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玉娟
区块链技术因其在复杂系统中未有应用的案例经验,使其商业化模式探索还有很長的路要走。
“区块链革命已经到来,这是一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技术革命。”2018年1月9日,知名投资人、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在真格基金内部群中如此鼓励投资经理们“不要有怀疑,不要有迟疑,拥抱区块链革命”。
这一分享在引发轰动及热议后,徐小平还于当天下午通过微博正式回应称上述结论是其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得出的认知,并感到有责任告诉创业者。正是徐小平强有力的表态,业内纷纷认为这不禁代表着传统投资机构正在加速布局区块链行业。
不过,徐小平也进一步强调,当前区块链技术也伴随着ICO的乱象,需要正视的是“任何一个新技术浪潮的到来,都伴随着一定的狂热与泡沫,但最终胜出的,还是那些提供了实实在在技术和产品、创造了能够被人类使用价值的人和公司。”
对此,工信部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也强调指出,“任何技术都不是万能膏药或神药,谁都可以开一服。”在他看来,既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区块链。
遍地开花
被誉为“比特币之父”的中本聪曾在2008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宣告一种新的数字货币——比特币诞生了,与此同时在其文中也提及了“区块链”这一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彼时,这个生僻的词汇远不及比特币带来的舆论关注度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区块链”与最初步入公众视野时大不一样了。
自步入2018年以来,到处都能看到有关“区块链”的消息。尽管大部分人都对它满怀好奇,但大都处于不求甚解的阶段。
区块链在英语中被称为“Blockchain”,即由“数据块”和“链条”组成,是一种分布式记账底层技术,近些年被热议甚至被“热炒”的比特币,便是其应用之一。
从区块链技术诞生之初便被认为是金融科技众多技术之中最闪亮的新星,甚至被认为是未来金融领域的新一代基础架构。更有观点称,“区块链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最具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技术。”正是这样的前瞻论调以及一些知名投资人的莫名笃定,让2018年的科技圈迎来了比人工智能还火的技术项目——区块链。
日前,国内互联网公司猎豹移动在海外发布了一款安全数字资产钱包“SafeWallet”,据称该钱包拥有三层防御体系,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的虚拟货币资产。
在技术创新层面一向不甘落后的百度也于日前被指推出了区块链项目“莱茨狗”,供平台用户“免费领养区块链数字狗”,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从百度官方了解到,旗下金融区块链实验室数字狗当前处在测试阶段,是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的一次尝试。
除却区块链金融相关方面的试水,近来不同产业领域的多个企业也在各自专注的应用场景下展开了区块链技术探路。
像中国奢侈品电商公司寺库于1月11宣布进入区块链领域,计划通过区块链解决奢侈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信任问题;国内最大汽车厂商上海汽车集团于1月27日宣布与区块链项目亦来云Elastos达成合作,未来前者将在车载中控系统应用后者的区块链技术进行身份确认,连接和控制车内其它子系统,构建一个智能汽车的统一软件开发平台;而围绕“美”加以创新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美图也在前几日宣布“二次创业”进军区块链领域,同时还发布了美图区块链白皮书……
“人们今天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讨论和期望已经远远超出了数字货币的范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战略研究主管范灵俊看来,从与互联网的关系看,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传播,区块链则进一步实现了价值的转移。
重构信任
从区块链的定义出发,一般认为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去信任等核心优点,能完美解决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陌生人信任等难题,使得个体经济成为可能。
但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区块链存在及发展的关键是对信任社会的重构。“想象一下,假若当前我们不能访问百度,不能使用阿里巴巴或京东等电商平台,那会是什么状况。”范灵俊分析指出,用户享受这些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与此同时用户也免费付出了另外一种东西——数据。如此一来,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成为用户与互联网服务之间相辅相成的“条件”。
“但在商业世界里,企业是不可能将自己的数据免费贡献出去的,数据主权不可侵犯。”范灵俊强调,尤其在商业世界中,可信的数据是基石,而区块链能做到“我的数据我做主”,以及“我们的历史共同见证”。
即在区块链技术作用下,只有经过数据主人的授权,其他人才能看到这一数据,“区块链帮助参与者维护了‘数据主权,即使再小的数据主体也能保护自己的数据尊严,为自己的数据做主。同时,区块链技术是建立在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基础之上,大家共同记一个账本,做到‘我们的历史共同见证。”
随着区块链这种全球公认的颠覆性新技术的不断探索、研究和应用落地,带来的新型社会协同方式的思维,自然会催生出新型的商业新模式和监管服务新模式。BitSE CEO钱得君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指出,区块链给人类带来了全球高效协同新方式,使信任需要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这种共识必然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他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是顺势而为的。”
