狭小。

【写作指导】

本次作文,通过现场阅卷可以发现:不少考生在写作中对材料的处理未深入,材料中的“山顶”和“山谷”,考生在写作中还是停留在自然界的“山顶”和“山谷”。这说明考生审题和构思存在缺陷。

本次作文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立于山顶,凌驾万物而得游目骋怀之乐,蔽于云雾浓厚”,表现了“立于山顶,凌驾万物”能得“游目骋怀”之乐,又有“云雾浓厚”之蔽。第二句话“安于山谷,居住木屋而知芳草花林之色,困于井口狭小”,表现了“安于山谷,居住木屋”能知“芳草花林”之色,又有“井口狭小”之困。两句话都没有出现陈述对象。命题者把陈述对象暗含在语句的缝隙里,给考生留下无穷空间。只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蕴含着无穷,陈述对象可以是你,可以是我,可以是他(她或它),也可以是你们我们他们,还可以是总括你我他的一切行为体总和。我们姑且以“人”明之。

从材料文字的表面义综合概括,材料阐述了人位于山的两个不同位置(山顶与山谷),有不同的妙处(游目骋怀之乐与芳草花林之色),也有不同的局限(浓厚云雾遮蔽与狭小井口围困)。细而较之发现,两句话中间以分号呈现,这表明两句话间的关系是并列,即材料中两句话同时并举,无主次之分。因此构成材料的角度有三:山顶、山谷、山顶山谷兼顾。

从对材料文字的深层分析可知,材料取材指向人与自然。写作是否应该拘囿于此?这就需要明确一个问题,材料作文的材料到底有何用?材料作文的写作应该有起点意识,即起于材料,也要忠于材料,更要终于材料。运用逻辑学的类比思维推理,可以推导,材料中无论“山顶”还是“山谷”,“万物”还是“木屋”,“游目骋怀之景”还是“芳草花林之色”,“云雾”还是“井口”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因为这些物象具有隐喻性。因此,清楚材料中寓含的隐喻也就通晓了材料的深层指向。材料核心指向的是立足的位置(山顶还是山谷),由此带来的乐与趣,困蔽与局限。

综合材料的表面义和材料的隐喻性,以及遵循材料语段完整性原则,参照材料的三角度分而析之:“山顶”有美景也有“浓雾”;“山谷”有美景也有“井口”;无论“山顶”还是“山谷”,都有美景,也有困惑。“山顶”“山谷”各有其特征:一个居顶,一个居底,一个在高,一个在低。“浓雾”和“井口”也各有特征:“浓雾”有遮蔽,而“井口”有狭隘。具体的行文立意应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自身的积累来落实行文。

【作文示例】

老李

一考生

天,微亮。

还泛着一抹生冷的蟹壳青。

远眺山谷,一间木屋。那便是老李的居住之处。

他精通文辞书画,不料在敏感时期,他多言政事几句就遭了排挤,遂掷了几钱,安了小屋,居于山中,整日只溺于作画。

走了一会儿,便到了屋前。这时恰逢他开门。我实为惊愕,只见得他披着一件厚实的粗衣,身后背着一架画板,板外错落地别着三五支画笔,布衣的兜里装着半盒颜料。老李的头发已白了,不过那不似远处的高山白雪,刺人眼目,更像是刚熄灭的炉中灰烬,安谧而笃实地堆积在他那张略显沧桑的脸之上。

“来了啊,挺早呢!”老李一字一顿。

“是啊,这么早就出门了啊。”我应声答道。

二人不言,默契地走了一道,准备进山写生。

老李寻了一块硬石,便稳稳地将画板架上,铺上如雪般的画纸,而后便调弄着颜料。之后,凝心向远处的山际望去,我看了他的眼睛,只觉他的目光像是一束光辉,透彻地向山际绵延,深邃有力。

晨色熹微,日出瞬间,雪山恍若被点燃。也许这正如他此刻心中的明快。

老李提起画笔,娴熟而宁静地在纸上描摹。

片刻之后,那老李空无一物的纸上便多了不少东西。那荒阴背山处,黛赭而又深邃;那秋雪渐融处,明亮而又和放;那青松柏林处,青翠而欲滴……

放下了笔,老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眉宇之间,透露着快意与豁达,嘴角微微地上扬,本是沧桑的他笑了,笑得很欢欣。

