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华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数学结论表述不足十个字,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教起来却不易。教过“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的老师都会遭遇到这样的“尴尬”现象:
由于部分学生在上课之前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在“量一量”验证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探究动机,在测量的过程中会反复调整数据,将测量的结果凑成180°,导致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流于形式。这是虚假操作还是面对误差时的理性“纠正”?
学生很容易想到用“量”的方法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但很难想到用“拼”或“折”的方法。在“量”“拼”“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相信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因为“量”有误差,就算是“拼”或“折”也有缝隙,更何况操作验证的三角形个数有限,使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腰杆不硬”,不足以让人信服,课堂中的探究活动沦为一种摆设。
学生都“知道”了,课该怎么上?这是广大一线数学教师经常遇到、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为何课堂上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教师该如何应对,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导他们由质疑走向真探究,让探究真正发生、切实发展思维呢?其二,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用“量”“拼”等操作方式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具有普遍性的基本方法,但是“不完全归纳”是唯一的验证办法吗?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如何应用“不完全归纳法”体会其推理合情性的同时,辩证地认识到它的局限性,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缜密性?教学中该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当下结论归纳的“不完全”,并以此走上寻求尽可能“完全”的探究之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论证过程来弥补中小衔接的断层呢?
(上课伊始,教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板书课题)
师: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全班学生没有一个不举手的,回答问题时还“得意洋洋”)
师:你们都认为是180°?(所有学生点头)我不信!这节课我们先来玩一玩“超级变变变”,考考你的眼力和思考力。
师:(课件先出示图1,接着出示图2)请看大屏幕,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
图1
图2
生:都是180°。
生:三角形不管什么形状,不管多大多小,内角和永远都是180°。
(全班学生依旧“自信满满”)
师:(出示图3)请继续看大屏幕,如果在下面的三角形中添一条线,将它们分开,现在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呢?
图3
(有的学生说90°,瞬间又改口说180°;也有学生说180°,但显然“口气不硬”了)
师:(出示图4)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把这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所得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图4
(有的学生说360°,瞬间又改口说180°;也有学生说180°。显然犹豫不定)
师小结:一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内角和还是180°吗?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180°,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依然是180°吗?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吗?老师怀疑这个结论!你有什么办法说服我吗?
生:那就要想办法验证这个结论,说服老师。
生:老师,那我们量一量,算一算,看看到底是多少度……
思考:开课环节,教师挖掘数学特有的魅力,深入分析学生“已知”背后的“未知”,深度挖掘学生“想不到”的三个层次的“超级变变变”的导入方式,巧妙地将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将学生自然地引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师:研究的方向很重要!你们认为应该测量计算哪几类三角形就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因为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这三类,这样就可以包含所有的三角形了。
师:有道理!
(1)为什么我的三角形内角和不是180°?
师:好,接下来同桌合作验证,任意选择一个三角形,像这样先标出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然后一人量角,一人记录数据并计算。
(学生汇报三种三角形的测量结果和内角和,教师投影展示几种代表性情况。如图5)
图5
生:我有一个疑问,我也用了测量的方法,可是我测量出来的三个角和不是180°,这是怎么回事呀?
师:你真棒,敢于质疑。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生:我们测量角的度数时是有差异的,以前我们量角时就经常发生这种现象。
师:看来测量时会有些误差,我刚才发现个别小组一边量一边改数据,就想把内角和凑成180°。而大部分小组非常真实地记录下测量的数据!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在180°左右!
师:那你根据结果能完全肯定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
(学生想了想,摇摇头)
师:我们通过测量的方法只能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为180°。那你们来评价一下,用测量的方法来验证存在什么问题?
生1:测量的时候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偏差,所以会导致有不同的结果产生。
生2:直接量的方法虽然有误差,但也有一定的好处,至少让我们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很接近180°。
(2)为什么我撕下来的三个角拼不成一个平角?
师:那究竟是不是180°呢?有没有避免误差的方法呢?
(学生陷入沉思)
师:刚才我们用的测量方法是把三个角的度数量出来再合并计算,会出现误差,那我们可不可以不测量,直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合并在一起呢?
生:(思考良久)老师,看到180°我联想到之前我们认识的平角。我有个办法,就是有点“残忍”,要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看看拼出来的是不是一个平角。
师:能想到这个方法,真不简单!让我们一起试试看。
(大多数学生在剪角时,都是直直地剪下,由于剪之前没有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做上标记,导致大部分学生把剪下的“小三角形”转来转去,就是不能拼成一个平角。见此情境,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展示,互相学习)
师:针对这几种情况,剪和拼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谁来给大家做个温馨提示?
生:先把三个内角分别标上序号,然后剪下来,剪的时候要保留每个内角的边和顶点,拼的时候要把角的顶点重合,边也要重合。
师:你怎么知道拼成的是平角?
生:我用直尺验证了,角的两边呈一条直线。
生:老师,我刚才发现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到一起时,角与角拼接后还有一点点缝隙。
师: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到一起组成了平角,但在操作的过程中也会有误差,比如角与角拼接时会有缝隙。
(3)为什么我的三角形三个内角折不到一起?
师:如果不想破坏这个三角形,还有什么方法能把三个内角拼到一起呢?
生:把三个内角折到一起。
(学生动手折)
师:在折的时候大家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生:不太容易把三个顶点折到一起。
生:我折完以后三个内角之间还是有很大的缝隙!
(这句话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
(播放微课“原来这样折”,向学生介绍减少手工操作“误差”的两种折拼的方法)
方法1:准确地找到中位线,再进行对折的方法。(图略)
方法2:先找出三角形最长的一边,折出这条边上的高,找到对应的垂足;这个垂足就是最后拼成的平角的顶点。然后将三个内角的顶点分别对准垂足进行折叠。(图略)
思考:在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中,面对学生在“量、剪拼、折”的过程中存在的误差,以及提出的疑问,我选择放手让学生充分经历“质疑—确信”的探究思考过程,促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体会了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进而产生了对更完善的验证方法的好奇和渴望,为进一步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去探究验证埋下伏笔。
师:前面大家采用量、剪、折的方法都不错,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我们能不能找到更加科学严谨、精确巧妙的证明方法呢?
(学生一时难以想到,都沉默不语)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看到长方形,你想到了什么?
生: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内角都是直角。
师:今天我们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怎么会有长方形呢?
生:长方形可以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师:你们真厉害!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能不能用它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
(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现在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长方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四个内角的和一定是360°。把长方形沿对角线一分为二,就变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360°除以2等于180°。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都可以看作是由某个长方形剪开的,所以任意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
师:这个方法真是与众不同,看来用推理的方法能证明任意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用课件辅助,演示说明这一证明方法。图略)
师:在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的基础上,现在你会验证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
生:我们组的方法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任何一个锐角三角形都可以沿高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借用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180°=360°,中间的两个直角不是大三角形的内角,所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360°-90°-90°=180°。同样的道理可以说明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师:你们组能化未知为已知,真了不起!其他同学也是这个意思吗?
(教师用课件辅助演示上述证明过程。图略)
师小结:这种方法避免了在测量及剪拼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出现的误差,能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们进入中学以后,还将学习一种更加科学严谨的证明方法。
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什么是180°?中学数学中有严格的证明。从长方形的4个内角均为90°这一不容置疑的知识点出发,采取将一个长方形等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推导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有的教师认为这样的证明其实是在“循环论证”,但我认为这样处理,既重视在教学中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历程,又有效渗透了演绎推理证明的数学思想,弥补中小衔接的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