正是因为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关键特性,让众多参与者之间实现了相互信任,此外区块链加上密码学等技术能够保护隐私数据,实现博弈多方间的协作共赢。在他看来,“现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是当前两大热点,而人工智能是生产力,解决的是主体内部的处理能力问题;区块链是生产关系,解决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合作共赢的问题。”
拥抱泡沫
与比特币一样,区块链技术同样自诞生之日起便饱受争议。有观点称其将颠覆现有的金融体系,创造出人类社会的“终极货币”,甚至“二十年后,人们会像今天谈论互联网一样谈论比特币,100%的交易都会在区块链上完成。”与之相反的观点也不胜枚举,认为它是“黑金”和金融犯罪的温床。endprint
就连美图公司创始人蔡文胜也在其朋友圈分享了对区块链近乎“纠结”的感受——“区块链是人类有历史以来最大的泡沫,但泡沫才刚刚开始,只能拥抱泡沫,不参与才是最大的风险。”
就当前不少科技公司纷纷“拥抱”区块链的现象,梅花天使创投创始人吴世春指出,这是由于大家对新技术天然带有憧憬,认为其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而资本市场则一般对于新科技给予比较高的溢价。“但所有新技术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有一个屡试不爽的曲线,即一开始涨到最高点,然后遇到泡沫掉下来,之后再慢慢复苏。”
吴世春并不否认区块链是一种伟大的技术,但他同时强调,“这个技术只有应用到很多真实的场景中,能够改变人类的生活、提升行业的效率,才会变得更有价值。”正因如此,他也建议科技公司等参与者对新事物要继续保持开放心态,而上市公司在选择探索新技术的同时,需要率先思考自身的商业场景与技术研发间是否能产生有效应用。
“当前的确有一些区块链应用项目存在不切实际的宣传和炒作,使得市场估值偏离基本价值或者被赋予过高的期望。”针对当下市场上一些打着区块链旗号,本质上并没有真正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项目,丁佳宁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存在泡沫的项目在区块链应用中占据95%,很多项目的所谓创新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求,完全是投机行为,即使短期获得了高估值,其长远发展的结果自然可知。
不过,丁佳宁并不赞成“区块链是当今最大的泡沫”等类似观点,他认为应该区别对待区块链与ICO,区块链技术并非是金融科技的进一步深化,未来伴随一些企业把区块链应用于真实产业场景,能够切实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新生态的区块链技术,区块链背后的市场价值必定超乎想象。
“区块链的底層架构是数学逻辑,中层思想是哲学思考,最高层是神学信仰。”蔡文胜对区块链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同区块链是未来最具价值的产品,投资区块链比任何更有价值。但“不知道现在哪个链或币最有价值,只能多下注,让时间来选择”。
规避风险
在近一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对其底层算法的不断优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变得越发明朗,我国工信部软件司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还协同发布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白皮书》,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将在规范和有序管理体系下运行。
“是泡沫总会破掉。”吴世春一语中的,他认为区块链泡沫是否消除取决于监管,难以预估。但可以肯定的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大幕已经开启,尽管技术还不太成熟,且国内有实质性的应用还很少。但区块链技术正在逐步完善底层技术,应用层落地或会在未来两三年到来。
谈及区块链应用落地,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其关键点是找对应用场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价值不能仅限于数字代币领域。”吴世春强调,区块链可以构建整个可信任的网络,应用于交易、存储、智能合约等领域,值得各个领域的参与者为之创新探索。
“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处于一个探索期,概念性的东西多一些,实际落地的真实交易、真实项目可能少一些。”据丁佳宁预估,区块链在未来三年内可以和各产业展开深度结合,“可能在分享经济、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管理这三个领域落地”。
对于当前备受追捧的区块链,吴世春坦言,企业能否在区块链项目上挖到“金矿”或者更大的价值,需要企业用业绩和数据说话,当下最应警惕概念炒作,应让区块链回归到提供真正价值上。
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区块链具有技术风险、体系外诚信风险、网络性风险,其中技术风险很大。丁佳宁分析指出,从技术本身看,区块链技术依然存在51%被攻击的分叉问题、成本偏高、交易区块具有选择性等难点待攻破。“未来可以通过技术的发展不断修复和完善区块链技术。”
未来区块链会被更深层次的应用化,届时区块链才更有投资价值。
与此同时,于佳宁还建议对区块链的监管重点应避免其被炒作为ICO。“应该认真研究,区分两者的关系,从而确定相关的监管思路。”在他看来,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公司应该逐渐实现去币化,而未来可能从以下方面进行监管。
首先,打击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非法活动的行为,比如非法集资、非法经营交易违规品;其次,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机制界定整个区块链体系各方参与者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最后便是打击伪区块链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
吴世春补充到,未来对区块链的监管应杜绝“一刀切”,要平衡好创新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另外还应该进行分类监管,对于带有涉嫌诈骗性质或者以借区块链之名行诈骗之实的行为要监管,而对于真正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产品应给予鼓励,引导鼓励真正有价值的公司进行技术创新。endprint