不知何时,雪又开始下了,我与老李二人便准备下山。来时的脚印早已没了踪影。

“这么些年,都窝在这冷僻的山谷中,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我的声音像是隐在了雪声之中。

“哈哈哈,我老李大小世面都经历过了,如今困于这一山一屋之中,但写诗作画,好不快意自在啊!”老李笑道。

回到了半山的小屋中,老李升火,而后泡上了杯浓茶,摆在了我面前的矮木桌上。水汽在本是清冷的空气中氤氲着,升腾而后渐淡渐稀。

望向窗外的天空,好似愈发的清明……

[点评]

此文为小说,朴素而有韵味,寓材料内涵于平淡之中。“安于山谷”在行文中得到具体落实——老李遭受排挤,居住木屋。这里既有“芳草花林”之色,也表现出人物老李的人生态度,虽局限山谷但心怀坦然而自得。这在比比皆是议论文中独树一帜。因此颇切题,而且在考场上难得一见记叙文,而该文为小说,因此判64分。

出自山谷上山行

二考生

尼采曾说过:“要用俯视的姿态看待人生。”杜甫睥睨世人盖因才高而愤世,所以才会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世人不乏此类执迷于山峰之人,寻找一种自我优越感,最终却发现山顶云雾缭绕,“高处不胜寒”。

我却说,人生要从山谷行起。

《诗经》有言:“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从幽谷到乔木,是一种对于井口狭小的摆脱。诚然,这是一种突破,这种自知为井底之蛙而向上的奋斗是山顶擎天拿云的人体会不到的。世上真正有几个人可以登峰造极?绝大多数都是碌碌蚁辈,非愚公移山之志所能至顶也。对于平凡人来说,能够对于安于山谷的平淡惬意生活有着零星的思考,正如帕斯卡尔所言,能够思考的苇草一生也就有了意义。这样给人生设置一个低起点,乃是以退为进,给予自己更大的上升空间,生来就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并不如山谷中的人那样能感受到芳草花林的快乐。就好比生来敏感、洞察力超过常人的尼采,孤傲了一世,凌驾于时代之上,大呼“上帝死了”而创造“超人”的巅峰,终究因为同情一匹马发疯了。正因为处于山峰,阳春白雪,和者寥寥,所以愈加孤独;而人力有限,尼采终是对整个人类进程方向感到迷茫。何苦呢?这份痛苦早已抵过游目骋怀的小小惬意,不如从山谷行起,人生会更轻松美好。

或有言云:我可效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确实,在山谷要去仰望井口外的天;在山顶就去俯视众生的尘世之美,的确中和完美,但諸如此君过于理想化。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连出自幽谷的人都免不得迁于乔木,更何况山顶的志在青云之辈?无限向上的追求最终会反自我,坠入深渊。可是谁能够从容地在欲望的山顶上止住向前的一步,潇洒地放手退身,一路赏山玩水下山行?古往今来,经纶世务者想要的不是山顶而已,都是鸢飞戾天啊!不然,朝代也就不会有多次更迭了;不同阶层的人也就不会兴兴衰衰,不断演绎生命绝唱了。

从山谷行起,安于山谷的芳草花林之色。或许我们有时一生都在向山走、上山行的途中,甚至有时会中途易辙,有时会止步驻足,但只要我们出自山谷,便总能怀有一份向上的心,不忘尘世芳美流连天地物化,同时保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敬佩,这便是完美的人生。

莫求廉峰云雾蔽,只使心向此山行。

[点评]

此文为议论性散文,整篇文章一气呵成,文气酣畅淋漓。在构思上作者立足山谷,一破一立,对比中彰显出鲜明的观点——人生要从山谷行起。因此文章是切题的。而在具体论证中,作者以论代例,文章素材贴切而新颖。因此判65分。endprint

猜你喜欢
芳草井口木屋
会飞的木屋
会飞的木屋
小青蛙从井底爬出来啦
俄“木屋之城”前途未卜
院墙开门
木屋
美人指
天原来那么大呀
小满节感怀
井口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