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珊莹
【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康复锻炼在社区脊椎退行性脊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社区卫生院接诊的脊椎退行性脊椎病患者60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实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运动康复锻炼方案。分析两组临床病症的缓解情况,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比对照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对脊椎退行性脊椎病患者辅以运动康复锻炼,可显著提高其疗效,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关键词】脊椎退行性脊椎病;应用价值;运动康复锻炼;总有效率
临床上,颈椎退行性脊椎病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患病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可严重损害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能影响其日常生活。现阶段,临床医师常常采取按摩以及牵引等措施来对颈椎退行性脊椎病患者进行治疗,但效果一般,患者病情恢复较慢。相关资料中提及,通过对颈椎退行性脊椎病患者施以系统性的运动康复锻炼,能够显著提升其病情控制的效果,促进病情恢复[1]。此研究,笔者将以60例颈椎退行性脊椎病患者(接诊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为对象,重点分析运动康复锻炼在社区颈椎退行性脊椎病中的应用价值,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社区卫生院接诊的颈椎退行性脊椎病患者60例,将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51-76岁,平均(68.2±3.1)岁;病程为0.1-5年,平均(2.0±0.8)年。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52-78岁,平均(69.0±3.4)岁;病程为0.2-5年,平均(2.1±0.6)年。所有患者都经相关检查确诊符合颈椎退行性脊椎病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排除失访者、脊髓型颈椎病者、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治疗者。比较两组的性别和病程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按摩与牵引等,试验组同时加用运动康复锻炼方案,详细如下:
(1)指导患者做适量的全身运动,比如:关节操以及打太极拳等,此外,患者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地做一些锻炼,30min/次,1次/d,维持锻炼3个月。
(2)让患者做颈椎操,以充分活动其颈肩部,促进病情恢复。其中,颈椎操的内容主要包含左右旋转、云手、缩头缩肩、回头望月、环绕颈项以及项争力等,各动作均反复做≥5次,10min/d,连续锻炼3个月。
1.3 评价指标
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3]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最高100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疗效判断标准[4]
按照以下标准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治愈,肩颈痛、头晕与放射性上肢麻木疼痛感等症状彻底消失;颈椎功能完全恢复;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
(2)显效,肩颈痛、头晕与放射性上肢麻木疼痛感等症状基本消失;颈椎功能明显改善;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3)有效,肩颈痛、头晕与放射性上肢麻木疼痛感等症状部分缓解;颈椎功能改善;能够进行简单的工作。
(4)无效,肩颈痛、头晕与放射性上肢麻木疼痛感等症状未缓解;颈椎功能无变化;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以[(治愈+显效+有效)/例数*100%]公式计算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x±s),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治疗前,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 治疗效果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比对照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2。
3 讨论
现阶段,颈椎退行性脊椎病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双重创伤,并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相关资料中提及,颈椎退行性脊椎病,即颈椎综合症,乃颈椎间盘脱出症、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症以及颈椎骨关节炎的总称,有多种病理类型,主要包括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与神经根型颈椎病[5]。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退行性脊椎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比如:工作亦或者是学习姿势不正确等,可引发颈椎劳损的情况,并能导致骨髓、血管以及神经等病变。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在近几年中的颈椎退行性脊椎病发生率呈现出了连年增高的趋势,并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对此,临床需要加强对颈椎退行性脊椎病患者进行早期对症治疗的力度,以尽可能的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抑制病情进展,提高预后效果。
常规按摩和牵引等是颈椎退行性脊椎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虽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佳,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明显。运动康复锻炼属于是一种比较新型的辅助治疗方式,能够通过让患者进行全身性拳操运动与颈椎操的方式,起到促进病情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此研究中,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通过对颈椎退行性脊椎病患者施以运动康复锻炼,可显著促进其肩颈痛与头晕等症状的快速缓解,提高病情控制效果,改善预后。
綜上所述,积极对颈椎退行性脊椎病患者施以运动康复锻炼,能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促进生活质量改善,建议采纳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建文,顾慧,叶芝兰等.社区运动康复锻炼干预脊椎退行性脊椎病9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09):136-137.
[2]宋斌.运动康复锻炼对社区脊椎退行性脊椎病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2):150-151.
[3]邱惠兰.运动康复锻炼对社区脊椎退行性脊椎病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592-592,593.
[4]廖秋,王宏志.蛙式中医导引法对颈型颈椎病脊椎曲度影响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4(08):917-917,918.
[5]胡少辉.运用健身气功运动处方指导脊椎病患者的康复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04):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