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个城市的餐饮、家政、服务、机械等行业面临难言的苦衷,员工回家潮、离职潮的出现,让这些行业遭遇了“招工难”。不少企业尽管开出比平时高出一倍的薪水,也仍然招不到员工。每年春节前后“招工难”总是如约而至。(2月11日《工人日报》)
@偶遇:近年来,春节前后招工难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曾专门出台应对措施,但实际收效并不明显,春节前后招工难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在有些地方和领域甚至越来越突出。
@凉米线:越是春节期间,餐饮、家政、服务等行业往往用工量越大。因为存在较大的社会需求,这些行业不会因为春节而停转,但招工难让企业难以正常营运,有的只好“关门大吉”,尽管企业、店家常常打出“工资加倍”的旗号,但许多务工人员对此好像并不感冒。
@qianpianyilv:应对春节前后的招工难,需要把工作做在平时,而不是春节期间出现“用工荒”时,怀着“救急”的心态,希望依靠“工资加倍”方式留人。提升员工工资以及福利待遇水平,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常态。
@xinmo:企业能不能为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已成为员工衡量企业是否值得自己长期供职的一个重要指标。培养和强化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企业要在完善用工机制上多下工夫,让员工和企业形成相对稳定的利益整体。
在线订制旅游、移动理财钱包、手机健康顾问……越来越多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走进日常生活,让不少年轻消费者大呼过瘾。相比之下,老年人群却受限于各种原因,没能顺畅地搭上移动互联网快车。银发族对“互联网+”有哪些特殊的新需求?怎样才能给老年人“互联网扫盲”?(2月11日新华网)
@大鱼:我平时会用微信和子女聊天,但是那天去买菜买水果,店里竖一块牌子,微信或支付宝支付打八折,我们老年人都不会用,看得见的实惠却摸不着,很苦恼。现在,不会上网连打车都打不到。
@一杯茶:一些生活必须的服务机构,如银行、医院、电力等部门,应该在搭车“互联网+”的同时,设立或保留老年人窗口,兼顾老年人需求。让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享受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克拉豆:互联网发展,不能把老人丢下,建议政府、社会组织等形成合力,通过社区街道、图书馆、社会组织等针对老年人开设知识课堂,教老年人如何使用互联网。
@夏天的雪:以前原本在马路上打车,招手就有车停下,现在迎面开来的车明明看着是“空车”,却已经被别人“下单”了。考虑到老年人在学习新知识、新事物方面比年轻人慢,应该鼓励企业开发一些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手机、APP等,方便老年人使用手机享受网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